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934|回復: 9

多少是在自己窩里炸的-----------之答復(科普)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9-16 07:42:4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laodongbeiren 于 2015-9-16 07:45 編輯
0 N* |( v9 h: U1 \* M9 }) t0 L# G/ S( V& D4 C/ H; x9 H
$ M+ S" }; |3 U% j
5 Q. F( ^5 I) O

長子行動。

   1960年代末至1970年左右的北越正規軍。從手中的武器彈藥,到身上的裝具。甚至糧食,一切后勤補給幾乎都是由中國提供的。這也是“長子行動”的險惡用心之一。那就是挑撥北越與中國的關系。

   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最精銳的秘密部隊——特種作戰團(SOG)開展了一項絕密計劃,稱為“長子行動”(Project ELdest Son),以期在北越方面制造全面混亂,并使北越戰士和游擊隊員對他們手中槍支彈藥的安全性產生懷疑。本文根據一位當年參加過此次計劃的親歷者的講述整理而成。

   1968年6月6日,在柬埔寨邊境附近發生的一次交戰中,一名北越戰士發現前方有一個美軍士兵。他準備給“美國佬”一個教訓,仔細瞄準目標后,便扣動了扳機——但一聲巨響之后,卻是他自己倒在了血泊中。

9 ?: F7 x& J2 J" K) y; B3 p% ^
9 {6 }6 J% v! z9 L5 R! L, [/ G

3 b& d; d5 B8 s" e+ V! H' K

   后來,美軍第一步兵師的士兵們找到了這個越南人,他躺在中國造56式自動步槍旁邊,四肢攤開,已經死了。美軍士兵們并不知道真正的實情,他們在查找死因。他們發現,這個北越士兵使用的步槍曾經發生了猛烈爆炸,是炸飛的機匣碎片在瞬間殺死了持槍者。這里似乎藏有一個重大的謎團——這支56式步槍確實發生了爆炸,但看起來卻不像通常導致炸膛的原因那樣有什么東西堵塞了槍管。美國大兵們將其歸結為,這支槍所使用的金屬材料有問題,或者槍彈有什么缺陷——其實,這兩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實際上,這次事件是一個秘密計劃導致的結果,即越南戰爭中最機密、最不為人知的秘密行動——“長子行動”。這個破壞計劃如此隱秘,以至于在整個亞洲東南部,只有很少的美軍士兵知道。這次計劃由SOG實施。作為越戰中的絕密特別行動部隊,SOG直接為參謀長聯席會議服務,在老撾、柬埔寨和北越軍隊后方執行高度機密、不能公開的任務。

   “長子行動”的由來

   “長子行動”的創意源自干1966~1968年SOG的指揮官辛洛布的靈感,他是一名參與過二戰時期戰略服務辦公室(OSS,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身)隱秘行動的老練軍人。辛洛布解釋說:“在老撾的時候,我非常沮喪,因為我無法將當時在‘胡志明小道’上發現的彈藥都空運回來。”因為當時SOG組織的小型特別偵察隊——通常由2~3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士兵和4~6個南越士兵組成——經常能夠在北越營地和經由老撾的后勤補給線沿途的倉庫和掩蔽所內發現大量彈藥,但是偵察小組缺乏足夠的人手去鞏固臨時占領區或者搬走這些軍械。而且這些分散存放的軍火很難用爆破或焚燒的辦法徹底銷毀。“最初我本來想利用它們設計一種陷阱,當敵方撿起時就會發生爆炸。”但后來,這個想法卻變成了——干脆利用彈藥本身來作為陷阱!

   秘密試驗“陷阱彈”

   1967年8月30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同意SOG的行動計劃。但辛洛布還是安排中央情報局的軍械專家們就此盡快開展一些可行性研究。由于當時北越的后勤補給幾乎都由中國提供,因此決定以中國制武器彈藥為目標。數星期后,在位于日本沖繩島的知念基地,辛洛布觀看了中央情報局一位技術員進行的試驗,他將一顆經過改造的7.62×39mm破壞性槍彈裝進了一支折疊式AK47步槍中,然后引爆彈藥。“它完全炸毀了機匣,甚至槍機都被彈出來了。”辛洛布對試驗結果很滿意。

   這次試驗成功后,很快確定以這種經改造的彈藥來制造陷阱的方案,為期一個月的繁瑣工作隨之開始,即手工拆卸數以千計的7.62mm槍彈。由于中國制造的槍彈在彈頭和彈殼結合的部分有一圈堅硬的密封漆,使得拆卸工作更加困難。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彈頭被輕微刮傷,不過當彈頭重新裝回時,有刮傷的地方被小心地掩蓋起來,而且經過幾輪檢查,確保它們看起來沒有絲毫被動過手腳的痕跡。當這項工作完成時,共有11565發適用于AK47步槍的槍彈被重新改造,同時還有556發12.7mm高射機槍(該機槍是當時北越軍隊一種主要的反直升機武器)的大口徑槍彈也經過了改裝。

