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哪那么好賺錢?’說到‘萬一人家用你,你怎么辦?’ |
點評
大俠們,交流而已,一些關鍵的,又不能說。這論壇也令人煩惱
線軌是滾動體,快吧。一個滑動的矩形導軌也可以走40M/Min,36噸的機床。國內廠家怎么想?就像你說的,人家沒脫,自己先光膀子了、
洛陽軸承廠的礦山用大軸承,國內沒有替代的。我問進口軸承應用工程師十字線摩擦的原因,他們也說不清。
哈哈,大蝦,我玩的只到加工齒輪為7級精度的,一般水平了,
它是個角度誤差。很少機床制造廠懂這個的。
大俠,糾正你一下,2秒是指導軌的pitch,精密機床都談它,不是一米內多少絲了。
無論是玩軸承,還是玩導軌,我覺得,最基本的是要‘說清楚’了,就說軸承,當一個家伙說都說不清楚的時候,就不可能玩出一個高級軸承來,導軌也一樣,速度上去了,一大堆問題,講不出來,那導軌的速度就上不去,
哈哈,逛逛大蝦,我以前說過,誰說幾句‘跟勁的話’,我一聽,就知道這家伙干什么的,哈哈,這么多年,論壇上一共有幾個厲害的家伙,我也都基本知道,我在大床子上設計過導軌,以前說過,沒有你這個速度高
說起機床導軌,我‘話'也許會更多,2秒以下的導軌,也小菜。
998大俠,軸承啊,那些“預緊”啊,那些“安排”啊,那些怎么“潤滑”啊。。。。太多了!都是軸承手冊上寫的!“書”就在面前,不讀,你拿他怎么辦?
哈哈,軸承這東西,看怎么說了,自己玩軸承,肯定是有某些考慮的,也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許是有利潤,我還玩一些特殊軸承,不過都是大的,能到德國85-90%的壽命水平,再高有難度,這就有利潤了,普通軸承不行
老螺,做軸承沒量都會死掉的,除非你有“你”的。大公司就把你買了。瑞典美國多少軸承公司被“吞并”了
逛逛你說的對啊,國內就是沒人了,真的沒有人了,我最近見到幾個博士,也一樣能提論壇上的問題,你看現在談軸承,還有再說什么的嗎?不說幾萬轉,就是一萬轉,說說幾句什么,也許過5年,什么是鋼,都會成為問題
還有,國內沒人了,我指能拿得起的、在一線的人了,科學院我離他很遠。很悲的一件事!大俠你設計再好,有人要做吧~~~很可怕的事。看看論壇的提問,號稱100萬工程師的地方。
螺旋說的對,也許他們獲利的唯一途徑就是這個了,國內許多廠子為什么賠的哇哇叫,比如二重,進口了大量高精尖設備,但沒法產生利潤,自己把自己害死了,國內做‘系統集成’的,為什么打破死掉了,就是最終無利潤
中國的許多問題,一個是你必須自己會,再就是全流程必須自己把握,比如說軸承,你把材料環節開放了,加工的再精密,依然沒戲,因為氧含量就超了,就跟一個沒念書的孩子,再覺得自己聰明,也不會有出息,根上事情
自己做軸承的原因只可能是一個:降成本。他們控制系統,伺服驅動,軟件都是自己做。就是成本。
哈哈,大蝦,自己會是絕對必要的,有些東西,是不必自己投資,不說高爐,我就絕對不會投資加工廠的,但坯料必須是我自己的,加工的時候,去監督,這就夠了,但你把坯料都信任加工廠給你解決,你依然死定了,
自己會,絕對是對的,不然誰信你!不過不必自己去投個“高爐”吧。資金泛濫的今天,滿街都是“泛濫”后都好設備。輕資產重收益。一個互聯網都把我們機械人干倒了,他們有什么資產?
能買到的通用產品,比如電器類的,肯定不自己玩啊,自己玩沒有道理,找死!但有些東西,利潤就再那個‘自己玩’上面了,卡特比勒之所以還存在,就是所有大東西都是自己玩的,包括柴油機,假如沒有這個,早死了
某些產品,我跟國外有競爭關系,我自己不完全玩出來,某些東西在小鼻子手里,競爭的時候,去他家買嗎?有些鋼板,我不自己解決,去買,25000一噸,再焊出來,比進口的還略貴,無論是內銷還是出口,沒法競爭啊
哈哈,你說的有些東西是對的,有通用性,但某些場合又必須自己會啊,我玩的許多東西,假如我自己不會,都外包了,風險就非常大,有一塊出毛病了,死定了,另外,有些東西本身是競爭關系,自己不做,人家不賣,
在全球分工化或自由貿易化的大環境下,任何小而全、大而全,很難存活的。除非你是國家
怎么前半部沒了?哈哈哈,那意思是重技術、重核心、重市場,輕資產!!!
