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法確定下文中數據的真假,但身邊的環境讓我感受到這股兇猛的經濟寒潮真的來臨了。
* u6 x B) h& T* w8 T+ u中國8月財新制造業PMI初值47.1,創09年3月來最低,為連續第六個月低于50.0的榮枯臨界值,顯示中國制造業運行進一步放緩。PPI繼續大幅度下滑,工業企業的利潤被進一步壓榨。7月鐵路貨運量暴跌10.9%,發電量大跌2.8%。一切都顯示,經濟蕭條越來越嚴重了。 + b" [/ r5 D! v" ~- g
面對如此冰冷的經濟,中國的眾多制造企業當初“做大做強”,“爭當世界五百強”的豪言壯語早已成為笑談。但是生活還得繼續,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判斷中國經濟的走勢呢?
9 |+ x! K7 m4 R. _下面是一組最新的統計數據,相信可以為制造行業人士冷靜客觀地把握企業或自身的命運提供參考。 + X7 [1 y+ M: p# E- z& y: Y, A
, [, h& F; ^# b% z4 I# g3 l; e
制鞋業:外資基本跑光,內資鞋廠成片倒閉 ' c8 F! h6 T4 H7 K" k2 b
從08年開始,港臺鞋業就開始了大逃亡。臺灣寶成、綠洲鞋業、華堅集團、賜昌鞋業等巨頭早已在海外站穩腳跟,接下來便是全盤東移。不僅是珠三角,在浙江溫州、福建晉江等制鞋基地都在轉移或關閉。由于人工成本、廠房租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大量中小鞋企成片倒閉。 " h+ Z4 C0 n; s8 O. \
# ?* M$ D8 J! M$ P3 C7 x5 W z" e a* c: W
紡織服裝行業:紡織業倒閉潮不斷,服裝業內外交困
" D: w& ?$ J2 t. A5 f近期,紡織行業新聞不斷,先有紡織巨頭莊吉集團也在5月份宣告破產,再有華東紡織大鱷寶利嘉集團老板欠債跑路,前不久,曾經風光無限的100年紡織老廠濟南國棉一廠也破產了,另一家世界五百強浙江紅劍集團也傳出破產倒閉的消息。
* I- J7 \8 U' V1 x0 w/ b& z服裝業行業則內外交困,一方面內需斷崖式下跌,大批服裝老板拖欠工資跑路。另一方面,大量外單流向東南亞等人工成本低廉的國家。優衣庫、無印良品、青山商事、利豐、東京STYLE、Honeys都在加快向東南亞轉移訂單。 1 s+ p5 k' q+ w+ j
+ ]8 O/ S5 k; O% X% w
- k4 j2 `1 w3 R1 w& q電子行業,外資撤離影響包裝印刷訂單走勢 7 P f: y( T5 a4 c' x0 S
上半年,金仁寶、三星加快撤離步伐,偉創利遠赴美國設廠,富士康大舉進軍印度,曾經風靡全球的中國電子產業走上了下坡路。下面列舉幾家最具代表性的電子2015年7月份的營收情況: 4 B" }3 {1 Y4 m& }- o( B7 h" d, I
| 7月收入(億臺幣) | 環比 | 同比 | 鴻海 | 3122 | -2.2% | 20.0% | 廣達 | 836 | -22.5% | 7.3% | 仁寶 | 601 | -17.3% | -13.6% | 和碩 | 668 | -4.6% | 3.5% | 華碩 | 345 | -17.3% | -14.0% | 宏基 | 169 | -36.5% | -32.8% | 英業達 | 322 | 3.2% | -3.2% | 友達 | 274 | -10.5% | -23.4% | 群創 | 297 | -1.7% | -18.6% | 光寶 | 175 | -1.1% | -16.0% | 緯創 | 448 | -17.2% | -3.3% | 臺達電 | 180 | 5.3% | 8.8% | 從環比來看,營收幾乎全線下跌,這是中國電子行業由盛轉衰的強烈信號。按照這一趨勢,下半年電子行業下降10-20%并非不可能。 9 t$ z* u% }$ U% M2 @
/ j7 Y; e: D4 P: B5 r1 A; l/ z
: Y$ X8 M. g* _! ]9 J. j
' J2 c* P9 M7 M+ W# o空調行業:上半年零售額下降27%,下半年基本沒戲
) U8 |" g6 @$ d上半年,國內空調市場受天氣、經濟下行、房地產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空調銷量甚至可用慘不忍睹來形容。綜合各電商(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京東),量販店(國美、蘇寧),以及各專業店(傳統經銷商)的前三季度銷售數據(9月份未統計,但就空調行業,15財年已結束),來看,整體空調行業實際零售額下降27%。
