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407|回復: 14

曲終散場:那些跟不上時代的代工廠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10-15 09:20:3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手機代工業可謂是壞消息連連。有的企業員工國慶七天嗨皮回來吧,結果發現公司倒閉了,甚至有的連生產線都消失了。其中關注的焦點,可能是為華為、中興等提供手機塑膠外殼等零部件,10月8日倒閉的福昌電子。倒閉時,福昌電子尚欠4億多元,約4000名員工維權。


其實并不只是手機代工廠有如此困境,其他行業工廠也是叫苦不迭。這樣的新聞,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跳出來提醒大家。


對于這種現象,有人歸咎于當下嚴峻的經濟形勢,也有人歸咎于過快增長的人工成本、銀行嫌貧愛富融資難,甚至有人憤慨中小企業經營土壤太差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或許還有另一種解釋,這些代工廠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相比國內代工廠的頻頻壞消息,日本卻在這個國慶賺得樂開了花。根據當地旅游協會的數據,十一國慶40萬大陸游客遠赴日本爆買,7天共計買了1000億日元(合52億人民幣),人均1.3萬人民幣。從生活用品到化妝品,大陸游客全部照單全收,甚至逼得店面不得不臨時限購。


為什么這50多億商品沒有在國內買,沒有買國貨?當民眾的生活水平上來了,有了更多的選擇,粗制濫造的國貨,自然會被“無情”的淘汰了。更何況,國貨及其服務的信任,早在一次次的“38元一只大蝦”這樣的欺詐事件和假冒偽劣事件中摧殘得千瘡百孔。而為其代工的代工廠,怎么可能不過得艱難呢?


或許智能手機行業更能說明問題。數年之前,正是山寨機橫行的年代。為它們代工的工廠也跟著過了幾年好日子。不過山寨機的紅火,只不過是限于當時主流智能手機價格較高,是消費者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經過這幾年的技術發展,華為、小米、魅族等一眾手機商也紛紛推出了價格較低的機型。這些手機外形、性能和用戶體驗自然是暴甩山寨機好幾條街,而價格卻已經與山寨機相差無幾。市場已被擠占,而依附于山寨機的代工廠日子難過那是必然的。


用戶追求更好的手機,刺激手機制造商更快的技術更新迭代。這也讓不少實力不濟的代工廠掉了隊。如果我們自己回過頭來看看,就在這3-5年光景,手機很多地方都在發生改變。小屏按鍵手機變成了大屏觸摸屏,卡槽變成了nano 卡槽或者 micro 卡槽。而新材料的使用,更是對代工廠造成巨大的沖擊。不少知名手機制造商的代工廠,就是因為新技術、新材料的使用丟掉了訂單,甚至走向毀滅。


不但是市場在變,技術在變,員工也在變。人都說,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與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價格有關。但只要經濟往前發展,勞動力成本必然往上漲。如果我們的工資水平一直保持低位,那這樣的經濟發展又有什么意義。人口紅利只是暫時的,經過了30年發展,在部分地區早已枯竭。所以,沒有跟上工資上漲步伐的代工廠,日子沒那么好過了,也是正常。此外,現在工廠的工人和工程師,已經是80后、90后的天下,員工的管理上也有了新的挑戰。


不過,看得到變革的企業不在少數,跟得上也在少數。






十數年前,國內制造業尚有很多技術門檻低的藍海,投資幾十萬塊錢,買幾臺設備,雇幾個工人,就能開個工廠大把大把收錢。但這種粗放的模式已經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即將被無情地淘汰。


材料領域行業就是這種模式鮮明的寫照:某種材料暫時是空白,利潤相對很高,而技術門檻也不高,于是國企、民企蜂擁而入。開足馬力就能賺錢,大家于是忙于擴大產能,哪還顧得上費時費力的科技研發、精修內功。結果,同質化競爭嚴重,除了價格戰,秀下限,沒有其他辦法。縱然產能、規模、員工人數已是龐然大物,但利潤已經低得讓人嘀笑皆非。


