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德Alex 于 2015-11-18 04:59 編輯
: x6 c: d% ]5 M2 x* x
9 D6 x9 @, Q6 E+ H+ m應老鷹的要求,寫一下機械工程師在德國的收入情況。由于我是汽車行業,所以文中的機械工程師可能比較接近于汽車行業的機械工程師,但是其他機械分類的情況相差不大。 0 ]5 H/ E6 k. P- L% q7 A
根據德國國家統計局調查報告顯示,工程學的平均收入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醫學(牙醫學)。報告中并未出現律師的職業,因為律師在德國是要熬年頭的,一開始的小律師很辛苦,收入也少,慢慢熬到了訟棍,就可以跟公司叫板要大錢了,所以并沒有把律師排進統計要素中。收入最高的行業集中在金融、醫藥、汽車、化工等領域,收入最高的職業有醫生、律師、工程師、計算機從業者等等。醫生和律師收入高我完全贊同,一個是救命的,一個是幫你應付官司的,值這么多錢。
/ D7 Y; k7 S7 o- m' E由此不難看出,德國的工程師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業,可以得到足夠的保障。以汽車行業研發崗位碩士畢業生為例,碩士起薪一般在年薪48k歐元左右,如果在慕尼黑漢堡等房價高的地區,年薪會有上浮,上浮數額一般用于彌補房價差距。已婚人士在48k歐元的前提下,稅后到手有33k歐元左右。被扣除的15k歐元包含各項稅收、各項保險。33k歐元的稅后收入只需要負擔自己的吃住行,其他的事情就不用自己操心了。比如看病,不需要帶錢去,只要帶一張醫保卡,就算醫院要換心換肝換腦子,也不要掏錢了。一個應屆畢業生第一年月均結余1000歐到1500歐輕輕松松。最開始幾年漲幅比較大,如果沒有任何職務,一般年薪漲到8W歐元算是到頭了,就不會再漲了。
8 M4 i+ Q+ C( _德國日常消費低廉的背景之下,錢是花不完的。一個普通工程師可以買得起三層小樓的別墅,門前帶一個能停三四輛車的停車位,還有一個充當修理庫的車庫,還有一個幾十平米的花園,如果愿意,可以在花園里種一兩棵果樹,周末一家人在院子里燒烤,搬個梯子上樹摘蘋果吃。家里成年人人手一輛車,一輛SUV,一輛兩廂或者三廂家用車,還有一輛給剛拿到駕照的孩子開著玩的破車,有些人家里還有大摩托,或者四輪的mofa。有些家庭還會買一個拖掛式房車,價格比整體式房車便宜,用于鉤在家用車后面,假期周末開車房車一家出去游山玩水。到了四五十歲積蓄多了可以考慮買輛跑車,德國大街上開拉轟跑車的大多數都是中年人。錢還是花不完怎么辦?就到處旅游,歐洲各國輪流跑,曬日光浴沖浪滑雪看極光,這些似乎已經成為了德國人的標配。所以我看我周圍的同事,他們都逍遙快活得很,從來沒人跟你抱怨說錢少,沒人跟你抱怨買不起房。 - A. z! y/ k& h! @9 ] [( S
相比之下,德國一些其他崗位收入就不是那么豐厚了,比如公務員。不夸張地說,德國的公務員屬于中低收入者,不需要上大學,高中畢業之后接受職業培訓,就可以做公務員了,警察也是如此。不過德國的政府機構官僚作風很重,這里就不吐槽了。相比于這些崗位,機械工程師的崗位可以說是香餑餑。舉個例子,我太太當時面試來德國讀博士的時候,由于當時還沒有到申請獎學金的時候,德國的醫學博士又是不給錢的,所以教授問我太太的經濟問題如何解決。我太太說我在德國工作有收入來源,教授問是什么工作,我太太說是汽車工程師,教授當即就表示完全沒問題了。 - \: h% W1 b; p& b" M/ }. \
德國機械工程師的收入是有標準的,全德國的公司不論大小,給的工資都有一個標準。只要崗位標明是工程師崗位,就一定會高于一個數額。換句話說,如果一個應聘者跟公司說:我可以低薪,你收了我吧!不好意思,你敢不要錢,公司不敢不給錢。所以德國的勞資關系一般較穩定,老一輩很多人都是在一家公司工作到退休,現在年輕一輩的跳槽頻率雖然有增長,但是跟國內比起來小巫見大巫了。
. m% N4 K9 V) X% V" H因為老鷹今天跟我說了這個事情,我下午特地問了幾個同事,他們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怎樣看待自己。結果如出一轍,都很滿意,對自己的定位都在掙錢多的一類,沒有人會萌生“我當年要是選XXX行業就好了”的后悔想法。所以大家會開心地工作,專注自己的工作,一天一天地工作下去。這也就是為什么中國留學生很多一畢業回國的,但是抱著積累海外經驗而留下工作一段時間的一旦留下來,就會逐漸不想回國,最后定居留下。
2 B# N" ]9 p4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