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給出的數(shù)據(jù),無論是手冊的還是車間。都是從大到小。這是符合規(guī)律的! Z! {0 y; ~: ~* h9 A
為什么切削加工時,要分幾次走刀?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消除誤差復(fù)映。以車圓為例,第一次荒車,由于外圓不圓,切后的形狀不是圓,而是最初的形狀。當(dāng)然肉眼看不出來。接下來的幾次半精車,就是努力把這個不圓變成圓。雖然理論上它永遠(yuǎn)成不了圓,但是我們不是有公差范圍嗎,所以幾次車削后,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4 U; M! l1 A
分幾次車,還有一個原因是車床功率有限,一次走刀,車床可能會悶車。: |) D0 c8 T. a; F) }
第一次荒車,還要注意毛坯表面是否有硬皮、焊疤。如果有,刀具角度要認(rèn)真選擇,轉(zhuǎn)速不可快,進(jìn)刀量不可大。這刀完后,再想提高效率。這刀考慮的關(guān)鍵是刀別打了,保護(hù)車床。
2 s; c7 F3 m/ Q* B再有就是最后精車和緊前一次的半精車。這對表面光潔度有很大影響。(假定不上磨床)9 s7 q( v4 \8 l. d% y
最后一刀就是要光潔度和尺寸到位。一般都是加工量很小。比如0.2到0.05mm。加工量不能太小,原因是切削加工理論上認(rèn)為材料是生生被擠下來的(這是切削原理),那么在精加工時,刀具再鋒利,刃口上也有小圓弧。所以加工余量太小,材料就被擠壓入體,等退刀后,再有一定量回彈。這樣非但材料沒有切下來,連尺寸也沒有到量。這時再切就非常困難。最好送去磨。
& |2 k4 D" z. p6 x6 b, f$ g7 ?最后一刀,刀具角度非??季?。如果用尖刀,一般是數(shù)控機床,要注意刀花,也就是殘留面積。如果為了光潔度,要沖冷卻,主要是沖走鐵削防止拉傷表面;如果用平刀,要裝跟刀架,沖油。
& E* `8 K# |" H* ]- V這是手藝,我只講了皮毛
2 P" c) K, C: P! N$ @所以說,加工中要處理這么多因素,不好太教條。
P/ s+ h) {8 b7 c6 ]7 i&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