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網站開辟了專欄Forbes Brand Voice(福布斯品牌之聲),西門子醫療系統有限公司也在這些發聲的品牌之列。近期,西門子醫療集團全球總裁Bernd Montag近期在該專欄上發表了對醫療行業未來趨勢的看法。 更大的患者容量、更少的工作人員、迅速的科技進展、愈演愈烈的消費主義、以及更結果導向的薪酬模型,全世界的醫療服務商都在朝這些方向改變。上述挑戰,讓人們重新思考商業模式,尋找降低醫療費用的新方法。要如何同時控制風險、滿足需求、保證醫療質量?西門子醫療的觀點是這三個詞,整合化、標準化、綜合管理化。 整合化 擁有眾多分支的大型實體已被證明優勢更強、可持續性更好,比如IDN(integrated delivery network,整合型醫療服務系統)這樣國際化的醫療機構采購供應服務模式。整合化趨勢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經濟大勢的變化;二是投資者看到了醫療市場中越來越大的機會,從而將一些有潛力的項目和公司收入麾下。 很少有醫療機構能夠具備足夠大的資金和資源,單打獨斗地完成醫療行業改革的任務。合并、收購事件正在增加,在未來幾年內,整合化的趨勢還會為行業帶來更大的變革動力。除此之外,合資、戰略合作等其他合作形式也將更加普遍。 這導致了更多大型醫療網絡、醫院、實驗室形成合作,其中不少還上升到了國際規模。這些“XXL號醫療供應商”打算利用更大范圍、更細化的服務來占據更大的市場優勢,通過協同效應和規模經濟來降低成本。 這些改變會重塑工業化城市中的醫療前景,年營收數十億的新巨頭將會涌現。而據德勤估計,在此階段整合化基本結束之后,美國的醫療體系數量會減少至目前的一半。 新生的醫療市場,如中國和印度等,醫療結構合并收購同樣相當高漲。深層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資本看到了這些地方較高的增長潛力,并更有信心將成功模式帶入新的地域。 標準化醫療行業應該充分借鑒其他行業形成的標準化制度,以驅動通用流程、減少計劃外的波動并保證結果的穩定性。在所有優化企業的做法中,解決人員短缺、改進低效運營是保持競爭力的兩大最關鍵因素。 人員短缺的問題可以由優化生產效率來解決。比如自動化流程,就可以在臨床方案中減少人力工作,而工作任務的變換也會增強員工滿意度。此外,醫生和護士們花在醫療行政事務上的時間越少,就越能避免錯失其他重要信息,故現代醫療信息化管理對醫護決定中的速度和準確度都非常有利。 至于運營過程中的低效率情況,可以借助數字化管理系統來輕松改進流程中的問題。工作流缺陷、設備維修需求、甚至投資規劃等都可以通過分析醫療設備的監測數據得出,從而減少昂貴設備未被充分利用的情況。 綜合管理化綜合性健康管理的趨勢,也是由降低醫療花費的需求所引發的。人口健康管理的概念越發被強調,首先是要把患者人群明確定義為不同的醫療風險等級,然后按照不同風險等級人群的需求來制定差異化的醫護策略。總之,人口健康的目標就是要通過高質量和無縫銜接的護理工作來縮短治愈時間、穩定慢病患者的病情。而重中之重,則是在第一時間防止人們患病。 在過去,醫療中的很多做法都是由“按醫療服務數量計費”的模式展開的,現在卻越來越傾向“按效果付費”。今天,醫療供應商在取得成效時會獲得獎勵,而在未履行職責時會受到懲罰。 醫療體系在向價值導向過渡的過程中,需要從根本上改進商業模式和信息化架構,同時醫療服務供應方、支付方、患者等利益相關方要形成緊密聯合。行業越來越依賴復雜的數據分析、透明而完整的數據,以保障高質量的醫療,并降低醫療服務的價格。 對醫療行業的期待在醫療服務商應對行業轉變的過程中,高科技制造企業是一個關鍵的幫手。核心的思想是要對醫療的預防、診斷、治療全行業流程有深入的認識,并借助行業合作所帶來的規模和財力來分擔風險,以更低的花費來取得更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