- P% P* Y6 q3 C& T下半年,空調進入淡季,特別是二線及以下城市房地產陷入冰封,2015年上半年空調市場需求下滑幅度將出乎意料的加大。空調如此,其它家電也好不到哪兒去。 / d7 F& `) H0 `1 r/ ~
" t4 C' l% N3 ~1 G+ Q |; E, l
3 M6 H8 \7 d5 `快消品行業:食品飲料需求穩定,化妝品大幅下降 3 ~# V8 m( t. f4 i. l0 M
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貝因美、三元股份、科迪乳業業績同比下降。蒙牛營收微降,伊利增長速度也出現下滑。匯源果汁雖然營收增長,但卻錄得虧損。娃哈哈、可口可樂、雙匯、雀巢、康師傅等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 9 b* k" b6 S0 |0 e. f
食品飲料作為人們的基本需求,銷售量穩如磐石自不必說。但在人們收入大減,財富被房地產綁架的今天,日化用品行業就沒那么好運了。一家入華十六年的世界五百強化妝品公司的員工透露,該公司今年全國銷售第一次連續五個月出現十個點以上的下滑,利潤下滑更在二十個點以上。而給外資化妝品企業提供包裝的深圳通產麗星,繼去年首現虧損后,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利潤再次狂跌,日化用品的行情之差可見一斑。4 r- T" _3 x( B) a
i/ l$ y, a$ v/ M" A
+ T' S, G% g1 j: b
5 }2 ^# `7 X; Y; u2 D& l# Y
( H d6 h9 X/ M9 I. U
7 `$ @. X; s; ^
% @* N6 ?3 z4 v6 P' d- I* i0 P; ^3 ^. D% z
建陶衛浴:產能嚴重過剩,更大的倒閉潮即將到來
& g7 N, O5 L! T* D* f+ u8 e. ]2 Z由于08年后瘋狂擴張,中國建筑陶瓷和衛浴的年產能全世界人民即使全部使用中國貨也需要二到三年才能消化完成。近年隨著房地產轉趨冷淡,倒閉潮洶涌澎湃。由于房地產行業屬于耐用消費品行業,一旦停止建房,恐怕建陶衛浴的需求都會極度萎縮,并且保持長達十到二十年的低潮。 $ \5 C0 Y" N3 G. }0 W, j
2 G K" d6 S9 x: _
3 y W) Y/ j; P' A5 n, u* U" j
家具行業:巨頭紛紛破產,小廠如秋風落葉 , h: T0 Y- Y+ m
自從2014年起,大型家具企業倒閉層出不窮。去年深圳家居巨頭華源軒、富之島宣告破產,今年5月3日擁有23年歷史的廣州標卓家私破產,有“東莞家具航母”之稱的東莞永信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也相繼倒閉。據最新數據統計,兩年來僅深圳龍崗、東莞厚街、佛山龍江三個鎮倒閉的家具廠多達849家。
- \ c# x; k" \. f4 r9 r f& T
* u% m1 k) z: V# J+ M, {* h5 e1 O2 t0 @5 }7 `3 [
. f. `9 H! B' D- i" C汽車配件包裝:流水落花春去也! ) F: I, b8 e2 U( J1 M; u6 C
前幾年,中國汽車銷售保持站每年10%以上的增長,并成為世界頭號汽車消費大車,也令國內汽車配件廠紅火了好幾年。然而,進入2015,當眾多汽車廠家仍在做著錦繡繁華的中國夢時,汽車突然買不動了。7月,長安汽車產銷分別為16.2261萬輛和16.2179萬輛,同比分別下滑22.29%和8.36%。中國7月份汽車銷量報150萬輛,同比下跌7.1%;乘用車銷量127萬輛,同比下跌6.6%。創2013年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7 F8 H9 G! Q" J. q/ e( S9 b9 v面臨加速下行的經濟走勢,中國眾多的實體企業已經拋棄了短時間經濟轉暖的幻想,開始大量裁員來應對訂單的縮減并減少企業運營成本。上半年,聯想、惠普、億滋、三星、HTC等世界知名企業已經啟動了裁員計劃。 3 u* ]. z4 @5 Q
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鋼鐵、機械、電子、家電、家具、建陶、衛浴、地板、五金等與房地產緊密關聯的行業很可能發生激烈的裁員潮。沙鋼、大眾、通用、格力等五百強企業都可能出現在裁員名單上。此外,汽車、造紙、食品飲料、包裝印刷、日用化工甚至互聯網行業,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裁員潮。 % _( A- G, [3 h0 c( o
附:經濟寒冬已至,裁員潮席卷全球!
