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子子61961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23:一道計算題的回帖

  [復制鏈接]
41#
 樓主| 發表于 2016-2-16 22:52:24 | 只看該作者
ngsxngtd 發表于 2016-2-16 21:14
. L5 ]9 b$ z( N* h1 i) X! A1.你可以先設置禁用EXCEL的所有宏,然后再打開文件。9 @$ x& Z  I# s
2.圖片數據是矩陣計算連桿機構,我這里用的工作表矩 ...
+ I5 F3 s, O3 j6 s8 W7 K( M" V
1.你可以先設置禁用EXCEL的所有宏,然后再打開文件。) N4 o: b; `( x% u# {4 Y2 D
4 e+ q: ^0 y/ d( s
  嗯,我開始是禁用宏的,不過也沒成功,稍后再試試。
. V" `/ V' s# e7 n4 D% `9 N

7 p' }) w' f: z' b2.圖片數據是矩陣計算連桿機構,我這里用的工作表矩陣函數,手算了36次,然后人工復制+粘貼了36*9=324個數據,才插入了圖表,所以就不獻丑了。假如改變一個參變量(桿件長度),就又得辛苦復制粘貼了。3 m! e: V$ G: d! [& m( i# A+ f3 ~+ P
6 q" W6 v' @& S% @' ^
  原來如此,好辛苦。手算的36次不知道是否可以讓計算機來代為計算。( I, v3 H1 l( h2 j

1 L2 d& @; P' b# F3.此處最好用Sub過程
循環調用MINVERSE與MMULT函數,計算一個周期,然后控制輸出排版,直接插入圖表。
: ]* G3 f2 M" Z+ ^選管道直徑時,計算相同流量下不同管徑,不同管材的100m壓力降,用過一次。后來對于有固定規律的,就改用LOOKUP函數了。這方法有點野蠻,但計算越復雜越顯示優勢,重復繁瑣計算時好用。
+ J8 e6 o  B; Q" p8 e" J  直管的壓力降低還好辦一些,求出雷諾數后根據其范圍在三個公式里選擇一個使用。有時候遇到多段管道并且帶彎頭帶變徑的情況,感覺就需要試差法了。3 R2 [# [) k4 T! s+ S) q" \
  & n' }! r. W$ i  \: d! l5 p- J+ H, _9 _& a. s
4.Button的方法,定義的是Sub不是Function;精確排版時,將你的Cells(Var_x,Var_y)參數設置成變量迭代,然后調用。它有個缺點,用久了就體會出來了:遇到參數問題或者計算異常時直接卡掉,即使后面能計算都不算,而不是像工作表那樣給個“#DIV/0”啥的拋出異常,放過了事。當然了,如果思維嚴謹,做好參數校核,也是可以的。7
$ N3 l- c0 @' W' i3 p# G" O   原來如此,謝謝您的信息。很久沒遇到討論VBA的選手了。計算異常時我有時用硬break來中斷,然后給語句加監視,監視變量值,都是以前用VB編游戲程序時候用下來的方法。
8 J8 H4 o4 n: Q, v8 F+ E/
s) d4 A1 b$ y* m8 X, b. m+ A: Q% ^: P4 V
5.看一個米國佬的EXCEL工作表界面做得比PPT還靈活,像手寫稿一樣排版,界面很干凈,沒什么花花綠綠的顏色和蛛網一樣的表格線條,粗狂自由的風格。根本不用什么數學軟件,但是手里拿臺TI的計算器,很恐怖的,瞬間就折服了。. I4
/ H0 R6 a6 c2 V+ E  真了不起,值得學習一下。在日本,寫個文字加圖甚至純文字的報告都不用Word而是用Excel。日本人對word里的圖片排版和表格排版太不習慣了,所以Excel用的非常多,不過sense也是一般,很少看到花時間弄得漂亮的。% q6 N% y( w! G5 M+ P: J+ O
+ k2 @: V% f/ B$ x5 |! E: i* H/ a
謝謝您的細致回復。

點評

上次,在網上有個教授用excel 畫了一棵樹,也好牛X..  發表于 2016-2-21 16:53
42#
 樓主| 發表于 2016-2-16 23:00:13 | 只看該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6-2-16 10:30 3 x* @% x& R$ ^$ k8 |
看大俠的回復其實是一種享受# q5 U; g9 u: A8 K/ C) T- @

2 ^* b, s$ R$ v. @/ g不過我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盡量都說得很淺顯,但是任然會碰到無法溝通的 ...