   起初,這些“陷阱彈”內重裝的是一種稱為鈍化太恩的高爆炸藥。這種炸藥是爆炸力最強大的常規炸藥,化學成分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它對震動和沖擊的敏感度很高,即使普通步槍彈的底火也能將它引爆。然而,這種炸藥是無色或白色的結晶粉末,在外觀上一點兒都不像常用的無煙火藥。SOG的技術天才本·貝克——他的地位就像“Q”博士對于詹姆士·邦德一樣(“Q”博士是007系列電影中為邦德提供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特工武器的專家)——判定,即使只有一名北越士兵拆開一顆“陷阱彈”,并察覺出這種粉狀炸藥與普通火藥不同,就可能會危害到整個計劃。因此,貝克另行尋找到一種替代品,這種炸藥的外觀非常類似無煙火藥,其產生的巨大威力通常為普通AK47/56、AKM步槍以及RPD輕機槍可以承受的膛壓的5倍左右。因此,雖然裝入的炸藥并不多,但任何經過改裝并裝填了“陷阱彈”的槍支都會變成一顆致命的炸彈!

   與此同時,中央情報局位于沖繩島的實驗室也在進行一些專業性的試驗,他們設法打開盛裝這些槍彈的原包裝,包括外面的木板箱和內部的鐵皮箱,然后再重新包裝和密封。試驗結果顯示,經重新包裝的彈箱從外表看不出任何破壞跡象,完全可以放心進行計劃。

   除了針對7.62mm和12.7mm槍彈進行破壞外,中情局的軍械專家們還進一步完善了一種特殊引信,該引信配合東方國家常用的82mm迫擊炮彈使用,當炮彈裝上這種引信,并置于迫擊炮內發射時,引信會立即啟動,在炮管內就將炮彈引爆,以達到毀滅性的效果。SOG-共改裝了1968發迫擊炮彈。

   “長子行動”第一步——投放“陷阱彈”

   “長子行動”的最大挑戰是放置的過程——將改造好的“陷阱彈”混入北越的后勤系統而不被發現。這當然是以綠色貝雷帽為主導的偵察小組的任務。

   從1965年秋天開始,SOG行動小組受命到老撾去搜集情報,竊聽對方通信,綁架重要人員,伏擊護衛隊,襲擊供應倉庫,埋設地雷,以及盡可能擾亂其軍隊后方,使其生存更加困難。作為一項額外任務,每個小組都攜帶一些“陷阱彈”——當機會出現時,就去安放它們。

   每當小組發現一個彈藥存儲庫,他們就放置整箱的“陷阱彈”;每當隊員們伏擊了一個巡邏隊,他們就將裝有“陷阱彈”的彈匣插到對方的AK步槍里。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即不在每個彈匣、每條彈鏈或是每箱槍彈中裝入1發以上的這種“陷阱彈”,這樣,在槍支發生爆炸以后,現場就不可能找到第二發這樣的槍彈,以防止計劃被破壞。

   投放具有破壞性的82mm迫擊炮用“陷阱彈”顯得更加麻煩,因為它們不能零散運送,每個木制彈藥箱中用隔板固定著3枚炮彈。因此,放置過程中必須背負整個重量超過11.25kg的彈藥箱。 偵察小組最聰明的一次放置是海豹突擊隊在湄公河三角洲進行軍事行動時完成的。在那里,他們在一只被俘獲的小船里裝入了被做了手腳的彈藥箱,然后向船射擊,使它布滿彈孔,再將船身灑滿雞血,讓北越軍隊以為他們的戰友全都在一次伏擊中犧牲了,從而把船上的彈藥箱拿走。

   布設在“死亡陷阱”的迫擊炮彈也取得了不少戰果。例如,一次,美第25步兵師意外地發現一個完整的北越迫擊炮排被摧毀——在現場,他們找到了4根爆裂的炮管,周圍是死去的炮手。在另一起事件中,第101空降師的火力點在遭受迫擊炮轟擊時,聽到了一個奇怪的聲響‘梆——噗’,后來一支巡邏隊在裂開的迫擊炮管旁邊發現了兩具北越士兵尸體,血跡一直延伸到了叢林中。1968年7月3日,一門北越迫擊炮襲擊了美軍位于邦美蜀的飛機跑道之后,9名北越士兵死在一個射擊陣地上,只見他們的炮管被炸得粉碎,以至于僅留下了幾個小碎片。

