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zmztx

【討論】齒輪傳動被淘汰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7-5-20 22:13:46 | 只看該作者
zmztx 發表于 2017-5-20 22:01
“直升機主減速”,你是指水平旋轉螺旋槳
那個地方與其說和動力有關,不如說是和操控有關

操控主要是變距機構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于 2017-5-20 22:53:02 | 只看該作者
zmztx 發表于 2017-5-20 17:19
我曾在浙江臺州見過一個生產減速器的企業,年銷售應該在2億。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們產品目錄上的模數居然 ...

樓主來說說怎么計算變位系數?洗耳恭聽,謝謝。

點評

或者樓主講一講電機。  發表于 2017-5-20 23:0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于 2017-5-21 04:48:28 | 只看該作者
在輕型的乘用車領域可以,但在載重卡車、大型乘用車領域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為什么,大家自己去想一想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發表于 2017-5-21 08:48:33 | 只看該作者
水秀天藍 發表于 2017-5-20 22:13
操控主要是變距機構吧。

好像是,變距機構應該是控制升力,如果是雙層螺旋槳呢?
減速器和變距機構是什么關系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發表于 2017-5-21 09:18:52 | 只看該作者
屠夫沒帶刀 發表于 2017-5-20 22:53
樓主來說說怎么計算變位系數?洗耳恭聽,謝謝。

齒輪變位,是經常遇到的
簡單起見,以下討論圓柱直齒輪傳動。即便這樣還會有些變態的齒輪,忽略它
變位,提起高度變位會想到湊中心距,提起角度變位會想起強度、改善嚙合質量。其實,變位系數的變化會帶來連鎖反應。
湊中心距,首先是模數(這里指標準模數)、齒數。當這兩項參數不能滿足時,還可有兩條路
1)改變節圓半徑,使得兩節圓半徑能湊出所需要的中心距
2)改變嚙合線的斜率。對于外嚙合,嚙合線就是兩節圓的內切線。當嚙合線斜率變化,中心距也變化
這是規范的方法
野路子才改模數,用它去湊中心距。不過這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規范的算法,在教科書上有,齒輪手冊上有

湊出中心距后,還要把變位系數分配到兩個齒輪上。這才是難點
變位系數的大小,將影響幾何形狀。起碼要保證齒能插進槽里、其次不能出現各種干涉。
變位系數的大小,將影響力學特性。比如滑差率等
這還沒完,
嚙合分外嚙合與內嚙合;齒輪加工分滾齒與揷齒,變位系數將在其中如何作用
希望我能用文字說清楚它
且看下回分解

點評

節圓只是嚙合時才存在。嚙合線是基圓的內切線,而非節圓的內切線。有嚙合角這個術語不用,非得說“嚙合線的斜率”。對齒輪研究的好深入啊,牛!  發表于 2017-5-22 15:07
樓主是淺嘗輒止,想當然嘛!呵呵!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都能混淆,還要妄談這么大的話題。  發表于 2017-5-22 15:00
模數是標準的,齒輪刀具也是標準的。改模數,刀具就要定制了。  發表于 2017-5-22 09:43
如果真有樓主所說的”內切線的斜率變化“,那說明這兩個齒輪的節圓不相切了,那兩個齒輪就有了齒隙,這樣湊中心距也沒多大意義吧。  發表于 2017-5-22 09:41
“對于外嚙合,嚙合線就是兩節圓的內切線。當嚙合線斜率變化,中心距也變化"。齒輪節圓都是相切的,相切的兩個圓的內切線是什么概念?  發表于 2017-5-22 09:40
貌似樓主把高度變位和角變位的作用弄反了。  發表于 2017-5-22 09:27
嚙合線,節圓,基圓,這幾個術語,基本概念和基礎不到位,妄言要慎重呀。  發表于 2017-5-21 14:48
確定你說的沒錯誤?  發表于 2017-5-21 14:4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表于 2017-5-21 09:54:58 | 只看該作者
坐看大佬們討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發表于 2017-5-21 10:36:47 | 只看該作者
齒輪機械傳動的精度就是無法取代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發表于 2017-5-21 10:38:48 | 只看該作者
有點好奇,不用齒輪的話,那些低轉速,大扭矩的場合,怎么通過電控實現,比如轉速0.01r/min,扭矩100000N.M的旋轉或翻轉機構。能實現的話,又需要多大的結構空間。
客觀來說,現有的東西被淘汰是必然出現的一個結果,只是時間問題。只是在現階段,確實無法想象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情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發表于 2017-5-21 10:55:51 | 只看該作者
感覺樓主是掉入非標的坑里了,認為電技術無所不能。多接觸純機械的結構和系統,看看各種行業的機械設備結構,或許有不一樣的想法了。

點評

有些產品中,壓根不需要用電,難道還非得加一套供電裝置去代替機械結構。在一定程度上, 電的可靠性是不如機械的可靠,特別是在某些操控系統中。  發表于 2017-5-21 12:01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發表于 2017-5-21 12:13:46 | 只看該作者
電機不是萬能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0 14:27 , Processed in 0.07117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