; _' u* @* ]7 @7 B謝謝你的回復。
; R6 H, ^( L; j# \有時遇到無法溝通的情況,也確實是比較麻煩,只能看話語相合的程度了。不合也沒辦法。
$ R/ A' p, B! m' K; t0 L8 J5 n' N% g2 b
關于知識或經驗的深度和廣度,有這樣一種說法,
# ^' ?2 z) m2 J. i先是在某個知識點上大力深入,形成T字形的知識結構,# D) {2 j6 P7 i0 n9 m
然后再逐漸拓寬知識面,形成V字形的知識結構。7 f2 }; Y; R1 Y% k7 ]! V/ f9 T. F' \
雖然說得漂亮,然并卵。日本的九零后年輕人的勁頭和學力已經不如從前了。
9 E) x2 ]7 v& `: o2 H! F看個人造化,靠譜點兒的悟性高點兒的,會多掌握一些,其他的也有不少混日子的。
8 l& E4 }4 Q3 Y. w# M1 q4 v6 F過個十幾年等這些九零后走上管理崗位,日本的經濟也挺不樂觀的,我這樣認為。

點評

呵呵,也許是前輩的巨人肩膀太窄,站不下太多人吧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6-2-17 08:09
43#
發表于 2016-2-17 08:09:13 | 只看該作者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6-2-16 23:00
- W$ |( \  A: {- ^! e謝謝你的回復。
4 ~( E4 ^& g+ N有時遇到無法溝通的情況,也確實是比較麻煩,只能看話語相合的程度了。不合也沒辦法。1 ]* m$ q. ~% A/ C! d# G, X
...
' D6 A: ~: e* D% y" f& ^
呵呵,也許是前輩的巨人肩膀太窄,站不下太多人吧, m2 S, D, `  O$ S" x3 _$ C
44#
發表于 2016-2-17 09:52:43 | 只看該作者
風過無痕xh 發表于 2016-2-16 10:47
. Q+ Z$ W3 j0 C0 D& |7 R上班頭幾天無意中看到樓主的帖子,仔細看完了。8 D* F! ~* @/ u' F  k' @6 S
寫得很好,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地方。# W3 e6 X% H, u& L/ ]
PS:第 ...
7 k$ H1 W* X9 C  v6 b
回復子子61961:' @$ _6 |0 F5 s/ R; _" C
在論壇里發帖,第一次這么快就有人回復,很激動。
/ w% C6 g7 Y9 @; u  ]是窮舉法,不過當時沒想到這么高大上的詞匯。
% {9 U. c4 \% V: `# Q應該范圍可以從0到2分之派。
, v2 C) w: m4 y8 e# q, G" o  C我用的是excel2010,可以到1048576行。
8 m6 H- o$ O0 F9 ?

點評

原來如此,我的Excel是2003的,所以比較少。  發表于 2016-2-17 14:45
45#
發表于 2016-2-17 10:51:40 | 只看該作者
題目我是不會做,但是樓主說的現象,真的深有感觸
46#
發表于 2016-2-17 11:16:4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大俠的分享,小弟第一次用excel去解決這種問題。不過有個小問題,就是結果不太一樣哦,求指教。

QQ截圖20160217111424.png (8.93 KB, 下載次數: 104)

QQ截圖20160217111424.png
47#
發表于 2016-2-17 14:13:0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啊,第一次知道還可以這樣來
48#
 樓主| 發表于 2016-2-17 14:44:56 | 只看該作者
銘睿WMR 發表于 2016-2-17 12:16
7 i$ F& x8 r4 d) d- p' r3 h' ~謝謝大俠的分享,小弟第一次用excel去解決這種問題。不過有個小問題,就是結果不太一樣哦,求指教。
3 w4 E$ \) [9 i, H" b5 e
這個結果和迭代計算的起點有關,從初始值0開始計算,從初始值0.2開始計算,每次迭代時跳躍的值不一樣,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它是看最后兩次迭代后差值不大,就認為是接近最終結果,于是停止計算的。最后取小數點后三位就差不多了。3 h# s. T% b) e, B3 H) @5 e# r
0,0.15  0.21  0.24   0.25+ r- V! w7 |8 a9 o
0.2  0.232   0.245   0.251
2 v0 X- g' p7 a& w2 K* W
! s" u+ S2 w/ U/ U, D也可以參考前面的16,17,18樓的內容。
49#
發表于 2016-2-17 14:58:45 | 只看該作者
真心謝謝你,又學習了4 N. d' `1 M. @, l& ?7 i/ i+ t. `
新年快樂
50#
發表于 2016-2-17 16:55:00 | 只看該作者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6-2-17 14:44 5 X' [! O8 P; @" s5 k
這個結果和迭代計算的起點有關,從初始值0開始計算,從初始值0.2開始計算,每次迭代時跳躍的值不一樣,得 ...

- v$ U7 w( Q3 s9 i1 x非常感謝前輩的解答,明白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2 02:38 , Processed in 0.0777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