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E0 l5 X" d7 Q. e 老板需要員工來幫他賺錢這個句話本身就站不住腳,老板本身的工作產生的效益遠遠高于員工,一個企業可以少員工,但那個企業敢少了老板?從這點說,員工是可替代的,老板是不可替代的,機器可以替代員工,但替代不了老板。一個員工的價值是多少,取決于他的工作社會平均勞動時間,最高不應超過機器替代你的成本。所以說什么老板剝削員工就是個扯淡的理論。另外不要把資本帶來的利潤算到老板身上,資本老板可以出,你員工同樣可以出。
6 s" |. B6 M j: x, c r 另外隨著社會發展,那些機器無法替代的員工慢慢和老板的關系變成了團隊,這樣的員工同樣在向老板的方向轉換。什么樣的員工能往這方面轉換?首先是你的工作替代很難,其次你得為老板十分著想,缺一不可。' ?; X5 t, W9 P* s2 x
同樣那些覺得老板怎么樣和我沒關系的員工慢慢會被機器替代,最后你連做機器的資格都沒有。那些能為老板著想的會留下,因為這是人比機器強的方面。
1 f2 Y, y& }5 v, j3 o1 N 老板和員工互相在意的程度永遠不可能相同,員工在意老板的程度是你是否被替代的根本,老板在意員工的程度是你能為他多創造多少利潤,員工的是生存根本,老板僅僅是錢多錢少。所以要求在意程度相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5 m* b0 G& @: u. Q0 ~& E z
老板給員工1元的工資,員工創造出來1元的利潤,如果老板給出2元的工資,那么他期望是創造出超過2元的利潤,那么問題來了,有多少人能保證將你工資翻倍,你能為老板創造出翻倍的利潤?如果不能,那么你憑什么要求老板給你更多?3 J* s. A( p( S) {8 N2 J
在中國這個經營環境,現在可以說多數企業成本是核心競爭力,而且人工成本是比列最大的彈性成本,無論老板很吝嗇也好,還是老板人文關懷做得很到位也好,核心就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吝嗇的是直接降低成本,做人文關懷的是期望付出小成本得到多過成本利潤,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會來回轉換,所以看很多企業就是來回變。9 l! G$ o) i7 c# c8 ?% z$ T
% E& L% I$ p. \5 g, W/ k.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