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樓主 |
發表于 2016-1-12 09:09:06
|
只看該作者
葉片泵正確使用與故障判定
+ G' |% E* R/ u* m/ x在葉片泵的產品說明書中一般都有詳細的安裝指南與注意事項,可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故障與問題,這些問題絕大多數應屬于使用不當造成,使用不當占油泵損壞的比例高達95%以上,真正屬于產品質量問題的卻是很少。在液壓系統中元件最容易出故障的就是油泵,而液壓閥和油缸的故障比例相對油泵來說要少許多,它們最多清洗一下就能解決,而葉片泵一旦出故障就是致命的,為此,能否正確使用葉片泵至關重要,為了區別是屬于哪一類問題,正確的使用與判定故障原因,特提供以下經驗供參考:
/ i4 X# c9 h8 D/ W4 I, G) C6 Q8 E( Z' h% ]. r
一、使用不當的幾種表現:' y" g+ g- F6 m9 U8 U: C3 r
9 U( _0 b% s. w- d: O$ o1.連軸器安裝錯誤:由于連軸器與軸配合間隙太小或無間隙,在用力敲擊時,軸承會受傷,導致軸承早期損壞而影響整個泵芯的壽命。再有,連軸器在安裝時如果沒有一定的軸向間隙,用螺絲直接硬性將泵安裝到泵套上,就會使軸承軸向受力,如果長期承受軸向受力,軸承就會很快損壞并產生偏心而秧及了泵芯,表面上看象是泵芯出了故障,其實始作俑者是軸承。 (這是油泵損壞的第一大殺手)
% U j% g8 ?& F3 K/ h/ ~1 g( R! T7 S6 Q$ {2 ~* W: E2 m7 Q
2.同軸度超差:如果安裝時同軸度超過規定值,會使軸承及整個泵芯偏心而早期損壞,軸也會被切斷(軸切斷在軸頭最粗的地方),同軸度一般控制在≦0.1毫米左右為好。
' T. d, y$ a3 o" m x+ t0 P }. [# I) e7 w* z' }5 ~1 [$ S; M
3.油液太臟:由于油箱不是密封狀態,周圍粉塵及雜物混入油液中致使油液的清潔度超過標準,如果過濾器精度不夠或無過濾器,泵芯就會很快劃傷并損壞。" ]% G# X4 k& ^& `
7 @+ e7 r# @. i4 i! h. _(這是油泵損壞的第二大殺手)
X( h% b& M& ]& o; x* [; Q0 {" M
8 }5 d( F4 _3 l, O/ g4.油液變質:由于使用了過期的液壓油或再生油,使泵芯零件表面呈黑色狀或粘膠狀,油中的雜物、毒物及腐蝕性可使油泵早期損壞,再生的過期油因缺乏潤滑及抗磨性也會使泵芯壽命大大的縮短,甚至將葉片及泵芯粘死不能運動。" k4 r3 z* ?9 R1 J
( T4 U8 r# h' r/ G" V1 i# o0 N抗磨液壓油的使用壽命按石油公司介紹是2000-3000小時(連續半年),環境較好時可延長壽命至6000小時(約一年),所以,建議客戶每年更換一次新油。5 w( `3 R# g, c9 T# ]
' C4 n* `, X* H1 K; \: C- ]( L
(這是油泵損壞的第三大殺手)7 X+ v, E, m1 M. l
3 p2 @( [5 w6 Y8 Y8 x4 p, f5 c5.油溫太高:由于未裝冷卻裝置,在機器連續使用中,油溫會不斷升高。如果油溫長期高達70°以上時,油泵壽命會大大縮短,一般在半年到一年中就會損壞。
+ J9 d: D1 D& V
1 M% ~' E5 X2 X, T6.油中進水:在有水冷卻的裝置中,由于密封不好導致水進入油液中,油液呈乳白狀(乳化),油泵內部金屬零件會生銹或局部銹蝕,泵在高速旋轉中會加速磨損并縮短壽命,油泵的軸封也會早期損壞并使泵軸漏油。
( D. Z8 M0 o" y' t* q
% G* W2 Z5 r& L( h. ~(這是油泵損壞的第四大殺手)/ |4 o$ i7 n; i$ k* j1 `
