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720|回復: 7

揭秘“俄羅斯版WU-14”高超音速武器計劃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16-1-15 09:05:5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標題:俄羅斯高度保密的"4202項目"

2015年7月出版的《簡氏情報年鑒》中指出,15年2月,俄羅斯從哈薩克斯坦邊境的棟巴羅夫斯基發(fā)射場試射了一枚攜帶有高超聲速滑翔器的SS-19洲際導彈。該滑翔器研制項目被俄羅斯方面稱為“4202項目”。此項目一直處于高度保密狀態(tài),簡氏的報道是核心媒體首次披露該項目相關信息。本文將從戰(zhàn)略背景及起源、發(fā)展歷程、試驗情況等方面對俄羅斯“4202項目”進行梳理,供諸位參考。

起源及戰(zhàn)略背景

“4202項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1983年,為應對美國提出的戰(zhàn)略導彈防御系統計劃(SDI),蘇聯著名導彈設計局——機械制造科研生產聯合體(NPOMash)提出發(fā)展一種可以攜帶“滑翔有翼再入飛行器”的洲際彈道導彈項目,該項目被稱作信天翁(Albatross)項目,其滑翔飛行器被稱為Yu-70(也被稱為102E或15Yu70)。Yu-70采用SS-19(UR-100NUTTH)導彈作為助推系統,滑翔高度250-300km,并具備一定的機動性,可有效避開美國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攔截。該項目于1990年2月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但試驗中飛行器并未與助推系統分離。隨著蘇聯的解體,信天翁(Albatross)項目因經費短缺而被擱置。但是,NPOMash因看重該項目的發(fā)展前景,將其作為一項關鍵項目保留了下來,并對項目進行了有限的推進,還將飛行器改造成用于海上救援物資投送的高速助推滑翔飛行器。


+ R8 z/ N) R) ?# `, V0 c6 r3 V/ R* s0 a5 w  s% J

7 U) U5 @! x! \
圖1 NPOMash根據信天翁項目衍生而來的民用助推滑翔器

2001年12月,隨著美國正式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1],大力發(fā)展反導系統,信天翁項目作為可有效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潛在手段之一,再一次引起俄羅斯官方的關注,并開始了新一輪的研試工作。2007年之后,NPOMash出版物和俄羅斯相關政府文件都將該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相關的活動用“4202項目”指代。并對滑翔器及其相關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進,新的滑翔飛行器被稱作Yu-71。

4 N9 r9 H( A8 ^/ ~6 s: `

. d0 u9 U7 l2 @; r
+ r. i6 }( z8 ]

項目概況

NPOMash公司的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項目重新啟動后,公司對項目組進行了重組,剔除了原項目組中一些前蘇聯國家的公司(如負責制導系統研制的烏克蘭公司Khartron JSC)。項目主要承擔單位如下:

; }% ]) x& {9 q7 D' M5 o! u

" \$ N7 U) T7 \2 \# W
圖2 4202項目主要承擔單位

為部署新的高超聲速助推滑翔系統,2010年俄羅斯在靠近奧倫堡州亞斯內地區(qū)的棟巴羅夫斯基(Dombarovskiy)導彈中心進行了代號“370 Object”的大型改造項目,對A35-71發(fā)射裝置進行了改進,以適應裝有Yu-71滑翔飛行器的運載裝置(SS-19)的尺寸要求。簡氏根據相關改造項目文件推測,“4202項目”發(fā)射裝置應是位于亞斯內地區(qū)7公里的軍事禁飛區(qū)下方(下圖黃色方框區(qū)域)。


  @8 j# T5 R+ n" l" S
5 v) T# i& l( [/ t& `
* C+ n4 z4 F" U+ W! R* u
圖3棟巴洛夫斯基(Dombarovskiy)第13導彈中心分布圖
(注:圖中右上角區(qū)域為簡氏推斷的4202項目發(fā)射井位置)
表1 “4202項目”相關參數

項目試驗情況

信天翁項目和后來的“4202項目”均進行了多次飛行試驗。2004年,俄羅斯在一次包含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發(fā)射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略部隊演習中,試射了102E/Yu-70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莫斯科熱力技術研究所的專家Yury Solomonov在一次俄羅斯學術會議上透露,此次試驗中102E/Yu-70高超聲速滑翔器在飛行過程中丟失,并沒有到達預定的位于勘察加半島的目標。

