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師有個什么問題,就是看許多東西‘很簡單,這有個啥啊?’,但實際玩一把,未必就玩得了,這些案例不少,
重型鋼結構,各國有各國的規范,初期是計算,你得按人家規范計算好了給人家看,人家是不認可你什么‘中國標準’的,你談中國標準,可以,但要給人家提供‘原版標準’是什么,就是你的標準是怎么來的,是抄誰的,沒有‘引用’,人家不敢用,
到‘拆結構’的時候,你要考慮運輸,哪個廠子焊接,廠子不同,‘拆出的節點’是不同的,早年是熱鉚,現在是高強螺栓,螺栓你都得說明是誰的?哪怕是你自己的都沒關系,我怎么做的?哪里認證的?你玩的好,人家也認可,紅毛不是‘一概歧視’的,這個跟在國內有區別的,國內是一聽你不是‘爺’,也沒有學歷,就‘瓦塔了’,哈哈,
你拆‘重型結構的節點’,在北京起碼有25000的月薪,保證你立即就上崗了,
俺有時也跟人家聊,為什么看一個東西簡單,但玩不了?這些東西其實非常多,把個罐子丟到水下5000米,國內的博士就算不了了,
許多東西,被大家歸咎于‘體制’了,只要你把這些東西歸咎到體制,就是‘無解’的問題,因為體制是無法改變的,缺設備可以買設備,缺技術可以引進,沒人可以請紅毛,但被歸到體制了,就再也沒辦法了,
比如談‘轉型’,為什么俺說35歲就轉不了了呢?因為你從20歲到35歲這段經歷最好的年紀,都白過去了,到35歲,拼資歷,拼技術,拼體力,拼什么還有優勢? 在中國,你沒有優勢了,人又非常密集,怎么玩?就沒有出路了,
以前談結構,俺說,詳細看過布魯克林大橋,那時有條件,找各種資料看,看最初怎么玩沉箱的,為玩那個,死了好多人,最終玩好了,看金門大橋,看了好長時間,看主索的編織技術資料,佩服的不得了,看美鋼聯大廈,厚鋼板焊接的,厲害吧,
俺一直玩軋鋼,設計大軋機,厚板結構體,玩焊條,玩焊接工藝,這些東西你都統統玩過,當然是可以隨便轉型的,焊接一個大樓,焊接一個大料倉,一個大車架子,這些東西看似不同,但你細捉摸,那不都是一個東西嗎?本質是沒有區別的,
為什么我教育人家你20歲,要拼命念書,只有這樣,你到一個年紀,人家說啥了,你才可能略知一二,當人家談一個東西,你啥都不知道,未來還怎么玩,就是人家把銀子奉到你面前,下面你怎么辦,
就像以前談‘互聯網思維’一樣,俺說,俺不懂互聯網思維,俺都懂小網站要靠什么生活,俺都能說的明明白白的,并且,肯定是沒有錯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