6 d4 Y. H6 R+ X$ b+ t& p3 p- U) U寒冬將至,受凍的不光是中小型企業。下面是我們從各種渠道獲悉的上半年一些知名企業裁員信息。其中包括中國企業,外企中國分部等。既包括傳統行業,也有互聯網公司。連汽車、石油這些強勢行業也未能幸免。情勢觸目驚心!
4 E7 l0 j, }4 ^* v! |& x+ D5 z至于各中小企業,每天倒閉的都不計其數,更何況裁員?
* g/ E B/ `* _% x, G# {! ~面對洶涌澎湃的減薪和裁員潮的沖擊,職場人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引用風靡全球的美劇《權力的游戲》經典臺詞:Winter is coming!
9 a" X; I1 E4 \, K, Z7 f, K' b+ [8 @& n4 }& ]( h; P1 e
( P7 W* H% s9 | _0 T
1 R/ h w& |9 W S
3 J& X6 O! i$ u! F1 a$ m" @" W
大眾罕見放長假,并再次啟動裁員計劃
+ Q1 y$ e! U6 l" e0 g( ?2015年,被國人奉為神車的德國大眾也不再神奇,銷量連續兩個月大幅下降,無奈之下,一汽-大眾各廠迎來了“史上最長假期”。與此同時,不少員工工資都出現了20%的下降。 # G# {; u! L! A, X0 x
大眾公司內部郵件顯示,一汽-大眾成都工廠兩個班組將分別在6月29日至7月11日、6月30日至7月12日期間進行設備檢修,也就是放假停產,時間長達13天。而長春生產基地的一廠和二廠,今年“廠慶”的總放假天數也有兩周之久,時間最長的一廠AUDI-3生產線7月合計放假時間將長達17天。有員工表示:“一個星期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爽歪歪了,變速器放了45天假。” # z) t% Y3 @+ r% ^2 ^, _$ }
更不好的消息傳來,繼2008年裁員之后,從8月初開始,大眾中國公司開始裁員。 3 C8 L+ w3 @/ _ ~
( @) M& }; [7 S. ~- m3 Q5 J& C' P) `
/ X4 K* S( C' b2 b9 a1 r! Y. `, D0 B聯想業績大幅下滑,全球裁員至少3200人
9 Z8 ~& o" [: N8月13日,聯想發布了其最新截止2015年6月30日2015-1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營收為107億美元,同比增長3%;稅前利潤為5200萬美元,同比減少80%;凈利潤為1.05億美元,同比下跌51%。 ) J) f: I# X) V
與上個季度聯想營收113.34億美元,同比增長21%;凈利潤1億美元,同比下降36.7%相比,聯想本季度營收和利潤出現了更大幅度的下滑,而這已經是聯想連續兩個季度的業績下滑。 q" f7 f7 O5 r
與此同時,聯想也宣布了其全球裁員計劃,即減少約3200名非生產制造員工,約占聯想非生產制造類員工的10%,全球60000員工的約5%。
, Q9 s9 X0 R$ P7 q
6 s/ J1 |. _- O% r i4 j, }% ? R3 Q2 _5 P$ H
$ _& R5 y9 Y, ^2 v, S0 O
* \& |" N8 k/ S/ X" k6 {/ ^* C. j
' k- s* M* }; |1 J# f4 y; v" X0 F; z) x8 `
* X( `/ N4 Y) K
6 ^% W) i" d; @# Z, P u
8 j6 v1 d4 ~/ i
HTC中國裁員50%,否認兩個月后消息得到證實 0 k& R, z. B+ A+ _ O
早在2015年6月,網上傳出HTC中國將要裁員50%的消息。對此,HTC也是緊急通過微博發聲回應稱,“對于近期關于HTC不實傳聞,我們一律給予否認。” # r* F7 i. ]* b" c j