& s3 d/ e' X$ B5 s7、變換油口方向:當油口方向不合適,沒有經驗的客戶自己調整時,未將泵芯肖子插進肖孔里去(旋轉時拔出造成),這時油泵吸油口空間縮小,吸油遇阻吸油不暢,表現為:噪音特大,壓力擺動,長時間使用會使油溫升高過快,定子內曲線沖擊成波紋狀后壽命會縮短。再有,旋轉時將密封圈切邊或螺釘緊固不勻還會產生漏油現象。
$ U. O. D4 h3 G- r# i8 r9 M) _. ]4 u8 R
8、瞬間超壓:有很多時侯,油泵出現了“崩后蓋”、“崩前蓋”、“斷軸”、“斷葉片”、“裂定子”等極端性事故,簡單的判斷好象又是油泵質量問題,可仔細分析下來,它確另有原因,比如:崩高壓后蓋與斷軸或崩高壓前蓋與斷葉片、斷定子,它門之間就沒有任何聯系,這種情況其實是瞬間超壓造成的,當油泵內部壓力超過本身能承受的壓力時,泵內最薄弱的零件就會出現損壞,如:前、后蓋(高壓出口)崩裂,葉片斷、定子斷裂,軸斷,而葉片斷、定子斷裂兩個中任何一個先斷都可能會導致另一個瞬間斷裂,同時在高速旋轉的其它零件“轉子”和“側板”及“軸”也會被動損壞,超壓才是極端性事故的罪魁禍首,瞬間超壓的原因是溢流閥堵塞。
9 T% T6 W/ P( k. w" G8 a4 H- `1 R. ]6 H- w' {
(這是油泵損壞的第五大殺手)
# c$ l# r6 _& T! P( R. _/ @$ F3 A- H! ~: V
9、軸承卡環脫落:該油泵的軸承擋圈(疊形擋圈)是由0.7×2毫米鋼扳做成,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軸承脫落,由于鋼板較薄,安裝泵軸的聯軸器時敲擊力過大擋圈就會脫落,軸就會有4-5毫米的竄動,該擋圈其實是對軸承的一種機械保護(免沖擊)。1 Y$ c4 {7 p5 ?. I, m. V1 p
5 c- U4 F0 l- m7 y10、吸油不暢:葉片泵常見的一個故障就是定子內曲面磨損成撮衣板狀的棱子,該現象主要是吸油不暢所致。原因為:當油泵吸油不足時,壓力就會時高時低,而葉片頂部對定子內曲面的有效接觸就會隨著壓力的變化而間歇式脫離與接觸,頻繁的硬沖擊使定子的吸油區便出現了象撮衣板狀的棱子了。
% c8 ~ ~6 D/ A9 ]) ^4 m" `* `7 @5 Q" ~9 p: w* h: O
吸油不暢有以下幾種情況:油液太粘(牌號偏大)、過濾器堵塞、吸油管路太細、油位太低(油量不夠)等。0 I7 s# @5 {7 p0 d
% _" ^# w7 t$ Y) \# D! y! f
11、吸油漏氣:在新安裝的油泵過程中,吸油口漏氣也是一種常見病,其表現為:噪音偏大,咕嘟咕嘟、劈啪劈啪響,壓力越高就越明顯,長時間工作油箱里的油會起泡末。漏氣的主要原因是油泵進油口法蘭、管道的密封等不好造成。
# ?) m( T8 T/ M
! g4 \ l: |( {+ u2 j; N二、常見故障現象的判定:" h4 }8 A, U. i' N U
. `- e& F& V0 u) ]) h1.研泵(燒盤):8 A1 i: @2 |- V" T* _
k+ \ l& f; Y! O原因:油太臟,油中進了水,油中有雜物。
! \+ M% z t9 h' \% K1 V# Q% O, U2 F. Z" Q: m: E# _) c
不排除有的葉片泵廠家因葉片泵的制造水平不達標,幾何精度不夠或精整不到位所引起的研泵。
- h. q* f% O* D3 e4 s+ z
5 i% P/ d, v) n* H* p5 Q1 B, n2.噪音非常大:響聲似警報器,同時拌有壓力不穩,升壓慢其原因如下:
3 [$ P3 q/ t6 O3 J* g1 q0 Q$ c; K2 o( z6 U# Z" R5 N# Q
a.進油口漏氣,油箱中有泡沫(原因:O型圈失靈,螺釘太長或法蘭太薄)。
7 C8 r3 o- d8 i% v7 ^0 d8 }3 {0 l
% i# M; d; V9 P4 \0 Eb.過濾器堵塞,進油流量不夠。2 Q9 {; R8 _8 |/ J9 Y% e
" E8 ^1 ` t, K" A+ L3 zc.油的粘度太高(天氣太冷或牌號不對)。7 o3 D" Y. |, u1 z) Z
