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魍者歸來 于 2017-1-13 23:57 編輯
0 N' d. C0 m4 V+ H7 Q) j2 h; v' E; q% d$ `7 v0 ^! v% U3 a
幾年的時間,國產手機就擁有了諸多的品牌和龐大的客戶群體,很多人對手機行業都持相當樂觀的態度,可作為一個電子玩家或者說是三流GEEK,我卻總是感覺很悲觀。
170113 華為Mate8.jpg (59.47 KB, 下載次數: 1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13 22:30 上傳
(圖片來自網絡,僅為示意,與后文無對應關系) 打開手機的面板或后蓋,你會發現攝像頭是索尼的,CPU是高通,閃存顆粒是三星的,電池是索尼的,快充模塊是TI的,屏幕是夏普的……用著進口的硬件,進口的基帶,進口的系統,我們的消費電子產業就是這樣被老外掐著脖子推上神壇的。 電子論壇里總有人拿國產2000+的手機去黑蘋果、三星,誠然,蘋果的諸多問題簡直“罄竹難書”,但一個從理念、硬件、軟件、消費群體都領先國內的產品,再怎么黑也不過是丟國人自己的臉吧。三星一個Note7讓自己今年的財政報表略顯凄慘,可如果三星出Note8,一樣妥妥的安卓旗艦!如果同樣的事故換到一個國產品牌上呢?絕對的萬劫不復! 拋開那些可能的崇洋因素不談,單單技術上的優勢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以前是清晰可見的,如今這道鴻溝卻隱藏在國產品牌的過度“吹噓”之下。再牛逼的外觀也摘不掉你外殼制造商的帽子,再人性化的操作也改變不了自己沒有開發系統能力的事實。一款消費級的電子產品,國內賺到的是富士康的血汗錢、順豐的跑腿錢和各大TV的口水錢,國外的元件公司、軟件公司拿走的確實實實在在的利潤。國人自己的原材料,自己的人工,自己的設備,自己的市場,老外僅僅出了技術,看起來皆大歡喜,但細思恐極——這場博弈,究竟誰才是贏家? 魍者歸來 2017年1月13日 于承德 8 g6 f; j% Z( C! N6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