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9908|回復: 52

7600億治霾,錢沒了霾還在?這個黑鍋,工業還要背多久?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6-12-21 22:43:1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初,北京投入7600億治霾,各省市各省“一把手”也紛紛開始表達治霾決心,而到今天,治霾成了笑話。霧霾來了,工業就要“背黑鍋”,霧霾走了,工業卻沒有功勞……讓多少工業領域人士心寒!

如果能把7600億能有10分之一用在改善民生,用在新興產業建設上,或許也不會出現今天這種狀況……

12月3日,霧霾再次席卷京津冀地區,不要因為霧霾,葬送了中國工業。每個人都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不想去辯解什么,只是覺得讓中國工業背負“霧霾之源”的罪名,有失公平,僅此而已!

近年來,只要環境出現問題,環保局局長就要被停職,只要環保局局長被停職,社會輿論風波就會停息,周而復始,但這種低成本解決輿論的方式似乎是最有效的!然而環境本身,究竟誰造成的?誰引發的?環保部門是否真的失職瀆職?反而不是首要問題。

今年,河北省會石家莊以前所未有的決絕姿態向霧霾宣戰。從11月17日至12月31日,石家莊市主城區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鑄造、鋼鐵、水泥等七大行業全部停產,各單位錯時上下班。石家莊使用如此雷霆手段,但霧霾還是來了。而當地為此付出了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部分企業停產蒙受巨大損失。對“利劍斬污”行動的“差評”似乎成了必然。突然同情心爆棚,突然開始擔心石家莊環保局領導的安危。

近幾天,石家莊再次成為全國的焦點,霧霾爆表,極度污染,石家莊市委召開緊急會議,對正在開展的大氣污染防治“利劍斬污”行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要求:停工!停工!停工!另外要求,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統一發布,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

治理霧霾,沒有錯,但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刀切”,就不樂意了。治霾需要“去根”,可惜現在“庸醫”太多,找不到根源,中國工業背負著罵名和黑鍋!不知還要等多少年,“冤案”才能平反!

如今祖國發展壯大了,馬路上的汽車多了,尾氣也就多了,城市不斷擴建,農民的地被占了蓋起了高樓,分了幾套房子,不用種地一輩子無憂,綠化面積越來越少,房地產泡沫出現,廢棄的“空城”,這些何嘗與霾無關?土地成本不斷上漲,空氣質量逐年下降,工廠搬遷,遠離城市,并花大價錢購買除塵、凈水設備,(不可否認,并不是全部工廠都有“良心”),而霧霾來了。風大的情況,說工廠的污染吹到的城市,污染了城市空氣;而沒有風的情況,又說工廠排放污染物難以擴散,這個黑鍋,中國工業背不起!

治理霧霾最重要的就是要查清污染源頭,對污染大戶開展重點整治,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企業,絕不留情,必須整治,而不是“一刀切”,傷及無辜,但前提也希望環保部門能夠對“環保”有個明確的標準,很多企業根據環保標準采購除塵設備,卻難逃“被停產”的厄運;

其次是逐步轉變過重的產業結構也是發展的必然之路,但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實體服務業接近“名存實亡“的狀態,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石家莊、臨沂這些重污染的城市,面臨工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過于依賴煤炭、轉型乏力等種種問題,加快推廣清潔能源替代煤炭,祖國也一直在為此而努力,但煤多氣少的情況是先天的“軟肋”,而清潔能源“騙補”的情況也多次出現,實現清潔能源代替煤炭還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

覺得這些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字——窮,如果不是為了生存,誰愿意去干這種“臟、苦、熱、累”的鑄造業?

如果環保部門、環保干部自身能再過硬一點、履職盡責更好一點,相信中國一定能夠在重重霧霾中成功突圍。也相信中國的鑄造業也必將從粗放到精細化轉變!

鑄造是工業之母,工業是興邦之魂,最后,希望全國人民能給鑄造人一些鼓勵和支持,鑄造強則國強!不要用霧霾和輿論把中國工業、中國鑄造業埋葬!

— END —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on027 + 1 那霧霾的真正成因到底是什么呢
所羅門_x + 1 大贊!終于看到有人發良心的帖子了!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6-12-21 23:14:19 | 只看該作者
這時候發這個,外行聽不懂的啊
3#
發表于 2016-12-22 07:51:45 | 只看該作者
7600億!這么多,可能組織全球環保專家攻克了吧

點評

最終買單的就是貧苦老百姓。  發表于 2016-12-24 23:56
雨露均沾!參者有份!  發表于 2016-12-22 08:35
4#
發表于 2016-12-22 08:39:28 | 只看該作者
7600億啊!!!我去~~~~
感覺現在祖國在瞎折騰

點評

不是感覺瞎折騰,其實就是瞎折騰。這樣的項目多了去了。人浮于事,不辦人事。  發表于 2016-12-24 23:57
5#
發表于 2016-12-22 09:01:11 | 只看該作者
治毛線啊,我家小區前面的河,年年治,年年臭,源頭不解決,怎么治。

