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9440|回復: 37

凸輪輪廓曲線設計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6-11-29 22:17:2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于兩個凸輪配合運動問題討論:如圖所示,運動過程為:有上下兩模頭,上模頭由傳動主軸上的偏心輪帶動上模偏心輪拉桿使上模作上下往復運動,上模位移曲線如綠色曲線所示;下模由下模驅動凸輪驅動,要求下模與上模從0 - 110度區間同步上升,110 - 180度之間上模繼續上升,下模快速下降,180 - 270度下模繼續快速下降,270 -360度下模靜止,上模下至最低點,往復運動,現在已知上模運動軌跡,怎樣求出下模驅動凸輪輪廓曲線(如曲線圖藍色所示曲線,圖示不正確),這個問題一直沒解決,望會的高手指點一點迷津為謝

2016-11-29_210012.png (23.91 KB, 下載次數: 152)

側視圖

側視圖

2016-11-29_211509.png (22.89 KB, 下載次數: 133)

主視圖

主視圖

Video_2016-11-29_212003.gif (4.04 MB, 下載次數: 121)

動態圖

動態圖

捕獲.JPG (93.26 KB, 下載次數: 127)

運動曲線分析圖

運動曲線分析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6-11-30 08:56:06 | 只看該作者
兄臺,autocad mechanical或者inventor會滿足你的設計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threetigher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3#
發表于 2016-11-30 09:25:27 | 只看該作者
180 - 270度下模繼續快速下降,這時上模怎么的文字表達給漏了

點評

首先,請我們一起來感謝社區提供這個平臺讓我們成為好友。 值此年終之際,本人專門整理了一系列資料與你分享。 分享方法是:你在下面這些資料中任選一款后,把它發我郵箱LWMXX@163.COM,我把它回發你郵箱。  發表于 2018-1-17 11:07
提前祝新快樂! 珍貴機械動畫 一份 機械設計軟件 一份 自動化設備3D數模 一份 機器人3D數模 一份  發表于 2018-1-17 11:06
你說得很對!lz這個東西不僅僅是一個上下模同步的問題,更關鍵是要了解工件對沖擊、躍度等的要求。我覺得最好的方法還是解析法來設計廓線。  發表于 2016-12-13 14:52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threetigher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歡迎大俠一起交流討論.

查看全部評分

4#
 樓主| 發表于 2016-11-30 09:31:56 | 只看該作者
1179819870 發表于 2016-11-30 08:56
兄臺,autocad mechanical或者inventor會滿足你的設計

沒用過,我是想用兩個凸輪配合設計,不知能否達到,謝謝兄臺!

點評

需要了解你的工件,對于瞬時沖擊力的要求。工作速度,兩個凸輪同步都是其次的。  發表于 2016-12-13 14:53
5#
 樓主| 發表于 2016-11-30 09:34:38 | 只看該作者
面壁深功 發表于 2016-11-30 09:25
180 - 270度下模繼續快速下降,這時上模怎么的文字表達給漏了

下模驅動凸輪是偏心輪,到180度就按曲線下降了,可以參考綠色曲線圖

點評

教科書上一般是5度,5度不準就1度,再不準就0.5度。  發表于 2016-12-16 14:32
那就把偏心輪按5度細分,然后凸輪按偏心比對,設定(最小半徑,起始角0)、(最小半徑,起始角5)...這樣推下去,直到360度止,這組極座標作二維就可以了  發表于 2016-11-30 10:40
6#
 樓主| 發表于 2016-11-30 13:21:33 | 只看該作者
hurong_88 發表于 2016-11-30 09:34
下模驅動凸輪是偏心輪,到180度就按曲線下降了,可以參考綠色曲線圖

感謝您的回答,我今天用您的方法試過,但測試結果精度不是很高,因為上下模頭在同步運動時有一定的精度要求,有沒有什么作圖方法精度比較高的,或者軟件工具

2016-11-30_132016.png (19.11 KB, 下載次數: 94)

修正過的曲線

修正過的曲線
7#
發表于 2016-12-10 22:46:23 | 只看該作者
幫頂!

補充內容 (2016-12-14 13:56):
@茉莉素馨 請高手來幫看看這個應用?

點評

只從理論來說,很簡單,上模運動軌跡的方程寫出來,按照要求,減去所需的軌跡,就是下模的。關鍵在每個運動轉變時的沖擊,算出加速度,優化一下曲線,要求曲線連續變化無尖點,接下來就去實驗唄  發表于 2016-12-14 15:1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于 2016-12-12 12:32:27 | 只看該作者
9#
發表于 2016-12-12 19:44:26 | 只看該作者
hurong_88 發表于 2016-11-30 13:21
感謝您的回答,我今天用您的方法試過,但測試結果精度不是很高,因為上下模頭在同步運動時有一定的精度要 ...

解析法最精確!

感覺你的設計有點復雜了,可以簡單一點吧。
10#
發表于 2016-12-12 21:13:2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挺巧妙的設計    對凸點  偏心 長度 都有要求    學習中

點評

層主的應用中有用到凸輪么,歡迎討論!  發表于 2016-12-16 14:3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5 21:15 , Processed in 0.0835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