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種新的大腦感知技術,可以通過讀取腦信號驅使光標在虛擬鍵盤上移動,從而實現文字輸入。動物實驗顯示,相比于這類技術的早期版本,新技術可將猴子的打字速度提高至每分鐘12個單詞。% T) h- l. j5 I) _
8 \& f) N t6 X, c, l& u# D( r
據新華社9月14日報道,在最新實驗中,研究人員把一個多電極陣列傳感器植入猴子大腦,它可以直接讀取負責控制移動鼠標所需手及手臂活動的大腦區域的信號。而研究人員開發的算法可以解讀上述腦信號,并實現在虛擬鍵盤上移動光標、選擇字母鍵。研究人員訓練猴子用這種技術把所看到的文字通過意念“隔空”復寫出來。結果顯示,猴子最快可以每分鐘12個單詞的速度輸入《紐約時報》的文章或莎士比亞名著《哈姆雷特》的段落。
% X8 {( f% L, _7 p: w5 J% B. y7 R
這項技術的早期版本曾進行過人類測試,但打字速度較慢,內容也不準確。最新的猴子實驗使用了升級版本,打字速度和準確度都有大幅提升。& W+ l9 S1 m' ?; R( h
* I) q2 h; t' b; Q" z/ X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測試的這種最新腦機交互技術人類完全可以使用,所能達到的打字速度足以讓人類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尤其對于那些因身體殘障而無法有效交流的人士來說,這種新技術可以把他們的所思所想轉化為文字。
5 [- K9 {1 O% U( E5 u4 N5 M' b$ _" m% h ~, K/ A
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幫助殘障人士輸入單詞,主要是通過跟蹤眼部活動或臉部肌肉活動實現。但這些方法有局限性,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肌肉控制,這對有些人來說難以做到。
; L1 {: P2 i& l4 g# l* r# j7 ^+ q, ~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說,直接讀取腦信號的方法可以克服上述技術的局限。不過相比實驗中的猴子,人類使用這一大腦傳感技術時輸入速度可能會慢一些,主要因為人類同時還要思考交流的內容、單詞如何拼寫等問題,可能身處注意力比較分散的狀態。但即便輸入速度低于每分鐘12個單詞,這對無法有效交流的殘障人士來說也是一大進步。
0 C2 q4 E* v h4 N% l6 F% N7 H' t* V2 q, P/ k8 \ m/ R
研究人員還在不斷改進這項技術,包括最終可能引入許多智能手機已包含的自動完成單詞拼寫技術,以加快輸入速度。/ E! Z3 ~7 I/ v6 Z) P' i
- @2 m- f% O" ^$ H% d( B
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新一期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刊》上。 H1 y( q: T7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