   在老撾,美國的B-52重型轟炸機經常把對方的后勤補給線作為靶子,這種大轟炸使大片的地區陷入混亂。SOG充分利用這種機會,組織了一個特種分隊,在B-52襲擊后前往這些被破壞的地區,構筑虛假倉庫,趁機混入“陷阱彈”。然而,SOG布設“死亡陷阱”每每有得逞之時,但也不無“失手”之處,給自身帶來大禍。如1968年11月30日,一架載有投放“陷阱彈”的特種分隊的直升飛機在飛行到距溪山海軍陸戰隊基地以西約32km處時,遭到37mm高射炮的襲擊,引發了巨大的空中爆炸。機上7箱做了手腳的82mm迫擊炮彈被引爆,機艙內的所有人全部遇難,他們的遺骸直到20年后才找到。

   “長子行動”的核心階段——“邪惡心理戰”

   “陷阱彈”的投放只是整個行動的“前奏”,而行動的核心則是發動“邪惡心理戰”宣傳行動。1968年取代辛洛布指揮SOG的斯泰夫·卡萬勞夫上校解釋說:“由于北越的后勤補給幾乎全部由中國提供,我們正設法讓北越人民認為,他們手中的來自中國的彈藥都是劣質產品。但愿這會激怒河內的領導者,并且使得士兵懷疑他們手中由中國提供的武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份由SOG偽造的越共文件通過間諜傳遞開來,文件對武器意外“爆炸”輕描淡寫地聲稱,“我們知道有傳言說一些槍彈在AK47步槍里爆炸了。這種說法是極為夸張的,這種爆炸的彈藥只占非常小的比例。”另一份偽造文件宣稱:“到目前為止,僅發現幾千起這樣的案例,”它進一步總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許有一些質量管理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正在被解決,而且我們認為,在未來,發生這種情況的機會將會非常之少。”“在未來……”這個措詞是特別狡猾的,這讓任何一個看到文件的士兵都會不安,因為實際上他們所用槍支中的槍彈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裝上了,而新的彈藥很難運達到在南部戰斗了很多年的北越戰士手里。

   緊接著,又開展了一次公開的“安全”運動,南越軍事援助司令部(MACV)出版了編號為2-68號的技術情報簡報——《被損壞的敵方武器分析》。這份簡報被公開傳閱到美國駐南越的各個單位。這次由SOG授意的研究是對幾支發生了爆炸的AK步槍的分析,結論是它們是被“有缺陷的冶金技術導致金屬部件產生疲勞裂紋”或者“劣質彈藥產生的過高膛壓”所摧毀的。這份簡報的副本是被一名效力于SOG的間諜有意留在西貢某酒吧(酒吧主被懷疑是北越的密探)的。

   作為另一種偽裝,美軍士兵們被警告不能使用繳獲的武器,這種警告被軍隊的電臺及電視臺廣為傳播。報紙在報道這個消息時也說:“許多類似事件已經給使用繳獲武器的人造成傷害,有時甚至是死亡”,其原因就是“有缺陷的冶金技術”或“劣質彈藥”。1969年7月14日,第25步兵師的報紙同樣警告士兵:“由于共產主義集團的工廠存在拙劣的質量管理,許多AK步槍即使有輕微毛病,也會在射擊時爆炸。”

   不過由于早期缺乏周密的謀劃,這種“陷阱”很快就露出了馬腳——但即使這樣,SOG仍相信,專門制造的這個大騙局還是會起到相應的心理作用,因為真相大白后,北越軍開始擔心任何一個曾經被美軍偵察小組明顯接近過的倉庫或掩蔽所,他們不得不無休止地查看哪些彈藥可能是被動過手腳的。通過電臺監聽,SOG總部獲悉北越最高司令部曾經表達了對于會爆炸的武器、中國軍火的質量管理和由此產生的陰謀破壞活動的關注。由此可以說,“長子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成功。

   “長子行動”宣告結束

   1969年中期,關于“長子行動”的消息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被泄漏出去,迫使SOG將行動代號改變為“意大利綠豆角”,后來又改為“波蘭豆角”。隨后,這一行動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密,解密報告披露,截至1969年7月1日,偵察小組投放的“陷阱彈”共包括3638發7.62mm槍彈、167發12.7mm槍彈以及821發82mm追擊炮彈。當年秋季,參謀長聯席會議指示SOG處理掉剩余庫存并結束該行動計劃。

