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2202|回復: 15

軸承軸向間隙的測量,滾動軸承的測量方法---請教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07-11-26 18:40:0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教一下
, {0 R0 p% n8 [) B  r3 j( _關于軸承軸向間隙的測量,滾動軸承的測量方法' s" b4 D5 n" ^$ P; {
/ L% b% N' {% f" j& _* Q$ u
謝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07-11-27 14:44:57 | 只看該作者
軸承徑向間隙的檢測可采用下列方法。
! S3 x* t" @* Z% j# C# {- K3 R1、賽尺檢測法
( t  |  Y/ B- J0 Y/ [/ Z對于直徑較大的軸承,間隙較大,以用較窄的塞尺直接檢測。對于直徑較小的軸承,間隙較小,不便用塞尺測量,但軸承的側隙,必須用厚度適當的塞尺測量。
6 F1 q) m2 t9 D! L- _2、壓鉛檢測法 5 T+ L4 \7 E# y- a
用壓鉛法檢測軸承間隙較用塞尺檢測準確,但較費事。檢測所用的鋁絲應當柔軟,直徑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徑為間隙的1.5~2倍,實際工作中通常用軟鉛絲進行檢測。 . q: T) X8 v+ w' A2 U
檢測時,先把軸承蓋打開,選用適當直徑的鉛絲,將其截成15~40毫米長的小段,放在軸頸上及上下軸承分界面處,蓋上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擰緊固定螺栓,然后在擰松螺栓,取下軸承蓋,用千分尺檢測壓扁的鉛絲厚度,求出軸承頂間隙的平均值。 " r& m3 _: s0 |$ r- [( ?
若頂隙太小,可在上、下瓦結合面上加墊。若太大,則減墊、刮研或重新澆瓦。
3 }  b0 y' u0 i! a, h軸瓦緊力的調整:為了防止軸瓦在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轉動和軸向移動,除了配合過盈和止動零件外,軸瓦還必須用軸承蓋來壓緊,測量方法與測頂隙方法一樣,測出軟鉛絲厚度外,可用計算出軸瓦緊力(用軸瓦壓縮后的彈性變形量來表示)
& _  {, I' L& M$ V) U$ h9 n一般軸瓦壓緊力在0.02~0.04毫米。如果壓緊力不符合標準,則可用增減軸承與軸承座接合面處的墊片厚度的方法來調整,瓦背不許加墊。
: f7 @+ i( P+ l" g# x滑動軸承除了要保證徑向間隙以外,還應該保證軸向間隙。檢測軸向間隙時,將軸移至一個極端位置,然后用塞尺或百分表測量軸從一個極端位置至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竄動量即軸向間隙。
: f5 x0 b5 S1 t* t  w當滑動軸承的間隙不符合規定時,應進行調整。對開式軸承經常采用墊片調整徑向間隙(頂間隙)。
3#
 樓主| 發表于 2007-11-27 18:32:55 | 只看該作者
看了之后,明白了不少!
4#
發表于 2007-11-27 19:38:34 | 只看該作者

關于軸承軸向間隙的測量

對于單列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和推力軸承其安裝的最后工作是調整軸承的軸向游隙.$ Z# d3 I4 I( `  m$ f
軸承的軸向游隙裝需要根據安裝結構,載荷,工作溫度軸承性能進行綜合調整.. R2 k1 R) P5 x6 h% h) j
軸裝配完后用百分表測量軸的軸向竄動量及是軸承的軸向游隙
5#
發表于 2007-12-1 13:40:10 | 只看該作者
4樓的XD對軸向間隙的補充很好,讓我們不用在到處找了!!
6#
發表于 2008-12-14 20:52:43 | 只看該作者
介紹的不錯,謝謝提供
7#
發表于 2009-1-9 16:05:57 | 只看該作者
8#
發表于 2009-1-23 16:56:33 | 只看該作者
不錯不錯,同意4樓的說法
9#
發表于 2009-2-18 20:36:5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了
10#
發表于 2009-2-19 09:5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2#:/ f, R. U- Z% h3 B+ J
LZ說的是“軸承軸向間隙的測量”你說的是“軸承徑向間隙的檢測可采用下列方法”
/ \- T" V; A' v7 Q) F, ]- f請問這兩個東西是一樣的嗎?請指教!謝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0 22:35 , Processed in 0.06206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