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平實生活 于 2015-12-22 06:31 編輯
) j5 `+ v6 c) P0 i7 H8 t. e6 S5 w7 {$ _0 c1 ~. Q9 |* o2 z9 P% ~
上周末跟日本總公司設計科長吃飯閑談時,領導主動聊起今年獎金情況,我就結合他的信息做下中日管理層的對比。
8 j. y+ ~7 M* f, N ^中方的信息來自我們中國分公司設計科長。# @4 s7 M2 s7 x. X. w. r
對比的原因是為了樹立今后奮斗的方向和目標。
, [; T* n" P/ E% X! _/ z1.年齡對比0 `( p/ m0 `4 m+ ^0 t8 p
日方:42 晉升科長第3年 工齡20年
# p9 l6 f/ N, z中方:37 晉升科長第一年 工齡7年5 W' y B4 }4 J; ~2 C$ J
1 C% z) N9 K6 H9 A: t2.年收對比! S. {# C# q$ x# k7 }
日方:稅前750萬日元 約50萬RMB* t3 J0 E6 R: m
中方:稅前13萬$ x. O4 D2 `8 ]' n% z+ w
& I3 n( M7 W9 b
3.工作時間對比
' M6 q5 o" Y# S日方:周一、周三早8晚7
( c4 {( z2 l! }- Y$ v 周二、四、五早8晚10
6 S9 e2 `0 ?# s: z中方:幾乎每天早8晚5% W& A, w. k: b2 @$ S& K+ J
* w- s O$ T7 x Q2 A" |" B3 k% c4.工作內容對比
w/ e" c# n2 f( H- |日方:負責一個新車型的開發,1個小改款車型的開發,若干量產車型的維持。
- A9 q7 f: k4 n. M; X4 W! U中方:一個日方主導新車型的輔助開發(具體設計不參與,只是列席了解基本情況以便中國生產時后續跟蹤)若干中國量產車型的跟蹤(主要是降價提案,重大技術出問題啦日方解決)
) [) S! m" I- m3 \, R& l* O2 K5 ?9 L; X* I
7 P# p0 H. T# y3 i0 o! {: C5.發展空間對比* W1 H: n ~1 n- b
日方:5年之內提不到部長基本就沒有上升空間,我這個領導有5個前輩與他爭部長,估計沒啥希望啦。
$ f- w6 G1 \: C- _! I中方:中國分公司部長都是日本人,他已經沒上升空間啦 w4 w3 `/ |$ w9 a. S0 V$ v4 \5 ^8 _
j }" \ X% r$ K! N
結合自己情況,如果接受中國現地采用,馬上可以當中國分公司科長,但是即使會日語今后提升部長幾率也不大。+ b+ p0 v* `5 M
如果奔日本總公司管理層努力,相比努力重點是未來是否有對中國的重點項目啦。
, ~4 l2 l0 x6 K' `$ O7 T其實升職與否并不特別苛求,升職了人浮與世的話,老本吃光后隨時有被炒的可能,這是個很淺顯的道理。如果一直在設計第一線,辛苦些、賺的少些也沒關系。只要不落后于時代,總有用武之地。感謝自己選擇機械行業,相比其他行業不走管理路線就淘汰來說,我們還可以選擇堅守專業。
: w1 o* k; ~1 R: g1 Y) T% Z; L% p9 Q& l7 w- Q2 U% {* ^ [
/ l7 V; z1 q) z# H& I1 P% u'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