- M% l# ?$ n: ?d.裝配錯誤,調整進出口方向時,泵芯定位肖未插到后蓋的定位孔里去等。, E9 P: d$ ~2 Q9 T% h, B
* T; U1 y6 w9 v
3、噪音一般大時:! Q0 n) P- j+ m% ~; H1 K8 s& K
- V! q6 v/ I% K" Ha.上述情況均存在。
/ U' j' D8 L' K- f$ ]. k
6 A! B C8 E+ R5 }" L3 E) y% ~& Cb.有可能產品質量不好。) |. ^8 W. N' ]3 ^3 o. M i/ K) w
6 v1 d, m4 X: f: Y$ c4、系統無壓力:溢流閥失靈,需清洗或更換。3 t6 \2 u. Y: Z5 X4 z
, e: g" C& u* D7 D( @, X+ _5 Y5、超壓或瞬間超壓時會出現下列情況:0 i. x8 d5 k, }& ?( d
; h( r) ], \7 r- O+ x0 @
A、殼體斷裂B、定子斷裂C、軸斷裂D、螺釘斷裂E、葉片斷裂F、壽命縮短。: p, x/ E3 I7 b5 Z; E; R1 ]
) Z0 O! S9 @! f! Z7 `! V/ K瞬間超壓原因:除油臟油路堵塞引起的超壓外,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系統設計有缺陷,不嚴謹,當大排量的油泵在快速的高、低壓,正、反向切換時,由于系統缺少油泵專用的壓力保護閥,也可使油泵產生瞬間超壓,從市場上反饋的信息來看,由它帶來的油泵損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 J* P: D! i: A, U" }+ ]- `: s6 E8 B7 b i' T$ k
油箱油液太臟或進入了鐵屑及雜物后溢流閥及其它功能閥被卡死,也會導致壓力無限升高,當系統壓力超過額定標準時,泵芯內部零件承受不了高壓從而導致了某一零件的破損,損壞后的零件由于油泵還在繼續旋轉,就會引發連鎖反應,直至全部報廢到軸斷為止。
2 @# |8 c8 z# B) g' j0 N8 I1 _0 A0 [
檢查壓力的方法:在油泵的進、出油口處連接壓力表,在正常工況下觀察壓力情況。0 K, u5 r! ?3 d& z' P
% U6 R( ~9 g9 C7 z% Y8 a+ T8 }
6、軸竄動:軸的檔圈掉出,安裝聯軸器時用力過大(原因是聯軸器內孔?。?,將卡環砸出。
) P/ N$ r$ R* D8 |9 Q* }0 \4 j9 _% d5 d
三、油泵嚴重損壞后的責任判定:# V6 M6 }, x% t
8 n2 X$ n2 u- Z. V3 m油泵損壞后,首先要檢查外觀﹑內在及相關現象,當出現下列現象時,它的相應原因就可以確定:7 Z! r o! l: R# I, E
% k2 ?' m$ I5 @! K2 L1、軸承損壞:當泵芯嚴重損壞,其中只要確認有軸承損壞的,可一律視為安裝不當造成,因為軸承受力后損壞在先,零件損壞在后,軸承一但損壞,軸就出現擺動,高速擺動下會引起其他件損壞。
( p. d7 {; N$ S9 \' i9 R; k" t6 D
* ?0 t4 `# I) g2、內膽有銹:當泵芯嚴重損壞,其中只要有銹跡存在的??梢宦梢暈橛椭羞M水造成,因為油液正常時,永遠不會出現生銹現象。! w3 M' [* e5 F V0 n9 v' Z) I$ ^
" x+ `) t! n. V% x) K' `" J
3、油質不好:當泵芯嚴重損壞,只要油液中存有臟物、雜物及異物或泵芯變黑,可一律視為油質不好造成。
9 U& d3 Z# |' `! i9 M0 m: p: q" q4 V! T
4、芯軸斷裂:應設法檢查斷裂位置,如果是材料或熱處理不好,它的損壞點應當是最薄弱環節,也就是最小直徑處或花鍵處,如果不在最弱地點斷裂應當視為安裝不當,同軸度偏差太大造成,有時泵芯磨損后阻力加大或壓力過高也會出現斷軸,斷軸其實也是一種機械保護。
$ }) V/ Z* E& O, \' l3 t" E7 Y4 p+ T: u7 S" p( m6 y- G5 R$ ?