2011年12月27日“4202項目”的Yu-71高超聲速滑翔器作為SS-19導彈飛行試驗的一部分在拜科努爾(Baikonur)靶場進行了第一次飛行試驗。在發(fā)射井改造完成不久后,Yu-71滑翔飛行器就從拜科努爾靶場遷移到了棟巴羅夫斯基基地(Dombarovskiy),此后俄羅斯官方就停止披露試驗信息。

根據政府媒體、防務公司消息以及簡氏提供的官方文件顯示,2015年2月 “4202項目”進行了最新一次試驗。根據整流罩和第二級助推器的撞擊點位置,第二級撞擊區(qū)域離發(fā)射點很近,大約分別距棟巴羅夫斯基基地和拜科努爾靶場1400千米和1700千米,這說明推進階段非常短,試驗可能以失敗告終。

表2 已知和可能進行的高超聲速滑翔器試驗

, `$ W& [2 J6 A* V8 Z
# M6 D1 o2 K7 M) E% [

結語

俄羅斯發(fā)展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的潛在應用與美國不同,公開資料顯示美國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主要被設計為常規(guī)武器。而俄羅斯發(fā)展高超聲速系統則一方面可攜帶常規(guī)彈頭用于常規(guī)快速打擊;另一方面也可攜帶核彈頭并作為俄羅斯戰(zhàn)略核打擊力量的一部分。2010年美俄兩國簽訂新版《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旨在限制兩國戰(zhàn)略武器數量。但美國奧巴馬政府認為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飛行器由于和傳統彈道導彈飛行軌跡不同,不應被列入該條約。這意味著即使俄羅斯高超聲速助推滑翔項目使用核彈頭也將可不受該條約的限制。從項目試驗時間不難發(fā)現,2011年以后俄羅斯較密集的開展了高超聲速助推滑翔試驗,說明俄羅斯非常重視該類武器發(fā)展,將其作為突破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有效武器之一,及與美國進行核武器控制協商的重要籌碼。根據簡氏預測,如果項目進展順利,到2020年~2025年,“4202項目”研制的高超聲速滑翔器可能作為俄最新型洲際彈道導彈薩爾瑪特導彈[2]的機動彈頭被部署在棟巴羅夫斯基基地。(文/張紹芳 武坤琳)

注釋:

[1]《反彈道導彈條約》是蘇聯和美國于1972年8月29日簽署的一項雙邊條約。條約共49款,主要規(guī)定,“雙方保證不研制、試驗或部署以海洋、空中、太空為基地的以及陸基機動反彈道導彈系統及其組成部分”。美國于2001年12月31日宣布正式退出這一條約。

[2] 薩爾瑪特導彈(RS-28)是俄羅斯新研制的用于取代SS-18的重型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據報道可攜帶10-15個彈頭,發(fā)射重量達到100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15 09:07: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aokuang 于 2016-1-15 09:29 編輯
* P  q4 `. Q% v& O
7 J: c% q* \( F; e$ y8 n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世界第二 用超燃沖壓發(fā)動機
; E% Y: W$ G% U4 H. l" x5 D
美國媒體猜測中國高超音速武器測試示意圖(資料圖)
# l. J/ i7 b; \: @* e) A6 V
  近日,在中國航空協會官網公布的第三屆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獲獎名單與事跡介紹中,關于我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究情況中,首次公開證實了我國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研制成功和高超聲速飛行器完成自主飛行試驗的消息。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實現以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為動力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自主飛行的國家。6 `2 D0 s; G) B% U6 ~; Y

! ~/ V6 P7 a7 t  根據中國航空協會官網的介紹,獲第三屆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的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王振國教授及其獲獎事跡頁面的介紹如下:王振國,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高超聲速推進技術領域專家,曾獲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zhí)行突出貢獻獎。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工程等多項重大攻關項目,在超燃沖壓發(fā)動機及其地面試驗、飛行試驗技術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實現了技術水平的跨越。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授權專利60余項;出版專著5部,發(fā)表論文199篇;培養(yǎng)博士28名,其中3人獲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 A$ Y+ X8 `! _& x$ c: f) z  B0 r/ n

