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哈五 于 2016-4-1 15:16 編輯
50年代,沒有連鑄,煉鋼水平再次,那也是鑄錠的,多架橫列式多道此軋過來的,那時設計的那個花鍵軸就能用,現在你那50的軸,是用70方的地條鋼坯軋的,看上去是圓的,其它性能還有嗎?你自己琢磨,還能用嗎?
煉鋼也不能太次啊,煉鋼方面邵象華做的許多研究,原先是鞍鋼總工程師 我看過他的書與資料 平爐鋼 轉爐鋼的區別我忘記了,50年代發明的LD轉爐,小鼻子馬上就引進,連鑄與鑄錠的區別,我看資料一個是勞動強度,金屬收得率,您說的線材布局 復二重式,對孔型穿鋼,我在紀錄片看見過,紀錄片《中國鋼鐵》,線材用方坯還是圓棒這個我不知道,您說的是精度控制,我感覺與孔型有關啊!
在圖書館發現幾本關于冶金的書
還有一個是氧氣頂吹轉爐會議文集
IMG_20160401_140245.jpg (545.71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1 14:49 上傳
IMG_20160401_141149.jpg (402.94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1 14:49 上傳
IMG_20160401_141110.jpg (338.92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1 14:50 上傳
IMG_20160401_140236.jpg (534.34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1 14:52 上傳
IMG_20160401_140228.jpg (537.49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1 14:53 上傳
IMG_20160401_141435.jpg (557.27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4-1 14:49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