5、定子有棱:吸油不暢和油液變質引起。
5 W+ i% m9 O. ]9 ]9 c7 X
, s+ c) W* N! ~" [6、損壞零件的材料檢查:應當對材料的成份,金相組織,硬度等進行檢查,同時還要對損壞零件的先后順序和因果關系等進行分析,最終能查出原因。# H) _2 E. E) c: e8 K, q
% ^/ U$ U% \0 e, v0 h
四、下面幾項可能屬于產品質量問題:
* {& _5 b6 O6 d8 h! L+ ^: e) t9 P$ R4 v/ ~( U7 `% m
1、噪音偏高:只要其它原因都排除時,應屬于質量問題。6 m6 L: M( B, D6 g* n; q+ V% ?
. e! w) X6 o9 A5 F. m2、零件劃傷:轉子與側板的劃傷是相對稱的,對角劃傷的現象應是質量問題。
; F, c6 p. a8 Z$ u& r9 G, }5 E$ c8 e- i( m- m
3、軸斷裂:當斷在最薄弱的地方,同時其它件均完好時是軸的質量問題。
' e+ @: |, |* Q- }+ P' I: {( n8 Z9 N- ]( w- i
(確認非瞬間超壓時)
. M0 b) d2 y) `0 N, a% F/ O/ W% u- S! l- T4 Z0 R p# m
4、轉子斷裂:其它件都沒斷,只有轉子斷,是質量問題。 (確認非瞬間超壓時)
+ J) l7 {' y- A! V- p! |6 l& k$ R
% s5 R8 m% q0 r$ q# X L* q5、葉片斷裂:其它件都沒斷,只有葉片斷,是質量問題。 (確認非瞬間超壓時)
2 |9 b& Z1 k, s. V. L
- k. u) W- Y* F! o( Q5 r% Z6、定子斷裂:“轉子”“葉片”與“側板”(一對磨擦副)在均無磨損的情況下只有定子一個零件斷應該是定子的質量問題。 (確認非瞬間超壓時)
' F0 Z/ g0 h$ V g0 `
' M7 T4 G6 M: r; Q確認是產品質量問題(不是使用不當)時,應首先確認不是瞬間超壓造成的后果,多方面檢查其它零件的損壞現象及規律方能最后下結論。
! |7 p( r- M( B5 @5 v* }0 W- X
9 m( o- D F# n$ \上面提到的葉片泵使用中的五大殺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加之其它的一些使用不當因素的存在,使諸多的油泵故障中,使用者的不良方法和對技術的困乏造成的故障率占有約95%的高比例,而對故障原因的判斷,隨著個人技術素質的差異與生產廠家產生了質量爭議,此文章對于質量爭議和合理使用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n+ d* N' w2 V4 C8 I p% z( b
! l* j7 E! ]- _5 N目前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環境下,使用者技術素質偏低的狀況,近期還不能得到很好改善,相比之下國外的液壓市場比較成熟,而我們國內的液壓市場環境還是相當落后,還有待我們行業為之繼續努力。' `/ { Y! F4 P) N
2 Q! h" G( E0 _ C( {$ M
以上判斷方法與鑒別原理僅供參考,可直接給中間商或終端客戶學習使用,提高用戶的技術素質和減少不必要的的經濟損失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