  J' r4 I' }/ s2 y- e9 E  不過在稍早前,中國航空協會官網曾公布過有關王振國教授更為詳盡的事跡介紹。介紹中,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王振國為“高超聲速推進技術領域專家。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工程等的多項重大攻關項目,在超燃沖壓發(fā)動機及其地面試驗、飛行試驗技術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實現了技術水平的跨越。”并對其中部分項目進行了介紹。
- p/ y4 _0 U1 I1 F6 F9 D6 B4 R* V+ {5 N8 z
  一、提出方案、研制成功我國首臺再生冷卻超燃沖壓發(fā)動機,達到美國同等技術水平% |" r" K) J0 z. d# N5 N
& L; _& b7 W6 W5 z4 j1 ^; ^) u
  超燃沖壓發(fā)動機在超聲速氣流中組織燃燒,點火、高效穩(wěn)定燃燒和熱防護極為困難,面臨巨大技術挑戰(zhàn)。美國歷經60余年,直到2013年關鍵技術才得以突破。帶領團隊從超聲速燃燒機理研究開始,歷經近二十年探索,突破全部關鍵技術,研制成功世界首臺航空煤油再生冷卻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美國X-51A發(fā)動機采用特殊吸熱型碳氫燃料),通過長程熱試車考核。該型發(fā)動機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具備了獨立自主研發(fā)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的能力。& \0 g. d! p, Q( R5 P! d1 p' i2 }
% I8 c3 I6 w& G9 r4 n4 }
  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3),2012年和2014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均排名第1)。
9 d4 a8 \: i$ q1 B
: ]/ N9 x; j2 e, G3 k0 [; L8 f( `4 ^% S  二、總體設計、研制成功大型連續(xù)式高超聲速推進風洞,解決了制約我國超燃沖壓發(fā)動機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大關鍵問題
9 Q1 E2 B* z7 o+ x3 F  u
8 L: a7 n+ q2 d& u0 o6 ^  大型連續(xù)式高超聲速推進風洞模擬高空、高速飛行條件,是開展超燃沖壓發(fā)動機和高超聲速飛行器研究的關鍵試驗裝置。帶領團隊突破大流量空氣加熱器和大型主動引射系統等兩個世界性技術難題,研制成功國內首座大型連續(xù)式高超聲速推進風洞,建設了系列化高超聲速推進風洞,使我國超燃沖壓發(fā)動機試驗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D% F0 U5 b- B2 ~' \, ]( k
4 u9 Q2 g! v8 ?! t. n" G, i) K
  采用以上技術,研制了我國首套裝備用壓力恢復系統,為航天科工三院研制了國家重大專項主力試驗系統的大型空氣加熱器、為航天科技四院研制了我國首座大型主動引射高空模擬試驗臺的引射系統。
4 d4 s% l8 P* L$ _% c; O
( D+ L3 a& F# ]( [2 _- ?: X  2009年和2012年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各1項(均排名第1)。" B2 P9 }2 `1 V* C* Y; m

5 i+ u; D5 L$ e; k  三、研制成功××高超聲速飛行器,圓滿完成自主飛行試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5 r6 `, b4 d( R- `( v9 t+ X3 Y8 A# e0 e4 W+ u3 X" S- a
  自主飛行試驗旨在真實飛行條件下驗證高超聲速飛行器、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的設計與地面試驗方法,是全面突破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的必經之路,技術難度極大。世界上只有美國近年實施了10次自主飛行試驗,其中6次失敗。作為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帶領團隊歷經十余年,從概念提出、方案設計到系統集成,研制成功國家重大專項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指最大空中速度超過音速5倍的飛行器),并組織完成飛行試驗,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實現以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為動力的高超聲速飛行器自主飛行的國家。  q/ _/ V9 P% A5 v0 R
) `0 R/ _2 |5 }5 _
/ X  t4 ]6 z; I- X
  超燃沖壓發(fā)動機是高超音速飛行器所使用的一種關鍵動力系統,與一般的沖壓發(fā)動機以及噴氣發(fā)動機不同,這種發(fā)動機不需要進入燃燒室的氣流必須為亞音速,從而大大提升了飛行器的飛行速度。高超聲速飛行器(飛行M數超過聲速5倍的有翼和無翼飛行器)是未來軍民用航空器的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被稱為繼螺旋槳、渦輪噴氣推進飛行器之后航空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超燃沖壓發(fā)動機是實現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首要關鍵技術,是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競相發(fā)展的熱點領域之一。不過由于這一領域技術難度較高,國際上此前只有美國取得了部分進展。
! x9 Z( K2 u% g/ k5 z" l: p# D. F7 ?# l) p
  與美國的X-51飛行器所使用的超燃沖壓發(fā)動機使用特殊的JP-7燃料相比,我國研制的航空煤油再生冷卻超燃沖壓發(fā)動機使用航空煤油作為燃料,成本更低,應用范圍更廣。- T' h( b7 \! L- r% E