時代已經在改變,國內大多數制造行業已經完成了野蠻生長,后面的“戰爭”只有兼具資本和科技的玩家才能生存。雖然殘酷,但不能不說是一場進步。


不過,跟不上時代的企業最終倒閉退場,跟不上時代的人,又該如何?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10-15 09:37:10 | 只看該作者
該淘汰就淘汰,不然人類怎么進步
3#
發表于 2015-10-15 09:59:08 | 只看該作者
贊一個,轉型期,自然會有一大批跟不上形勢的企業關門。
不過個人不太同意其中關于國人到日本購物的一段,不否認,日本人的質量意識會使得給他們代工的國內企業把產品質量提高。但這就是大批國人跑到日本近乎瘋狂的購物的全部原因嗎?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同樣一個產品,如果德國人、日本人要買1萬元,中國某個企業發憤圖強,把質量提升到同一水平,但是成本也隨之提高,價格得賣到8000元,那試問。有幾個國人會他的產品呢?這里面的原因不光有企業不爭氣的原因,也有國人對自身的不信任的原因。
因為工作原因,曾接觸過一家私企,純中國血統的企業,他們的產品價格在全世球同行中幾乎都是最高的,生意好得不行,但是全是出口的,老板自己說的:一方面國外付款啥的更好,再一方面,在國內我還真不大賣得動!值得深思啊!

點評

信任不是從一開始就沒有的,只是需要重建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10-15 13:08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管理員 + 20

查看全部評分

4#
發表于 2015-10-15 11:05:37 | 只看該作者
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不重視自動化開發,就必須得倒閉,不倒閉才沒有天理呢,富士康的部門企業雖然有些衰退,怎么沒倒?不值得那些倒閉企業的老板去反思嗎?
5#
發表于 2015-10-15 11:30:28 | 只看該作者
順應時代潮流,跟上腳步。否則就是這個結果。中國人到日本購物是中國人不愛國嗎?不是吧?應該是被逼無奈。
6#
發表于 2015-10-15 11:49:02 | 只看該作者
分析透徹  好貼
7#
發表于 2015-10-15 13:00:27 | 只看該作者
熊anh 發表于 2015-10-15 09:59
贊一個,轉型期,自然會有一大批跟不上形勢的企業關門。
不過個人不太同意其中關于國人到日本購物的一段, ...

您說的這種進口貨一萬塊,
國產8000性能還更好的可否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俺四處研究沒發現過這種情況呢~~
只有進口貨一萬,國貨兩萬性能更差
或者國貨三四千,但是中間有一半是超差的
或者國貨一兩千,但是你需要逐個檢驗沒有一個是放心的

點評

你所說的這個只是一個假設,我真沒有準確的實例,但是相信是有的,只是比較少, 第二個是實例,那家公司的產品比德國同行的價格還要貴一些,在國外買得很好,在國內買不動。當然過兩年,等這家公司在國外積累了口碑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10-15 13:16
8#
發表于 2015-10-15 13:08:41 | 只看該作者
熊anh 發表于 2015-10-15 09:59
贊一個,轉型期,自然會有一大批跟不上形勢的企業關門。
不過個人不太同意其中關于國人到日本購物的一段, ...

信任不是從一開始就沒有的,只是需要重建

點評

是的,只是這個重建的過程會很漫長,代價太慘重,相信會有一大批企業在沖鋒的路上倒下或受傷。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10-15 13:26
9#
發表于 2015-10-15 13:16:02 | 只看該作者
摩登原始人 發表于 2015-10-15 13:00
您說的這種進口貨一萬塊,
國產8000性能還更好的可否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你所說的這個只是一個假設,我真沒有準確的實例,但是相信是有的,只是比較少,
第二個是實例,那家公司的產品比德國同行的價格還要貴一些,在國外買得很好,在國內買不動。當然過兩年,等這家公司在國外積累了口碑,再掉頭攻國內,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10#
發表于 2015-10-15 13:26:58 | 只看該作者
negtive 發表于 2015-10-15 13:08
信任不是從一開始就沒有的,只是需要重建

是的,只是這個重建的過程會很漫長,代價太慘重,相信會有一大批企業在沖鋒的路上倒下或受傷。

點評

有什么倒下的,好好做活好好掙錢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10-15 13:4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1 15:27 , Processed in 0.11926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