# M. ]1 j8 F( r8 f2 k% K1 e"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9-16 08:13:44 | 只看該作者
揭秘歷史真相
3#
發表于 2015-9-16 08:22:53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啥?百度百科呀?
4#
發表于 2015-9-16 08:25:52 | 只看該作者
無所不用其極啊,戰爭使得人類更狡猾,也算一種社會進化吧
5#
發表于 2015-9-16 08:33:30 | 只看該作者
很長
6#
發表于 2015-9-16 09:08:11 | 只看該作者
假冒偽劣產品也是運用的這種戰術
7#
發表于 2015-9-16 11:47:25 | 只看該作者
邪惡手法,不是真正窮兇極惡、十惡不赦的敵人,不該這樣
8#
發表于 2015-9-16 11:53:57 | 只看該作者
年塵封的中越自衛反擊戰殘酷的戰事內幕
4 `. c7 s6 A- X% E: @+ U- p
8 m# d. V( q$ y  |6 r9 @% M1、首戰兩天傷亡4000多人
# K2 |7 _( M7 G9 j) e
8 C" W, U- N; Q0 j/ g/ }2月17日6時25分,我廣西至云南772英里邊防部隊陣地,以猛烈密集的炮戰開始轟擊越軍陣地,持續近一個小時的炮轟,基本摧毀了越軍表面陣地的有生力量,我軍坦克部隊配合步兵開始向越軍陣地縱深推進,然而,我軍猛烈的炮戰并沒有致命打擊消滅久經戰火熏陶的越軍主力,我軍步兵遭到了越軍的頑強抵抗。由于我軍深受文革亂軍的影響,單兵素質,遠不如越軍,加之我軍武器長時間不用,傷亡巨大。17日,東線部隊在我軍炮兵的猛烈炮轟之后,開始了友誼關突破,然而,無論是基層指揮員,還是戰士,都缺乏實戰經驗,戰士沖擊時隊型過于密集,越軍的炮火,自然是會鉆進我軍戰士的軀體,傷亡慘重。17日、18日,我人民解放軍部隊廣西和云南戰場,傳來兩天傷亡達4000多人的消息,而且戰場大批傷亡人員出現,更使我軍后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教訓深刻,我軍前線指揮機關和中央軍委震驚了,中央軍委和東線指揮許世友,西線指揮楊得志,命令我軍后勤部門增加部隊加大搶運傷員的戰斗,把戰場傷員運回后方治療。我軍進入實戰初期,死亡率確實相當高,個別連隊傷亡甚至到達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為尖刀連的部隊,最后一個連回國的一般只有十幾個人,一個班剩下不到一兩個人。我軍前線指揮機關面臨戰場現實,善打游擊戰的許世友,立即改變作戰部署,直到2月底以后,我軍的傷亡才逐漸減少。
9#
發表于 2015-9-16 11:54:59 | 只看該作者
2、500多名烈士不是倒在敵人槍口下死亡$ p% a3 N+ P7 _$ W

; N/ A$ ]! V5 T1 e$ W: a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陣亡將士六千多人中,有五百多人并沒有死在敵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當時解放軍自己的劣質武器手中。文化大革命時期,部隊受到沖擊,兵工廠生產質量下降,武器低劣,結果在戰場上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的尖刀連,我軍士兵的手榴彈扔過去不爆炸,沖鋒槍開兩下就卡殼,甚至炮彈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非常多,許多戰士都因此犧牲了。在受傷戰士中,因自身武器質量問題而負傷的戰士也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點評

黨報的言論,只是披露了一點,還有為披露,問問現在的老戰士  發表于 2015-9-16 11:56
10#
發表于 2015-9-16 18:02:14 | 只看該作者
讓我驚嘆的是,聰明的構思,快速的實驗,定型,批量生產,這才是美國強大工業的威力。4 ^, g' F8 n9 X+ c3 G6 k
很多戰爭中都有這樣應急發明的例子,例如石墨炸彈。2 V( f) }2 h9 z6 {& j* D
一旦發現需求,發現規律,美國后方的設計人員就開始發明了。0 t# H  X* T$ h- j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空投浮橋大撤退。, V% ^. W3 T9 F
. W6 ]; m# \& q4 M$ d7 m! r
咱們要想應對,必須以快制快,打蛇七寸,別無他法。
8 I! m( E' L/ Y2 L' @例如美飛行員跳傘,不立即活捉,埋伏等待救援小分隊。這都是以牙還牙的高招。/ \- x) _* [2 x4 P5 v( U
路邊炸彈,107偽裝農具牽引火箭炮,也算是世人對抗美軍的小發明了。
3 x3 U- t  V8 [  i) p$ K& W+ e- B9 F

% a$ W) W- O1 W  k; G
6 _1 `; x2 z* S! k6 m3 ^* p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5 07:33 , Processed in 0.0953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