, F& E' F- d" [3 D# L$ L
正在試車的美國SJX61超燃沖壓發(fā)動機
3#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15 09:11: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aokuang 于 2016-1-15 09:20 編輯 9 T6 X' ~4 C, N. A9 s8 Z+ l

# v& m5 m- y/ y9 I: K% B美國發(fā)射高超音速飛行器 最高時速將接近20馬赫+ x' S) a% v% ?2 v1 _0 J: x  S
2011年08月11日 09:11  新浪科技
: O% m  n6 w& s0 B: ~五角大樓20馬赫HTV-2飛行器即將進行最終測試五角大樓20馬赫HTV-2飛行器即將進行最終測試
1 a. s/ }, N; r$ a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美國太平洋時間上午大約7點,一枚三級“牛頭怪IV型”火箭將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升空后,火箭將穿過大氣層而后釋放一艘試驗飛行器。這艘飛行器被稱之為第二代“獵鷹”高超音速飛行器(以下簡稱HTV-2)。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以接近20倍音速的速度返回地球,最后將落入距離基地大約4100英里(約合6598公里)的太平洋夸賈林環(huán)礁附近海域。HTV-2的總飛行時間大約在30分鐘左右。
" o5 E/ I. [- m/ _8 }$ ~6 A7 _, t6 C3 G# _$ H
  2010年4月,五角大樓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第一次發(fā)射HTV-2。在短短飛行了9分鐘之后,這艘飛行器消失在太平洋上空,到現在也沒找到,美國國防部正在研發(fā)3種不同的技術,幫助實現這一目標。第一種做法是對洲際彈道核導彈進行改裝,使其攜帶常規(guī)彈頭。但這種做法面臨一定風險,由于可能被誤認為核彈,會在無意中引起另一個核大國的激烈反應。第二種做法是制造飛行距離較短的巡航導彈,速度達到音速的5倍或者6倍。這種做法具體是指X-51乘波者計劃,但當前面臨的局面較為復雜:6月的一次飛行過早結束,原因仍是一個未知數。HTV-2的一些“變種”是第三種選擇。美國國防部的一些人認為這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種選擇。HTV-2的絕大多數時間在穿越大氣層,而后飛向目標。也就是說,它不會被誤認為核彈,也就避免爆發(fā)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核彈的大部分時間在大氣層上方飛行。0 @9 W8 o2 o: o9 c7 P/ T
. N# }" ~/ z/ ]  g  ^
  “獵鷹”計劃每年獲得數千萬美元資金,盡管HTV-2可以潛在地扮演一個具有革命性的角色,但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在第一次測試HTV-2時卻多少有些漫不經心。HTV-2呈與眾不同的楔形,就像是一塊時速1.3萬英里(約合每小時2.1萬公里)的厚比薩。從理論上說,這種外形能夠提供更大升力。在此之前,還沒有人放飛類似HTV-2這樣的飛行器。3 x0 f- M  C/ z' N0 C

8 r( f/ d, x9 o. O  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已經對HTV-2的設計進行了幾次地面測試,這些測試是在“獵鷹”計劃合作伙伴——美國空軍的施壓下進行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獲得資金,制造兩艘HTV-2,完成制造前,第一次飛行已經進行。如果設計存在缺陷,修復缺陷幾乎成為一種不可能。! w* Q/ L2 p3 e$ s" k! g

