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村出來的,我也來說幾句.* V) I! H+ z+ V q
談談受資助和回報的問題.2 X8 F2 O, F6 w8 T& _; c2 `
中國的農村普遍是不富裕的.不富裕的原因來自歷史和國家的政策.(如想了解更多請大家下載個世紀大講堂的節目:盧周來談<窮人的經濟學>,里面有翔實的論據和分析).農村的孩子讀書不要資助幾乎是沒有的(起碼在我們貴州是那樣的),當年我讀書(中專)的時候,其實也是因為家太窮了,沒辦法讓我多讀幾年高中再考大學,而且誰也不能夠知道讀了高中能不能夠考得上大學.不過我卻也正好趕上了國家最后一批"吃皇糧"的,每月有國家補貼,交費給學校大約就在40元/學期左右.但是我四年中專下來也花了近5000元.而這些也全部靠我叔叔的資助才讀了出來.而那時候(90年-94年)我叔叔一家5口也只他一人有工作,他的月工資大約在300左右,還要資助我另外一個在北京上大學的叔叔.大家可想而知,那種日子過得有多苦難了.
* u6 i( n' I/ d) W+ c F$ H; C, C94年我畢業了,分配到我們省會的一個當時的國家大二型國營企業,月工資115.6元.(大家可能認為那時候的100多很值錢,那我就以一個比較告訴大家,那時候在小攤上吃個面條1.2元/碗,加點面0.3元,而那時候我正22歲,正是吃得的時候,吃個加面都不怎么飽,也就是說每餐吃個1.5的面條,那點工資都是不夠的,<現在那里的消費是同樣的面條3.5元/碗,加面再加1元>.你說我怎么來回報我那叔叔?(當然我那叔叔壓根也就沒想過要我回報他,而且不只對我,對另外那個他資助的叔叔<是和我們家沒血緣關系的叔叔),所以我的叔叔是我這輩子最尊敬最佩服的人,我現在資助別人也是受了他的影響).所以那時候我上班了,而時不時的還接受著我叔叔的資助./ |% h6 p4 F( ?3 o, Z ~, Z; P
從農村出來讀書一直到離開那國營企業,一直都感受到城里人在我們農村人面前表現出的那種或多或少的優越感,心理也一直都是不舒坦的.但是,我們沒辦法改變我們的出生./ D4 V4 [* h/ r- [, ]; y" ?
實在是沒法在那繼續過下去啊,03年2月我離開的時候我的月工資500還不到,而所有的開支還得在那里面支出.那種日子大家可想想是怎么過的?離開的時候我欠外債2000多,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了解我那時候的壓力究竟是多大./ L0 {9 @7 p# P
所以之前看到了叢飛資助了那么多的"白眼狼",(而且還是貴州的).我敬佩叢飛的同時,我也對那些大部分受了資助卻淡漠了對叢飛等的感激情的"白眼狼"有著一種不好言說的寬容.人應該是要懂得感恩的,也是應該要付出回報的,但是沒有回報不等于他就沒有感恩之心.畢竟世界太殘酷了,人首先要自己生存下來后才能夠去想其他更高更深的東西.馬思洛的理論應該是正確的.3 R; u8 |; h# U3 S
前段時間看了個報道,河南對貧困生的資助實行一種簽訂"道德協議"的方式,而且有很多反對的聲音,我就真不理解那樣的人了.我個人覺得簽這樣的"道德協議"是個很好的方式.是個良性循環的資助方式.; N' G6 N! ]$ i5 D2 k
出來了,我也感覺到了.我們農村人比一般城鎮人更能夠吃苦,更加進取,也進步更快.所以我現在有能力供養我的父母,有能力資助我其他親人的需要資助的讀書的孩子.(請原諒,我只能夠資助我的親人,因為他我們都不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