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7250|回復: 49

郭臺銘:富士康未來將不再需要機械工程師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6-11-19 08:14:2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6-11-18 21:38 編輯 6 G7 W4 ^" o' M
( `1 j: j0 w  a: J% i4 j# ?; s
    11月17日上午,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中外政企對話”分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智能制造引領數字經濟的發展》的主題演講。
  x- f( j4 E: w/ Y! @2 U- N
2 Z) q. s& S* |& K! c4 w $ u4 |# n8 G% a2 I) @. J( Z  D: B7 W

- @. ~/ L) h3 C6 \: L5 ^+ t  郭臺銘在發言中重點強調了富士康對于大數據的運用,強調了大數據對于未來產業界的影響。他表示,數字經濟是“中國制造2025”的根基,智能制造又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而智能制造的關鍵點就是大數據的積累和運用。( P; m% g: K7 q+ e
  1 P- l3 g8 l2 u  ~% Y* [( n
  關于大數據的應用,郭臺銘用富士康旗下可以做到關燈生產的幾座工廠做了說明。郭臺銘稱,富士康通過物聯網技術對產線上的機臺數據進行了多年的積累,然后利用圖像識別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對這些海量的機床大數據做了建模和分析,得出了生產環節中每一個制造流程的模式化結果。再加上各種傳感器技術的接入,就可以做到讓機器獨立自主地關燈生產。! B/ {% A1 }" b# Q; ^9 ^+ V
  - x' [  I5 J  ]6 t% ~& g( P8 U
  除了制造領域的大數據之外,郭臺銘認為,智能制造的真正革命應該是各行業之間跨界的大數據共享,未來應該將用戶大數據、制造大數據和供應鏈大數據整合在一起,讓這三者彼此互聯互通,才能產生真正的智能制造。9 Z! i+ R2 H" u: {& |% _: P4 G0 n+ {
  & d' j  Z) m! J$ f- ]% l. g( s: D# z4 K
  關于這一點,郭臺銘用天貓雙十一的例子做了說明。他表示,未來通過對供應鏈、制造業和用戶端的大數據的綜合分析,就能有針對地決定儲存多少原材料、貨物和零部件,有針對地告訴生產線何時開工,做什么樣的產品,這不但大大提升了效率,也減少了庫存和資源的浪費。
9 U# E1 Q2 U$ {2 {8 [  $ T3 W" v8 j5 U1 ~7 G
  對于未來,郭臺銘認為數字化的浪潮會對制造業和產業創新造成持續的變革。從互聯網的角度看,這種變革是“互聯網+”,但是從工業界的角度看,這種變革應該是“+互聯網”,即“智能制造+互聯網”的結合。7 ]2 ~, x+ S: l6 Q/ u8 K
  
# E8 `) U0 F6 g3 d  以下是郭臺銘的演講內容0 _3 d0 D# W, {) z; g
  # e9 S  }' `9 X2 \, Y! c
  從大數據走向智能生產9 E( X5 P+ M2 y1 s3 ~7 O  {
  * X; f. g& F; x5 f
  因為我們來自于制造業,數字經濟是“中國制造2025”的根基,我們認為數字經濟跟傳統制造業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數字經濟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從傳統的制造變成智能的制造,也就是說:我們利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加上互聯網的運用,走向了智能制造的時代。所以我們叫做“智能制造+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智能制造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而智能制造所產生的數據,反過來促進了智能制造的平臺。有關于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的流程,我們積累了制造流程的全記錄,我們有好幾座工廠已經做到了可以關燈生產,就是因為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數據。
1 _( S5 a. t3 g4 g2 K9 l  
9 N9 i4 _" ^2 p" e: c  這里我把一個工廠的生產流程跟各位做一個簡單的報告。我們智能工廠生產流程的智能全記錄,代表每一個單一機臺的數據積累。機臺跟機臺之間我們用物聯網的技術產生了大量的數據,數據產生以后要建立模型,也就是怎樣利用數據,即制造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機臺所產生的數據,這些數據經過自動化地處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都有影像辯識,有信號處理,我們對所有的生產過程進行了全記錄。1 l" I& Q" \1 K1 r0 R% s$ x
  