; k# e/ q3 d) R; V  一名消息人士在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時說:“令所有人感到頭疼的是,如果改變這種飛行器的外形,可能就意味著取消整個計劃。”在2010年4月的失敗之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嚴肅對待地面測試。HTV-2的成比例模型涂有對溫度敏感的涂料,溫度越高,亮度越高。模型在美國空軍位于馬里蘭州西爾弗-斯普林附近的超高音速風洞進行測試。6 w5 r. h, o) T- S7 z

. S; a+ e/ ?8 m  c3 }0 N  工程師發(fā)現HTV-2在飛行中存在穩(wěn)定性問題。在試圖修正偏航時,HTV-2發(fā)生翻滾。“危險室”聯合創(chuàng)始人沙倫-韋伯格指出,這種翻滾導致HTV-2在2010年4月的測試中發(fā)生故障,致使發(fā)生“自毀”事故,導彈像足球一樣墜入大海。高級研究計劃局是幸運的,這些問題似乎得到修正。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說:“為了第二次試飛,工程師調整這艘飛行器的重心,降低攻擊飛行角度,同時將利用機載反應控制系統增大襟翼,保持飛行中的穩(wěn)定性。”' v1 M- s5 a. B  r6 K
2 x0 i2 C, h0 |7 |" R; l
  即將上演的試飛懸念重重。高級研究計劃局并沒有制造第三艘的打算。如果這一次試飛無法取得成功,美國空軍或者其他任何軍方部門都不可能接手高級研究計劃局的這項工作。據高級研究計劃局透露,試飛過程中,將有20多個地面、空中、海洋和太空測試設施負責收集數據。這些數據將用于提升未來超高音速飛行器的性能,最終具備在一小時內抵達世界上任何地點的能力。一切的一切都要取決于HTV-2在10日試飛中的表現。(孝文)]
. w9 t3 A7 {7 C; x4 M, F  }# `) I4 N$ [
高超音速武器示意圖
8 ?8 c  T! w% l" F& y5 O
高超音速武器示意圖
) m2 c. L1 Z8 }
高超音速武器示意圖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15 09:32:33 | 只看該作者
近日,中國央視曝光的我國自行研制的JF-12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據悉,JF-12風洞是首個具有中國人獨立知識產權的超級風洞,也是目前在國際上同類型高超音速實驗設備中的世界第一,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屢次發(fā)射和試飛高超音速武器的新聞不絕于耳,外國媒體認為,在高超音速武器研制方面,中國實際上已經領先于美國,中國的DF-ZF高超音速武器實際上已經進入到最后定型階段,在速度上已經領先美國,而這些成就可不是憑空出現的,這是中國突破了一項美國22年都沒有解決的技術困境。
中國央視曝光的我國自行研制的JF-12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
      實際上,中國的成就來源于中國在高超音速飛行器基礎理論研究上獲得了重大突破,而突破的關鍵就是風洞技術,一個比較好的風洞可以在飛行器不進行試飛的情況下,在地面就能試驗出大量有用的數據,把天上的飛行環(huán)境搬到地上,從而達到事半功倍。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稱,風洞,是先進飛行器的搖籃。它通過人工產生并控制氣流來模擬飛行器周圍氣體的流動,提供飛行器設計需要的基礎數據,風洞提供了飛行器研發(fā)前期一個高效、方便、經濟的試驗手段。一架先進飛行器在上天之前,需要在風洞里做上幾千上萬次的吹風試驗。
超燃沖壓發(fā)動機驗證設想圖
      我們知道,高超音速飛行器在試飛中有兩個很嚴重的問題,第一是飛行時間短,通常來說高超音速飛行的飛行段時間只有幾分鐘,長得不超過30分鐘,而像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等類似的高超音速動力設備的運行時間也很短,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積累大量數據,需要成千上萬的飛行,這是一筆巨大的費用,如何在地面就能積累數據就成為困擾高超音速飛行器研究的關鍵,而收集數據非風洞莫屬。
. ^  G+ a0 D4 b2 O; g
在JF12之前,美國制造的世界最先進高超音速風洞至今不超過1.2米,速度和模擬高度都很低,對于研制一種武器來說,其內部的實驗條件作用不大。而我國研制成功的國際首座可復現25至40千米高空、馬赫數5至9飛行條件、噴管出口直徑2.5米、試驗氣體為潔凈空氣、試驗時間超過100毫秒的超大型高超聲速激波風洞,整體性能處于世界唯一這個水平,而美國到目前還沒有類似的設備。
      JF12風洞到底牛在哪呢?牛就牛在可以讓大尺寸甚至實際尺寸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在地面就能模擬在空中飛行的實際條件,上天的試驗任務中有一大半都可以在這里一次性完成,這也就是為什么最近8次中國的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飛沒有一次失敗的原因。