然而,二個月后的8月6日,在業績不斷大幅下滑的情況下,HTC宣布,為了節約成本,振興營收,該公司將裁減部分員工并放棄一些手機款型。HTC首席財務官張嘉臨向媒體表示:“裁員將在公司各個部門進行,預計裁員數量較大。”
* \( S" Z1 R5 d' @; E W5 J& L- s8月13日,HTC官方正式宣布裁員15%。此前,該公司已發生多輪動蕩,包括創始人、原CEO周永明也在今年下課,由董事長王雪紅親自兼任CEO。 / Y) S1 U: l3 Y
據了解,此次裁員人數為2250人,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HTC預期裁員將幫助該公司減少35%運營費用。目前HTC正處于財務困境之中,該公司第二季度虧損2.5億美元。更為糟糕的是,資本市場也面臨巨大壓力,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下跌50%以上。 8 F& v0 l' p9 S0 |
3 c1 o+ y. ]5 H0 \' z/ [! ?! D* r
格力電器,控制器部門開始裁員 + w3 Q7 f6 H" a% ~8 H
號稱“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電器,一直是中國空調行業的領導者,近幾年在行業領軍人董明珠的帶領下高歌猛進,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5 Y# q0 [; D" R; s/ t8 ?7 H: B2012年9月,董明珠在臨時股東大會上擲地有聲地說:“一個有責任的企業,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不能裁員。”當外資企業裁員風席卷而來的時候,家電巨頭格力的選擇是什么?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近日舉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這樣回應:“格力堅決不裁員。”相反,格力為了留住員工,將在兩年內讓8萬普通一線員工每人能住上20平方米的一居室。 C& n2 ]( Y9 j* \3 f
然而,世易進移,從7月底開始,格力電器也傳出了裁人的消息,據說被裁減的是控制器部門的員工,裁了好幾百人。而且,有格力員工透露,公司有的部門開始放長假,以前員工辭工要等一個月,現在隨時可以離開。 ' H; P' ?1 j# V5 B. ?% L5 N W
9 A) i3 R. D8 p" p. H
7 l$ U- \9 Z9 S/ g5 M" ~$ H
漢能從主峰到谷底,企業開始裁員 # W& D* ^4 v. s! z/ ~: u
今年2月3日胡潤富豪榜單顯示,漢能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以1600億元人民幣財富擠掉馬云,登上中國首富寶座。但僅僅過了三個月, 漢能股市遭遇“腰斬”,李河君財富蒸發了近千億,首富寶座拱手讓人。7月15日,香港證監會的一紙勒令停牌,漢能薄膜發電的企業發展史又將被改寫。 6 Q9 u \+ g+ K% _* D7 X3 J7 b
目前,漢能集團在國內的部分工廠傳出裁員的消息。山東禹城漢能員工稱,公司要裁員…公司正在大規模勸退。海南漢能員工稱工廠裁到生產部就剩40多人,現在開始裁二線技術員、工程師了。4月底招的還在實習期的新員工全部不轉正辭退,合同到期的也全部勸退。
9 V2 z$ [* }7 p7 p3 ?$ \% Z
4 F. K8 N! N. e0 s8 u l5 E* Q+ n9 W: Y) t
搜狐裁員約2000人 $ P) J! W V" f6 m" ~
搜狐是國內四大門戶網站之一。但是近年來,搜狐的門戶業務表現不佳,使得轉型迫在眉睫。 7 m0 t+ e* ?5 i& z4 p+ `5 O
