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經和諾基亞笑傲手機市場,在中國早期手機市場風生水起。但此后連續遭遇挫折甚至虧損,最后逐步退出手機市場,被迫轉型。神奇的是,手機市場此后形勢風云突變,它卻因此受益,而昔日大佬風光不再跌落神壇低價轉賣,它卻安安靜靜轉型成功,年報顯示它去年利潤超過100億人民幣。它就是愛立信。
愛立信成立于1876年,總部設在瑞典斯德哥爾摩。20世紀90年代,電信行業經歷了一段爆炸式的高速增長,愛立信也保持連續多年兩位數的增長。但隨著全球手機市場不斷變化,在諾基亞、摩托羅拉的沖擊下,2000年,愛立信公司業績出現巨大虧損,被迫選擇在2001年與索尼公司合資成立索尼愛立信,并各持有50%的股份。合并開始,依靠Walkman音樂手機和Cyber-shot拍照手機,索愛迅速躋身了全球五大手機品牌的行列,但是好景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隨著移動市場的發展重點從功能型手機轉向互聯網服務和內容的智能手機,索尼愛立信銷售量從2007年開始連續下滑。 2009年,索尼愛立信試圖扭轉這一局面,決定轉型為純Android智能手機制造商,但是由于新機推出慢,機型創新少等問題,一直落后于其他品牌。財報顯示,2011財年運營利潤為負1.5億歐元,比上一年有所惡化。2012年,愛立信出售手機業務,并正式退出手機市場。
2002年,愛立信的核心業務在經歷調整之后發展成四大支柱業務:網絡系統設備、全球專業服務、技術平臺授權以及索尼愛立信的移動終端(2012年將移動終端業務出售);2002年9月,愛立信成功增發新股,為公司的財務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3年4月,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上任,堅持并進一步強化了前任的計劃,以實現公司運營的“精干、高效、低成本”為目標,同時堅持對研發的巨額投入。
隨著全球通信產業回暖,愛立信之前的一系列戰略調整顯露成效,愛立信在全球3G市場上表現突出。 得益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對研發的巨額投入,繼3G之后,愛立信在后來的4G LTE國際市場依然占據有利位置。 據愛立信財報顯示,2015年全年愛立信銷售額2469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1971億),凈利潤137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109億元),同比增23%。
從2G時代開始,愛立信就注重在移動通信標準方面的研發和積累,從2G到如今的4G和未來的5G,愛立信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專利。知識產權收入的增長使得愛立信獲得更多研發投入的經費,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今天,愛立信66%的業務來自軟件和服務,而幾年前卻是硬件占大部分。如今,愛立信的主要競爭者已經是ICT的各個從業者,而不是單純的電信設備供應商。
這正是998多年一直說,攤開你的掌心,有什么。我朝企業要什么沒什么,本已注定滅亡,既偏偏有那“正能量”的家伙,妄圖以兩片小嘴唇,YY強大,更有一群不明真相的底層,以為跟著YY就能拯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