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壇里面看了很多帖子,所以想分享一下我個人入行機械設計職位的學習和工作以及生活經歷,期待與大家交流一些觀點,求同存異,互通有無。 我出生于農村,自小學習成績較好,隨著時間推移和升學,接觸的圈子越來越大,越發覺得自己并不優秀,而只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普通人。 第一次出現對機械設計的概念是在高考后填報志愿的前幾天,查閱專業分類的時候發現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這樣一個專業。當時的感覺是這個名稱很親民,其他的專業名稱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因此也就稀里糊涂選擇了這樣一個專業。我是先選專業后選學校,鎖定了專業后,根據分數選了一個不入流的學校。入校后,經歷了所有學生都會有的經歷,社團活動、興趣小組、專業競賽等等,然而成績并不突出。 可能人的一生都需要選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不同的選擇,因此我們不能去評價別人所選的路,只能無悔的走自己的路。 大學的學習生活,大家都懂得,當時的時候自認為自己很累,等工作之后才發現,那可能才是自己人生中最輕松的時期。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在大學,并不是一無所獲,應該說對所有人來說,都不是空空如也。我看到有很多文章都會去抱怨,去噴大學的老師,按照我的觀點,老師自然是良莠不齊的,可是我們讀書的時候,難道說站在講臺上的他比我們差? 我是幸運的,在大學里認識了我比較要好的朋友,還有我敬重的老師,我并不是一個愛學習的人,所以于我來說,我所得的得益于朋友和老師的幫助。如果說我對機械僅僅出于自己一時的興趣,也許我不能夠堅持下去,得益于和朋友共同參加的競賽活動,以及跟活動小組指導老師支持監督才能夠使我在機械路上走到現在。因為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并不優秀,因此我不應該去跟別人比較,只能使自己回首往事時,發現現在的自己比以前有所進步。大三的時候,我開始接觸SolidWorks,那時候沒有自己的電腦,我每天早上七點去我們學校的實驗室學習SW,就是按照指導教程一點一點的做,大約八點去上課。大三下學期開始為指導老師繪制一些簡單的圖紙。說實話,我們在學校做的圖紙,現在來看可笑的很,當然等我們若干年后再回來看現在的圖紙,也需還是可笑的很。 大學畢業時候,當時自己自負的厲害,一心覺得自己了不得,想著自己肯定能夠找到很好的工作。與大家想的不同,我根本沒去嘗試,父親堅持讓我讀研究生,因此我也并沒有出去找工作而留校讀研,還是之前所說,我并不優秀,因此也沒有能力考一個更好的學校。 我留校讀專業型碩士,兩年時間,很快就畢業了,第一年上課,第二年就開始找工作寫論文,畢業。幾乎也沒做什么課題,匆匆度過兩年。 在13年11月份,我找到了我的第一份工作,還未畢業,進廠實習。我的導師對我的實習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公司距離學校比較近,我可以晚上回學校住,并且可以在晚上寫畢業論文。公司規模很小,小型私企。當時抱有與公司成長的心態,我于14年7月份正式入職。于是,我開始了一天12小時,一月30天的工作。自己所學的一些專業知識所用甚少,以至于萌生了自己所學無用的心態。并且我以為自己已經是很辛苦了,沒有什么公司能夠這樣的工作強度吧,后來我才知道我錯了。從正式入職開始,便一人承擔一個項目(生產線,布線16米,金額160萬)的主要設計工作,大家都知道一個畢業生是什么樣子的水平,因此項目自然是一塌糊涂,所幸,修修補補勉強滿足甲方要求。這個項目之后,伴隨著一些零零星星的小項目,慢慢的也有所上手。第二個大項目大約是在14年12月份開始,于15年4月份,獨立設計。不可否認,水平有限,但是比上一個項目要好一些,算是滿足了甲方需求。可能有人會質疑,為什么會讓一個剛剛畢業的學生來做主要設計,很簡單,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在遇到了各種設計問題和故障的時候,我才發現所學的東西并不能完全應用于實踐,在這個公司的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也一定程度上給我了很大幫助和促進。由于是公司并不正規,所以我在學校所學的一些電腦知識,Word排版等為自己增色不少。有很多人鼓吹讀書無用論,可是我從不跟別人比較,對我自己而言,資質平平,我認為讀書使我自己取得了進步。當然,可能我讀書4年不如聰慧之人實踐1年。 在15年9月份,我從第一家公司辭職,幸于朋友推薦,進入現在工作的這家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外企,已入職,老同事給我說的第一個話題是,我們所用的可能要比學校所學的更深一些。直接顛覆我的價值觀。 我曾以為,我們所學的理論,在實踐中可能都是用不上的。 而實際上,我們所學的理論,在實踐中是遠遠不夠的. 強度校核,電機選型計算,生產節拍優化,液壓控制,伺服閥調整等等問題都讓我手足無措。第一次被問到為什么這樣設計時,竟無言以對。 關于理論與實踐,哪個更重要一點,堪稱世紀之爭。其實,馬克思理論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廣大勞動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規律。因此,理論和實踐誰更重要呢?爭論的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所有找我問詢要工作還是考研的同學,我都會給他們一個相同的答案,如果不是出于家庭經濟,個人興趣的原因而放棄求學,如果僅僅是由于彷徨而難以下定決心,那你還是先求學吧。 畢業近兩年了,寫這個并不是突出什么主題,因此也就雜亂不堪。我也并沒有可觀的薪水,只是希望自己能夠不停的前進而已。 最后,與諸位分享幾句話: “求學貴乎力行,敦品生于文藝。若舉止不端、言語不信,最足以敗壞品行。縱能博學亦歸無用。” “世界的樣子取決于你看世界的方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看一個人不要看他所在的位置,要看他前進的方向。” 由于閱歷不同,經驗不同,家庭不同,所以看問題的視角也各有不同,因此對于他人所做之事,即使憤慨,也要想到有情可原。對于不可原諒之事,只當做人生之悲劇而已。
+ k' o: c; t- B$ V1 L
6 o# h+ F8 S) w8 F2 e- j
u) `3 ^! C& x! ?7 h% o補充內容 (2016-4-18 18:44):9 q; c) p- n8 }3 T+ t
文章寫得倉促,有好些錯別字,好像自己也改不了,對不住了。! L0 F/ A# [6 U/ A
2 Z$ Y, F7 ~7 q" ]
補充內容 (2016-4-18 22:57):) j1 [7 x+ F9 k8 }$ C
感謝鷹大及各位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