JF12之前,美國制造的世界最先進高超音速風洞至今不超過1.2米
      我們知道,科學儀器設備產業(yè)是典型的國家戰(zhàn)略性產業(yè),一臺大型科學儀器甚至可以帶來一場新技術革命,而其發(fā)展不僅需要長期計劃和連續(xù)積累,也需要持續(xù)不斷的更新,美國在得知中方的成果后,曾希望在國際學術交流上打探中方的虛實,了解技術詳情,甚至提出民間技術合作,但中方肯定一概拒絕。
中國新型風洞
- r6 c- C, Y- h8 v. Q6 J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6-1-15 09:35:49 | 只看該作者
《香港商報》11月24日報道稱,香港中通社23日引述中國航天界消息人士的話透露,中國一南一北兩大航天發(fā)射場當天分別進行2項高精尖試驗任務,一個是重型大運載火箭合練轉場,一個是最先進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試驗。
報道稱,專家表示,這兩項試驗任務,對中國航天未來發(fā)展及國防安全等意義重大,官方一貫保密,但這次未有刪除網絡上傳出的消息,可能是有意泄露有關試驗任務,及對試驗的技術能力具有自信。
第6次高超音速試驗
報道稱,在北方的中國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23日上午,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試驗比原計劃提前數小時實施。據一直關注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試驗及技術進展的外媒統計,這是中國進行的第6次高超音速試驗,也是2015年的第3次。試驗的主角代號為DF-ZF,此前遭美軍情報部門披露,此前這種飛行器被五角大樓命名為WU-14。
據推測,WU-14利用類似于東風-21中程導彈這樣的彈道導彈平臺發(fā)射后,加速抵達高度100千米以上的近地軌道,再入大氣層后為無動力滑翔飛行,飛行速度可達到10馬赫。
美媒曾稱,中國的WU-14飛行器是美國“全球1小時快速打擊計劃”的“仿制版”,與中國進行數次試驗相比,美軍秘密進行了一系列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驗。
2010年,美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次試驗HTV-2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但遭遇失敗。2011年的試驗再次失敗,但飛出20馬赫的極高速度。而美另一家軍火商波音的X-51A則在2013年獲得階段性成果。X-51A共進行4次試驗,但由于項目預算被砍,便無以為繼。不過,美空軍后期高超音速飛行器計劃已獲得批準。
報道認為,盡管眾所周知,美國空軍的HTV-2高超音速飛行器因技術難度過高被放棄,而陸軍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在2014年8月的試射也以失敗告終,在新型高超音速導彈的研制進度上似乎已落后于中國。
" a" Q" p6 |9 p, _增強二次核反擊能
0 j0 H( {+ t" E% h+ l/ X$ L
但外界普遍認為,美軍在高超音速技術方面仍是領先者,距離實戰(zhàn)化也更近。不過中國的穩(wěn)定試驗則大大提升了穿透美國陸基中段防御系統、海基中段防御系統和THAAD等陸基末段高層防御系統的突防能力,增強二次核反擊能力。
中國官方學者則認為,中國發(fā)展高超音速飛行器一旦實戰(zhàn)化,這就意味著美國企圖包圍中國的反導系統將變?yōu)槎嘤嗟臄[設,迫使美國國家絕對安全觀重新定義。
報道稱,此外,中國近年來在航天領域發(fā)力,一系列新型軍用航天器升空,“天軍”實力緊追美俄等航天強國。未來,制天權則是強國尋求戰(zhàn)爭勝利的關鍵,而中國未雨綢繆打造“高邊疆”超強戰(zhàn)力將極大地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有美國軍事分析家認為,中國密集的測試時間表意味著他們可能接近部署這種極受重視的武器。
大推力火箭轉場試驗
報道稱,除了備受關注的高超音速試驗,在當天同一時間段,在海南島,中國新建的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最新研制的新一代大推力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長征五號”,23日上午進行發(fā)射場合練的轉場試驗,將為其計劃于2016年在文昌實施首飛任務奠定重要基礎。
來自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的信息說,雖然廣東湛江沿海22日發(fā)生震級較低的有感地震,文昌據稱有震感,但并未對“長征五號”23日合練轉場任務造成影響。
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驗
2015年11月23日
