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事模具采購工程師二十余年,對于模具的采購工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公司采購幾萬一直到目前公司采購一年近億元,接觸過數千個大中小各種模具廠,二十余年的自己心得與大家分享如下:
) O6 s2 x4 Y# T# o# o. c1 G1 {) E" f) V0 {
一、找哪種性質的模具廠合作比較好?
0 v0 v) \4 G* n B D I目前珠三角地區(qū)有很多的外資、臺資、港資、國內民營的模具廠可供選擇;各種資質的模具廠優(yōu)缺點比較如下:
! m) y0 j# l5 z6 T2 N; X4 e5 l
$ r6 Q" c) N, Z8 p1、外資模具廠 外資的模具廠管理規(guī)范、流程完善、服務意識強、質量和服務方面有保障;但管銷成本高,意味著開模費用將會相對較高;如果你關注產品質量方面有保證而公司有較強的資金實力的情況下,建議首選還是大規(guī)模的外資模具廠!但在行業(yè)現實中,一般大規(guī)模的外資模具廠都有固定的國外客戶,較少面對國內企業(yè)接單;即便其面向國內企業(yè)接單,往往報價方面也是跟國際市場跟國際市場接軌,很多國內成品企業(yè)難以承受,一套精密的大型汽車模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元,這也是導致很多國內成品企業(yè)望而卻步的直接原因!
8 p9 f4 O5 V. V% t1 j8 p" s; h8 @2、臺資、港資模具廠 臺資、港資模具廠管理和流程的規(guī)范程度方面比外資模具廠略差,臺資、港資模具廠現場工藝指導文件及人員配置方面也沒有外資模具工廠齊全,但受益于臺灣、香港等地的工業(yè)發(fā)展起步較早等因素,接受外資的熏陶較內地企業(yè)早幾十年,其標準化的管理和設計理念方面比較接近日韓歐美系外資企業(yè),質量和服務方面相對于外資模具廠略有不足,但也還算有保證,價格方面適中,不會像外資模具廠那么的高,所以目前一些有實力的國內成品企業(yè)比較青睞選擇配套齊全的臺資、港資模具廠做為長期的模具合作伙伴。 - l0 S- L9 [+ ]
3、國內民營模具廠 國內民營模具廠大多數是由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第一批進入外資企業(yè)打工并接觸模具行業(yè)的人創(chuàng)辦的,算得上是模具行業(yè)的后起之秀,目前在中國大陸珠三角、長三角地區(qū)為數眾多的就是這類國內民營模具廠,這類模具廠大多數因啟動資金不足,融資渠道有限,很多廠僅僅靠打工積蓄的有限的工資收入作為原始投入資本,在硬件設備、管理流程、設計理念、經營理念、質量意識等方面較上述兩類企業(yè)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甚至很多國內模具廠選擇購買性能和精度不高的二手加工設備和二線的B類材料制作模具和產品,其模具設計的合理性、制作精度、模具壽命及產品的信賴性方面時常會達不到客戶的要求;但這類企業(yè)有一個先天的最大的優(yōu)勢,因為材料成本及管銷成本低,其報價的模具價格和產品價格方面絕對比外資、臺資、港資企業(yè)便宜,往往也會吸引很多模具采購人員的眼球。
% ^# t7 z; E# q i7 D ~2 D4 U) m二、找多大規(guī)模的模具廠合作比較好?
: c/ O% l7 f3 i* g大規(guī)模、中等規(guī)模還是小規(guī)模?- D; I7 J8 W) O+ F3 p& p: y
在這方面的選擇個人覺得要看情況而定,如果單一從工廠規(guī)模而言大家肯定都會優(yōu)先選擇規(guī)模越大越好,因為規(guī)模大有實力、配套齊全嘛!其規(guī)模的大小也間接反映出被客戶選擇程度的高與低!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規(guī)模越大就意味著管理成本會高,價格方面優(yōu)勢不會很明顯,特別大型的外資模具廠價格方面有的根本讓人難以接受,甚至超出了我們對客戶的報價成本。 你所選擇的模具廠是否把你當成重要客戶,即是否對你重視,這是非常關鍵的,其實找供應商就像找對像一樣,也要講究門當戶對,如果你本身的企業(yè)資金實力不強,購買量又不大,一味的選擇大型規(guī)模的模具廠合作,有時錢花掉了人家還不拿你當一回事,目前很多大的模具廠對小單不接或不負責的都是出于這種心態(tài),因為無論從訂單金額或訂單單量方面你都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會讓你有一種拿熱臉去碰人家的冷屁股的感覺,哈哈哈!這個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也比較貼切和現實。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會選擇中小規(guī)模的模具廠,事實上行業(yè)里面現在大家也普遍都是這樣在做,畢竟模具和產品價格方面比較令人容易接受,向上級也好有個交待,但不久你會發(fā)現令人擔心的事情又來了,模具是否能按時保質的完成?模具量產性如何?模具壽命如何?