998大俠,這潮流10年就體現了,重技術、重創新、重市場。。。,關鍵是輕資產!你投設備制造一樣東西,你要有比市場更核心的。為了省錢的投入,在全球化的今天,沒好結果。個人看法。
在國內玩有些東西,起碼在幾個方面必須有些突破,哪怕還有差距,也必須突破一些,否則,都是進口的,后續難以為繼,也不會有任何利潤,而企業沒有利潤,就沒法長久存在,
逛逛大蝦,不自己做還能怎么辦?起碼俺想不出還有其它措施了,先不談是不是禁運的,就是不禁運,你產品初期沒法賣高價,而軸承特別貴,怎么賣啊? 就跟俺自己寫控制模型一樣,我不寫而買德國的,就一丁點利潤沒有了
老螺,我不太了解,壇里看到些信息。順便問下,軸承為什么要自己做?準備搞靜壓?
哈哈,你跟他們不是一個行當,也不是一個方式起家的,沒有可比性,跟你玩的是兩碼事兒,我早年知道他們,是因為看到他們設備在雕銑鞋類模具,是這么知道的,啊哈,人家開始玩軸承了,就是在往深了走
他們主軸是自己做的,自己都要做軸承了,房頂是主軸這塊的,是老社友了。
| ||
點評
大把。
| ||
點評
我覺得中國文化弱點就是在一個靠字上,24小時的作業,如果自己自信,完全可以不做啊。老板不滿意,就不伺候了,哪不能找到飯轍呢。關鍵是先要有這個底氣。
關于創意,我覺得,我們的企業跟我們的中小學生一樣,每天24小時都有永遠做不完的作業,連玩的時間都沒有,哪里有時間玩創意。
說得好,八爺,所以還是應該玩一玩:P
我20歲就這么走過來的,就是自己對抗許多東西,早先有老板,老板說,看見對面的紅毛了?你就立即出去開打,后來沒有老板了,但你想活下去,周圍都是紅毛,俺早跟人家說,一重大不大,二重大不大,你能指望他們嗎
靠孤零零一個強人撐起的公司,和人家整個體系對抗,真難啊
說實話八爺,國內這些人我是不報啥希望的,他們就只剩錢了,其它沒有了
當你自己說了算,你采取強制力設計制造一個設備,也許性能跟德國差5%,而你放任一下,也許馬上就倒閉了,國內大工廠,數萬人的,很多,全球最新設備,引進各種東西,但絲毫競爭力都沒有,數千工程師都沒有創造力
我就給人家大型公司組織工程,或者組織設計,國內的社會條件必須是強制性的,就是連打帶罵,你讓他自由發揮,就什么都完蛋了,你看富士康,多殘酷,華為也如此,另外我們基本是沒有契約與合同限制的社會,
感謝八爺,我對這么玩也有很多疑惑
國內公司對國內公司就更加不可能了,人家把你資料拿走,就直接山寨去了,干嗎還找你?后續就沒你什么事情了,中國人處理技術問題的思維跟紅毛完全兩碼事,天壤之別,
大概也玩不下去,我們的信用體系沒到那個水平,何況,國內大公司非常有錢,直接就找全球最頂尖的公司處理各種對象,再就是買‘有過業績的產品’,中石油會在網上找什么公司給他設計泵站?起碼我覺得不可能
八爺,如果需方是中國的,供方是國外的,能玩不
我們主要是還沒到這個時代,在北京,我說過,有專業畫圖的,每周5000塊,但要經過多年磨合,你才信任他,新來一個,可能領了銀子就再不露面了,哈哈,這是社會條件,不是你我可以改變的,沒轍,
這類平臺在世界上不止一個,這個比較著名罷了,在米國玩這些沒問題,中國不行,社會條件不成熟,沒有可比性,米國的3M公司,你上班干什么,老板不能打聽,哈哈,在中國行嗎,3M每年運行的產品有6萬個,就這么玩,
| ||
點評
能支撐半年。以前政府還能補貼,今年已收緊,哈哈他有點不好過了,補貼的錢,都置放房產。
是啊,那邊今年也很慘,小鼻子設備一降價,基本上就到了70多萬,他的是60多萬,小鼻子最貴的時候一臺到100-120萬。16年現在能參與投標的就這個一個,如果中了能利潤差不多400多,對于20多人的小公司來說,
現在形勢下,還有生意,實屬不易了,好好玩吧,你看論壇上都是愁云慘霧的樣子,很少還有幾個敢出來說‘大爺我玩什么的’,阿哈哈,今非昔比了,
八爺,明天一早去,中午請甲方的熟人吃個飯,意思下。人家透漏,主要競爭對手是小鼻子,15年底的時候當時競標TN,就是那家,當時就是工期比人家快,整天報價是人家的85%。請了一天的假 周一下午就飛回來了。
哈哈,有椅子,人家給搬來了,我跟許多家伙說,這是人家給你臉了,必須要接住了,別把自己臉隨便就丟地上,你自己一丟,人家以后再也不給了,
| ||
點評
哈哈,沒有啥可琢磨的,人家從10樓給你丟個錢袋子下來,你必須拼命接住了,沒得選擇,蓋茨有選擇嗎,喬布斯有選擇嗎,我覺得都沒有,就是得硬接,既然人家接了,你也得拼命接,人類社會就這樣,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04:31 , Processed in 0.11369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