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代,日本確實是對中國傷害最深的國家。日本的發(fā)達始于明治維新,而同時代,中國也在做近代化改革,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中國的綜合國力是強于日本的,但問題在于整個社會已經(jīng)非常腐敗,中國人的德性就是有點吃的就忘了疼,在甲午前夕,海軍建設(shè)竟然停滯了兩年,并且對于已經(jīng)成軍的北洋海軍而言,也缺乏許多必備的配合艦船,并且還挪用軍費給慈禧修建三海,瑯威理走后,訓(xùn)練更是不行,軍官都帶頭違反海軍章程,丁汝昌等一幫大員紛紛在各地買地蓋房子養(yǎng)小妾,甚至與方伯謙爭同一個妓女,每天晚上艦艇上駐兵不足半數(shù)。在丁汝昌帶領(lǐng)北洋海軍訪問日本期間,雖然表面上非常威武,但據(jù)日本人觀察,船上的炮都沒擦干凈,甚至在炮上晾曬衣服,而在出行之前,李鴻章還專門對丁汝昌吩咐過,就這樣紀律還是不行。在日常訓(xùn)練中,也沒有形成戰(zhàn)力,只是例行操練,與實戰(zhàn)相差太遠。
# u; W2 g+ m9 |: C8 H- @) V! h8 P, y9 Q, Y2 V$ O
日本是一個可怕的國家。明治維新之后,日本國力開始上升,但仍然受制于西方國家,但這個國家的精英比較牛,知道如何在逆境下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并且制定了長期國策,這就是,自己發(fā)展起來以后,迅速地侵略比較弱的朝鮮、滿洲、臺灣及澎湖列島、長江經(jīng)濟帶,從而擴充自己的資源和實力。在制定侵略國策之前,他們早就分析了國際局勢,這個侵略的窗口期其實很短,一方面由于中國海軍也在發(fā)展,若海軍真正形成戰(zhàn)斗力,那么侵略的代價太高;另一方面,俄國也在看著中國東北這塊地,而且在修西伯利亞鐵路,一旦鐵路貫通,那么俄國對遠東地區(qū)的控制力將極大地提升,到時候就沒有那么容易獨吞中國利益了,所以在甲午戰(zhàn)爭前夕,日軍加緊備戰(zhàn),海軍的總噸位由三萬多噸提升至六萬多噸,與北洋海軍的總噸位差不多,但由于其艦艇都是新買的艦艇,戰(zhàn)斗力強于北洋海軍。在外交上,日本也施加手腕,與英國達成協(xié)議,讓英國不要插手日本在朝鮮的利益,而英國的要求是不能侵害英國在華利益,不能侵犯上海,因為上海是英國的主要利益所在。# b1 Z0 K) A/ }* `# I
4 N6 d. Q& I2 ] A5 l$ w0 i
日本對中國的虎視眈眈由來已久,而且善于長期謀劃,甲午之后又有九一八,再有七七事變,百年恩怨豈是一朝一夕就可化解,而且歷史告訴我們,中國一旦落后,日本就是最大的威脅。
: K5 ]& H; {- ?1 A* y# i& w3 u- Z
9 k, o6 K3 O4 x) l8 L ]5 {& z( \; \百年中國史就是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的過程,也是中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結(jié)之所在,如今,中國人更應(yīng)該與世界接觸,真實了解國家目前的處境和地位,提升國力,提升軍力,提升民族自信心。$ b0 Q; G+ \$ L/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