9 e- h4 j$ X  U$ d9 o  [# c, b* ^8 P  所以講海量的數據其實是一個生產過程的全記錄,一般一座工廠可以產生幾百億筆的生產數據單元,因為透過影像辨識不只是得到一個單純的數字,而是一個影像的數字。通過影像的辨別,可以讓機器彼此之間的生產過程用影像控制,每一個單筆的數據控制每一個制造的流程,是否跟上一個制造流程在影像的辨別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做到這一點以后,我們才可以做到關燈生產。$ h7 Z; L4 ^4 }: E2 |) N4 G( U" a+ [
  9 k3 }% B! |  P
  關燈生產以后我們可以將人拿掉,所以物跟機器設備之間就需要彼此溝通,可以想像我們一座工廠有幾千個物件、幾千部機器,它們之間在彼此的溝通,在傳送信息,過去傳統的自動化,傳統的機器人生產,都是用人跟機器作為控制的界面,現在完全是物跟物,物跟機器,機器跟機器之間自己聯網的界面,所以我們就憑借物聯網進入到無人自主生產。
' d+ W: Q% Q% O6 ~5 N4 K$ z  
  N3 j9 g* ?: A  目前無人自主生產我們都還有很多的瓶頸,大量生產以后,不能等事后再質檢。生產的每一個過程都要檢查,所以每一個步驟我們都要自動化,最后我們把所有的生產數據回饋,讓我們了解到完整的生產過程,檢驗產生出來產品是否合格。最后我們還要把所有的數據完整地保存下來,作為下一代產品設計的參考,這是我們智能工廠生產過程全記錄的特色。6 k! \/ G; d( K) l$ q
  
& Z. D$ c' @+ {* |2 j8 L9 }4 h  如何有效地利用大數據
6 r! A2 k7 v, W# `  
% N. x: _, C2 v$ w  富士康要強調的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方面的大數據。我們用的是上線、云端、聯網、互通與反饋,在我們公司內部叫做“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我們用到了大量的云端技術,移動通訊的技術,訊息影像的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5G的技術。我們用很多海量、甚至是天量的數據,這些完整的生產流程數據,從頭到尾每一個環節缺一不可,如果幾千億筆數據漏掉了一個環節,漏掉了一個數據,那后面的制程就都亂掉了,而且數據之大超過人與人之間一個微信或者一個微博的數據。
0 j! R8 Y& x% \1 D( |7 m4 W  7 a7 Y, X0 b- n, V& a# e
  將這樣一些海量的數據搜集以后,經過我們40年所積累的制造經驗,我們會分析什么樣的數據什么樣的參數是有用的,什么參數是沒有用的。比如說我們積累了過去40年做了上千萬套的模具,等到載設計任何一只手機,任何一個電視的模具時,從數據庫里抓出來的數據就可以幫助我們,這些數據不再告訴我們怎么標尺寸,而是通過分析以往的數據,能夠自動學習下一次的設計怎樣避免以往的錯誤,直接告訴我們公差,以后公差將不由人工的經驗來判斷,而是由機器自己定公差,這就是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7 I" W+ l/ d- y; b
  % u: d, ^- G% p8 [3 F7 |4 j1 [
  當我們累積了很多的經驗以后,這些經驗用數字和影像來告訴我們下一次我們的公差應該定在怎樣的水平,經過了幾次以后,我們越來越可以曉得說什么樣的公差對大規模量產是最有用的,什么樣的公差對產品質量是最有保證的,所以我們的誤差就越來越小。- Z) }+ a0 `  E( O& d5 o
  1 H: [: |6 f4 @) D, H
  過去定公差的過程都是靠人的經驗,所以需要很多老師傅,現在我們不需要了。過去需要的是機械工程的師傅,現在要的是會運用數據的判斷者,他知道數據能夠告訴我一些什么,然后運用于智能化的生產。我們任何一個工程師,任何一個生產者都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隨時用手機和平板監控所有的現場流程。前面提到的關燈生產,機器人的感知是不需要用光線的,雖然機器人有眼睛(各種傳感器),但并不需要有可見光,可以用虛擬信號來處理所應該搬運、儲存甚至工作物件的傳送。所以我們用“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來創造新一代的無人化關燈工廠,這個工廠可以對環境、對污染排放、對空氣的質量進行自動化的監控,幾乎可以做到零排放的境界。) N: |( V7 `6 z5 _3 A* i$ Q# |1 X
  - n: w, f/ O( {! n, M
  未來的智能制造應該是大數據的跨界整合* t9 E% ?) v" `! l4 J# t4 C4 u
  ) T( i+ h9 `* l/ g+ U5 B/ ^' Y
  下世代的智能制造的產業革命應該是分享與共享跨界的大數據,包括用戶大數據、制造流程的大數據,以及供應鏈的大數據,將這三大流程所產生的大數據彼此互通互聯,才會產生下世代的所謂智能制造。目前我們在推動一個叫做C2C的模式,比如我們參加了天貓“雙11”的活動,我們從用戶處接到訂單,由于我們對全流程都做了大數據的積累,那么我們就可以不用事先備料,也不用事先生產,我們可以根據產能,根據用戶端的數據告訴我們,告訴供應商備多少的料,儲存多少的貨源,儲存多少的零件,告訴生產線什么時候啟動,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產品。這些都是我們運用供應鏈、零組件的制造商以及消費者方面的大數據得到的,消除中間那些低效率的消耗庫存資源的環節,這就是運用數字經濟大數據所產生的模式。1 ~8 e2 P4 m3 U4 o5 s5 r9 W" f
  & w9 \! H5 _8 N& F+ c
  未來我們認為數字的浪潮對于我們制造業,對于產業的創新產生了軟硬的整合,持續的結合。我們覺得去年的互聯網大會跟今年的互聯網大會,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過去互聯網也就是說馬云所講的,是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其實我跟馬云常常溝通,我不曉得這個是我觸發他的靈感,還是他來勾起我的回憶,我覺得我們都有互動,因為他過去從不碰觸制造,最近他開始對制造的領域,對線下領域接觸。
, y+ w( y$ G4 I( R1 t, d6 I1 |  * r- G3 I: b$ ^" {7 P- p. F$ G
  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創新驅動,用數字經濟帶動人類生活的福祉”,我認為科技本身就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而存在的。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的數字經濟,未來的實體經濟,未來的產業創新,未來的發展應該是一個硬軟整合,持續結合的過程。我們的看法是:從互聯網的角度來看是“互聯網+”,從工業的角度我們認為是“+互聯網”。