, W ?' T1 ?/ z# S3 Q此時建議各位務必注意一點基本常識,那就是一定要選擇配套設備完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五臟俱全”的模具廠,即必須要擁有配套的精密CNC加工中心、慢走絲線切割、EDM鏡面火花機、高速高精密注塑機、三次元、二次元測量儀器等重要的模具加工、生產、檢測的必備設備,一定要這一點作為考察評估及最終選擇的關鍵;因為如果沒有上述這些設備,就意味著模具制造及生產過程中這家模具廠需要尋求外發(fā)加工,這樣做有三點最主要的不良后果:一會增加的你的開模成本費用、成本增加了;二就是模具廠在外發(fā)加工過程中反復的溝通協調轉移工件需要時間,會拉長交模周期,極容易造成模具和產品拖期,雖然采購協議或合同中會注明相關的拖期懲罰條款,但一旦出現拖期,罰錢并不能彌補企業(yè)的現實和長期的損失,會令采購人員如坐針氈,天天被人狗血淋頭的追著罵的,那叫一個狼狽啊;最要命的還是第三點,模具廠的整個外發(fā)加工的過程無法做到適時監(jiān)控,承接加工的往往是比模具廠規(guī)模更小的只有一兩臺二手設備的路邊加工門店,“規(guī)范化管理、過程控制、質量意識等等”一切東西神馬都是浮云!很多外表看起來好端端的模具會因為這些路邊加工店的馬虎大意、野蠻操作、反復燒焊等手段和加工方法造成模架變形、達不到使用壽命就提前報廢、跑披鋒、有的甚至是根本就不能量產!傷不起啊!因此告誡各位千萬不要一味的貪圖低價格而著了這些不良模具廠商的道!
. q7 h; c" S; ^9 z三、如何有效的降低采購模具的成本?
0 M+ q4 v* Y. m9 c9 U8 F個人認為,首先需要向市場部的人員了解一下新產品的預計訂單量會有多少?是否巨大?在新產品的開發(fā)評審階段如果預計訂單量沒達到50萬以上建議不要把模具加硬,直接開軟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試驗模,軟模成本較低,如果市場反應不佳就省去了開硬模的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如果后期產品的銷售市場打開了,產品需求量劇增,則隨時可以在第一套模量產的過程中再開第二套硬模,也就是復制模,這樣做絲毫不會影響產品的生產出貨進度,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好處在于:第一套模開模的過程中模具廠會總結出一套設計和制作方面的經驗,這些經驗運用到第二套模開模時會有很大的改良空間,這一點就算你不要求,模具廠也會毫無疑問的主動去做,因為這樣會他們會少走彎路,也使復制模更趨向于完善和完美;反過來講,如果未知產品預計訂單量的情況下從產品立項一開始就上馬開硬模,那樣只會無謂的增加你至少1/3的模具采購成本;另外在工程設計階段也需要將模具成本考慮進去,比如采用S136H、NAK80等作為模芯的鋼料以及進膠方式選用細水口模胚等都會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少的模具成本,當然如果產品要求較高或者客戶指定要求使用何種材料何種工藝的情況除外。 ! G' M# d R+ |3 T, u* f' m2 T' \
, q/ v4 V: X F8 [6 C+ c% E
四、最后歸納一下2 S/ C* v9 x" V1 ^6 [, g2 s$ r
要選擇合適的模具廠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9 ]% X: |8 o b7 w 1、千萬不能盲目的、一味的相信低的采購價格 俗話說的好:一分錢一分貨,低價格的背后往往都隱藏著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陷阱,要么以次充好、要么偷工減料,要知道任何一個模具廠他都是要付房租付水電要養(yǎng)工人還要賺利潤的? 4 ]. v1 }6 J- j! a' s3 Z9 z
2.千萬要找配套設備齊全的模具廠 最好是臺資或港資的、中等規(guī)模以上的模具廠,本人當年做采購時就曾經有過一次這方面的教訓,當時因為價格的原因選擇了一家小型的國內模具廠,這家廠整個模具部只有幾十個人,連臺CNC都沒有,其他的機械設備也不齊全,僅有的幾臺設備也都是一些東拼西湊的舊設備,到后來的結果是模具是被他們開出來了,但修修補補到最后根本是不能量產,害我跟工程部的同事過去苦苦的跟了幾個通宵無功而返,我本人也因為開發(fā)了這家模具廠而被扣除當月的全部績效獎金,那真叫一個不堪回首啊!!!
( ^$ m8 Z, x! K2 ?% j$ d3.最后建議各位在選擇模具廠時綜合各自工廠自身的情況和特點 會同公司各部門在對模具和產品的需求定位方面加以客觀的評估以后再進行合理的選擇,則可能會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 Q+ Z* X' J'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