點評

都是頂層在搞怪,骨子爛了。  發表于 2016-12-24 23:58
源頭要治  發表于 2016-12-22 13:20
上游不歸下游管,上游污染物排給下游了,上游污染不明顯,如果上游花了錢搞環保,受益的是沒花錢的下游,你說上游還搞不搞環保?沒有統籌和標準,各自為政,很難治理好  發表于 2016-12-22 10:37
6#
發表于 2016-12-22 09:03:36 | 只看該作者
頭痛醫腳、

點評

用針扎大腳趾前面某處 ,確實治頭痛呢,O(∩_∩)O~  發表于 2016-12-22 13:23
7#
發表于 2016-12-22 09:50:01 | 只看該作者
吹吧,沒有風,指什么就不知道了
8#
發表于 2016-12-22 10:18:31 | 只看該作者
7600億?哇塞,夠多的!有監督的,看看錢都咋花的?都買了什么環保除塵、毒氣濾過設備?這些設備運轉如何?
9#
發表于 2016-12-22 10:33:55 | 只看該作者
霧霾編年史
早在2004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Terra衛星拍攝的圖像就已顯示,整個華東地區上空籠罩著濃重的霧霾。這一現象令眾多西方國家緊張,因為這讓他們想起了半個世紀以前,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事件以及倫敦的煙霧事件。而在此時,中國人根本沒聽說過“霧霾”這個詞

2005年,國內媒體報道里開始出現“霧霾”二字,但只是在專家報道中一帶而過,并且與“強對流天氣”、“龍卷風肆虐”放在一起。而根據財新網2015年的一篇報道,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首次回溯中國霧霾的發展情況和演變特征發現,2005年開始,中國主要的經濟區域霧霾污染出現快速增長。

2006年,NASA拍攝的圖像顯示,華北地區被霧霾遮蓋住了地表,連帶著渤海地區也是完全深陷在其中。而國內媒體則把霧霾當作“罕見大霧”報道。
2007年,全世界人民都在討論中國人每天吸毒。而中國不少地區仍把陰霾天氣現象并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也在這一年,百度詞條首次出現了“霧霾”一詞。

2008年,四名美國運動員,戴著口罩到北京參加奧運會,被中國媒體一頓怒罵。人民網發表文章說,這些運動員“腦子進水了,才會做這種不可思議的蠢事。”新華網則說“經過多年治理,北京的空氣質量已經大為改善”,“能見度降低,許多人就認為空氣質量有問題,但我們清楚,那其實不是污染,是霧,一種自然現象。”最終,這些美國運動員向北京奧組委遞交了道歉信。

2009年,美國大使館開始通過衡量使館館區內的PM2.5懸浮顆粒監測空氣質量,為美國駐京外交人員提供健康方面的資訊。根據維基解密公布的外交電報顯示,中國官員針對此事,私下向美國駐華大使館遞交抗議。

2010年,新華網開始提醒公眾霧霾可能造成健康威脅,但措辭謹慎,其實說的是霧的危害。同年2月,NASA拍攝的圖像顯示,此番霧霾影響之大,貫穿了從北京到中國南部地區,而向東延伸到了朝鮮半島。

2011年,潘石屹公布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空氣測量數據。該數據與政府公布的數據存在的巨大差異,引起輿論嘩然。紛紛指責政府信息造假。而這次風波更引發中國外交部的抗議,指責美國公布中國的空氣數據是“干預中國內政”,淪為國際笑柄。

2012年10月,NASA拍攝的圖像顯示,霧霾已經成為一種慣性,每年按照同樣的路徑出現在中國,從北京南下到黃渤海之間的平原地區,永遠都是霧霾的高發地。也是這一年,pm2.5終于納入了中國的空氣質量指標。

2013年,東北三省在供暖季,出現大規模嚴重的霧霾天,嚴重到進入了百科詞條,pm2.5突破了1000g/m,封城3天。
2014年,北京市長王安順聲稱,北京會投入7600億來治理霧霾,還說出了那句流傳至今的“2017年實現不了空氣治理就‘提頭來見’”。如今,2017年即將到來,霧霾天氣仍然愈演愈烈。隨便說句,北京市長前幾天換人了。

2015年,原央視主持人柴靜自費百萬元人民幣拍攝《穹頂之下》,揭露中國嚴重的霧霾天氣。該片上線后,短短兩天之內創下2億多次的點擊率。不過,上線不到48小時,該片即遭封殺,柴片及相關報道、評論、討論等,立即從網絡上淡出、消失或被冷藏。諷刺的是,同年12月,北京第一次發布了空氣污染紅色預警。
2016年,國際學術期刊《微生物組學》(Microbiome)發表的研究論文證實,北京空氣污染程度已經達到暗藏“超級細菌”。而北京市則在今年5月,明確將霾列為“氣象災害”。
早在1999年,《北京晚報》曾引述時任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表示,針對大氣污染,“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而時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解振華則聲稱:“不能讓污染嚴重的北京跨入21世紀,國務院將專門審議北京市治理大氣污染的目標和對策。

點評

越來越發現歷史的作用了  發表于 2017-2-6 11:47
10#
發表于 2016-12-22 10:34:22 | 只看該作者
搞工業的是吃力不掙錢 還要被人罵  大家還不如去搞房地產 IT 金融好了 掙錢快 對環境也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2 05:15 , Processed in 0.07790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