1 ]; x) z1 `. R# R7 ]1 m3 s( X# b  }' C6 y5 q- N0 |

' k% Z" J2 N+ k" p0 w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6-11-19 08:33:11 | 只看該作者
不會消失,只會分得更細而已
3#
發表于 2016-11-19 08:37:58 | 只看該作者
偷梁換柱!偽科學!智能化再高,自動化再高也離不開工程師,如果生產線有個設備壞了,自己會修理?自己會設計一套工裝設備?能自動設計,加工,安裝,調試?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機器人已經統治世界,人變成寵物了。
4#
發表于 2016-11-19 09:02:56 | 只看該作者
放屁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6-11-19 09:06:31 | 只看該作者
感覺現在都是玩概念,云里霧里...
6#
發表于 2016-11-19 09:08:42 | 只看該作者
扯淡的玩意兒
7#
發表于 2016-11-19 09:48:40 | 只看該作者
標題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6-11-19 10:31:34 | 只看該作者
人的功勞是不可辱沒的!
9#
發表于 2016-11-19 10:44:33 | 只看該作者
這是資本隱藏在亮麗的“為人類謀福祉”的外衣下,對(現代化生產意義下的)工人的殘酷剝奪(是的,已經不是剝削了)!9 N( x. R9 K. h
資本,將自己的利潤盡所能的擴大,將成本盡所能的壓低!
7 D( A0 C( Q3 W+ I8 |8 _大批工人的失業所產生的后續問題、都拋之不顧,兀立于社會財富分配的金字塔頂端!而將創造財富的工人踩于腳下!
' Y; b- _* C' y9 U+ i. N5 [* t) g資本,謀己之利,不顧他人與社會的本質暴露無疑!* u% C, P. t1 @5 z2 n6 `
9 b9 b8 _9 s- `
而,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s- U6 g7 Y; g/ {4 g3 d

9 z+ M8 G; }+ t2 {  B5 e1 t
( G1 E6 ?2 a7 c0 v郭臺銘 簡介4 d4 S6 F# B9 E* q
0 e& L0 p8 ^# r' J# T
: V* @: @% a6 n2 m

點評

技術從來都不是為了給人謀福利的。現在科學極大發展,反觀每個人的生活,卻陷入了深深的危機中。  發表于 2016-11-19 22:04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逍遙處士 + 1

查看全部評分

10#
發表于 2016-11-19 11:59:10 |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黨國需要,將從政去。這樣的話產業布局方向也有可能調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4 08:11 , Processed in 0.08467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