香港中通社引述中國航天界消息人士說,中國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進行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試驗,今次是中國進行的第6次高超音速試驗,亦是今年的第3次。
2015年8月20日
美媒《華盛頓自由燈塔報》披露,中國進行了第5次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驗。五角大樓官員稱,此次飛行器在山西五寨發(fā)射,試驗取得成功。
2015年6月12日
《華盛頓自由燈塔報》稱中國試驗了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驗,中國軍方公開回應稱,此次試驗是正常的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特定目標。
2014年12月2日
《華盛頓自由燈塔報》稱中國在其境內試驗了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意圖構建全球打擊系統。中國國防部表示,科研試驗屬正常,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2014年8月7日
《華盛頓自由燈塔報》稱中國試驗了高超音速飛行器。中國軍方隨后表示,試驗是正常例行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2014年1月9日
具有美國軍方背景的《華盛頓自由燈塔報》高調宣稱,中國進行了首次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驗。
相關資料
高超音速武器泛指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武器,5倍音速又被稱為5馬赫,相當于海平面每小時6200千米的超高速度,以高超音速飛行技術為基礎、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武器,此類武器航程遠、速度快、性能卓越,被軍事專家稱為繼螺旋槳、噴氣推進之后航空史上的第3次革命性成果,將對未來的戰(zhàn)爭產巨大的影響。同樣打擊1萬公里外的目標,彈道導彈的拋物線頂點在1000公里以上,而高超音速機動滑翔飛行器為100至150公里,因此此類飛行器的氣動設計有別于彈道導彈彈頭和傳統的大氣層內飛行器。
高超音速導彈與傳統巡航導彈相比,具有不少優(yōu)勢:反應速度快,亞音速巡航導彈打擊1000公里外目標需要1個小時,而美國空軍X-51A高超音速導彈只需不到10分鐘;突防能力強,現有巡航導彈主要靠超低空飛行和隱身技術來突破敵方防御,由于速度慢,暴露后易被攔截,而對于在高空飛行的X-51A來說,現有的防空武器對它基本無計可施;破壞威力大,X-51A有著驚人的動能,面對鋼筋混凝土的打擊目標,它也能鉆進去10余米,特別適合打擊深埋于地下的指揮中心等堅固目標。
超燃沖壓發(fā)動機是高超音速飛行器所使用的一種關鍵動力系統,與一般的沖壓發(fā)動機以及噴氣發(fā)動機不同,這種發(fā)動機不需要進入燃燒室的氣流必須為亞音速,不過由于這一領域技術難度較高,此前只有美國取得了部分進展。
在中國航空協會官網公布的第3屆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獲獎名單與事跡介紹中,披露了關于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究情況,由此首次公開證實了中國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研制成功和高超音速飛行器完成自主飛行試驗的消息。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2個實現以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為動力的高超音速飛行器自主飛行的國家。
' R7 c, m" d4 N% k
6#
發(fā)表于 2016-1-17 06:35:56 | 只看該作者
這種捧殺的文章還是沒有的好,一個后備人才都找不到國度,還成天意淫什么;一個基礎工業(yè)早就沒影的國度,還有膽吹牛B;
7 v7 H1 E* E7 t9 y: G& V0 R一個機械工程師紛紛轉行的國度,所謂先進武器是從哪來的。不長腦子嗎
7#
發(fā)表于 2016-1-17 20:53:5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分享
% ]- K; ]( U1 f0 p) J: @4 T6 q
8#
發(fā)表于 2016-1-17 21:10:21 | 只看該作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2 Z0 G* x8 A) z' q
. S7 P; j, o0 T. g
lz可以講講美國人會不會山寨錢學森彈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04:21 , Processed in 0.08213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