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態勢整體低迷,工程機械行業作為中國裝備制造的一個重要分支,也依然處于低位運行的狀態。 / `3 Z: R. M( {: C' ~0 `$ y
* G1 f4 M1 L; S. q 據悉,2015年上半年18家工程機械及重點零部件上市公司完成營業收入500.09億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億元下降了29.31%;18家工程機械及重點零部件上市公司完成營業收入500.09億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整體虧損5.9億元,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億元,同比下降114.89%。 ( V1 H! o2 D! j9 v/ h, e) }
為了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權,實現制造大國到強國的轉變,要求工程機械行業要進一步提高產品銷售的技術附加值,轉變目前的不利局面。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會給中國工程機械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成為了業內焦點。
$ v0 o2 r& V+ S0 I" J. W" b, P. a- Q$ B" p5 p, U
創新是驅動 ) A$ b( k b) f- Y
6 M" K- F% V2 h) }) C
近幾年,國家各項政策的提出以及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產業鏈的逐步完善給低迷期的行業渡過難關增加了信心。業內企業也抓住行業下行的陣痛期,開始修煉內功提升技術水平。
" O' U, Q/ s/ S& o) R; C0 R8 Q
- ^/ A7 F+ y, C) p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優勢地位明顯,工程機械產品自給率大大提升;國際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球化服務質量大幅提升,預計2015年出口為2010年103.4億美元的近2倍,11家工程機械企業進入世界工程機械50強行列;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升,2010~2014年行業共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并有百余項產品獲中國機械工業及省部級科技獎。+ N: X s% \' r6 R
9 s% w+ l1 Z9 Y/ g" x8 G: O
行業研發人員占比由2003年的7.2%增加到2013年的約15%;節能減排,綠色制造成果豐厚;產品優勢明顯,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工程機械產品類別、產品品種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取得成效,大部分企業搭建了以ERP為核心的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形成了采購、計劃、制造、財務、銷售、倉儲一體化管控平臺;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工程機械產品“走出去”獲得了中國標準的支撐;企業高度重視產品售后服務,積極為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用戶滿意度大幅提高;滿足了國家重點領域的應用。4 T; ?3 K. Q: x* W* B5 x. Q( M
: V0 p* D5 U* C, q! c- m) _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表示,“未來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要以創新思路為核心、以質量優先為重點、以強化基礎為切入點、以優化環境為目標。”+ q1 ]" s) |2 ?5 E* T
提質是關鍵
" N6 h* ?* a) S# H
; A& D7 z% Y( H7 T* n. c, _ 據悉,2015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排行榜上,11家中國企業的營業利潤僅相當于6家美國企業的8%,但總資產卻相當于后者的一半多。如果和日本企業比較一下,結果更是驚人。11家中國企業的利潤相當于11家日本企業的11%,但中國企業的總資產卻是日本企業的1.2倍。我國雖然是工程機械使用和制造大國,但是產品含金量同國外同類產品依然存在差距,提質增效是未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關鍵。高質量的產品是兩化融合要點,只有優質制造基礎支撐才能托起上層高端裝備的發展。. ~) m" W1 {% B8 ^; ]9 z) g( b
業內專家認為,針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目前存在的產業結構過剩嚴重,包括產能過剩、土地面積過剩、設備過剩等問題,我們應該關注以下幾點:如不滿足新階段排放標準的原有設備需要盡快退出市場,按規定2016年4月1日,滿足二階段排放標準的設備包括新機將不能在國內銷售,同時排放相關監管法規亟待完善。此外,行業后市場秩序已成當務之急。最后,企業創新機制和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產品的性能有待提高,高端產品相對缺乏,大型與超大型產品不足。對于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提質是關鍵。" Q% M+ {% [- M U- q
發展有機遇 j7 A& \# N. A o7 q2 J
目前,行業進一步的發展還是有很多機遇的。節能綠色產品最具市場發展潛力,如城市生活與垃圾處理設備等。
" ?. @! _# z' \0 o* { 高寒、高溫、高海拔等極端環境下的工程機械產品也將會有很大發展,如海洋工程機械、大型和超大型挖泥船、水下推土機、海洋大型機等特殊需求產品。非道路機械的排放雖然是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隨著智能化工程機械時代的來臨,工程機械后市場潛能巨大。7 o$ p. E4 P2 b: M: S! Q) h
蘇子孟曾表示,未來五年內,工程機械企業尤其是行業龍頭企業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配合國家引導工程機械產品結構向中高端方向發展,通過環保排放、安全、能耗等技術與法規標準,限制低端產品的入市,在“十三五”期間要使高端產品的比重達到相當水平。
5 ~3 z$ o8 U O9 Z- _: Y7 y7 E
# \: _5 n+ T! g, Z1 G
3 u( C/ q1 N$ E9 s
0 b3 H: ^1 j& Q u: K' E/ i1 t! D1 a% a
+ [ W U/ }#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