今年2月10日,搜狐第四季度財報分析會上,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對記者透露,過去幾個月,搜狐進行了人員優化,相比2014年第三季度的人員規模,今年搜狐減少了大約2000個員工。其中搜狐暢游優化了約1000人。這2000個被裁員工占搜狐總員工數的13%左右。 $ d; O# J$ e* @+ ]
看來,在這一輪裁員潮中,互聯網公司也不能幸免。 8 V" _5 Q1 c; x5 I1 u
" l; E! T O( y
W$ `3 d! {/ I1 L+ m: i
- t+ u8 p( M( M9 A {. n; s
微軟全球大裁員,數目高達7800
& G4 y$ \- E* j今年七月,微軟透露,將從其手機部門裁減 7800 個工作崗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其收購的諾基亞手機部門。微軟已經表示設備銷售不再是手機部門的核心業務,它將專注于向消費者和企業銷售軟件 (如 Office) 和服務 (如 OneDrive) 。
* Q/ w0 I) E7 J! k- y @$ p* I為了“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整合資源,”微軟表示將對其手機硬件業務進行重組,通過完善產品和加快上市速度創建一個“更加有效的手機組合”。此外,該公司還計劃收窄其業務重點,只專注于三個細分市場,不過拒絕詳述是哪些細分市場。 j: }- R. R, x4 H: v# v: |+ T
值得一提的是,涉及7800人的裁員工作并非微軟近年來的首次:一年前的這個月,微軟宣布要裁減1.8萬人,約占員工總數的14%。微軟表示,其中的12500人來自它收購的諾基亞手機業務部門。唉,可歌可泣的諾基亞! - I) N- j0 x4 }
0 J) \4 M6 h! D3 A4 _% o0 m0 N1 Z# k
索尼裁、裁、裁,裁不停
3 ]% Q6 B# A. D& Z' X8 G從去年開始,日本消費電子企業索尼給公眾留下的關鍵詞似乎總也離不開“裁員”和“虧損”。去年索尼移動決定縮減中國市場智能手機業務,并隨即進行了700~800人規模的裁員,引發了中國員工抗議示威活動。幾次之后,近日這把裁員的大刀又落在了瑞典移動部門頭上。 - n4 E8 _7 U- |8 g/ l- K
6月3日,索尼在公開場合確認,為了進一步壓縮成本,提升公司利潤,公司移動部門將在瑞典開展1000人規模的裁員,將該部門員工總人數縮減至1200人。具體來講,裁員牽涉到索尼移動瑞典所有部門和層級人士,涵蓋575名全職員工及400名承包合同工。
7 m c- c! J& \$ }' @1 j! r而此番執行裁員,也只是索尼總公司整體裁員計劃的延續。據悉,今年早些時候,索尼官方曾宣布其旗下移動部門將在全國范圍內裁員2100人。彼時索尼發言人卡捷瑟·皮特森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對移動部門進行裁員的原因是公司手機業務在蘋果、三星及中國本土手機的圍剿中遭遇了挑戰。
4 U& j, {7 g6 q有分析稱,按照日企一貫的員工終身負責制制度,裁員往往表明公司經營出現了嚴重的困難。 " u5 W+ D& B( d
9 B; c! F+ x" E6 @! r
5 R, ?$ z8 L1 ]9 [. q; W5 o% g: k
( ~# s0 Z5 j! y9 M D, d: \( W/ L9 W- q0 }
黑莓全球裁員,數字保密 ! u3 W6 |' W; w( v
今年五月下旬,黑莓發布聲明,證實該公司將裁減智能手機部門的大量員工,此舉旨在讓日益萎縮的手機業務實現盈利。黑莓聲稱,該公司已經“決定整合軟件、硬件和應用業務,此舉將影響全球大量的員工”。
. ^( X! q+ a. b' M黑莓清楚地看到,該公司最近幾年在全球手機市場上的份額急劇下滑。黑莓方面也曾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某一時刻讓手機業務盈利。 % U' X9 `% G4 I! i4 A
不過,黑莓并未透露將受上述整合措施影響的具體員工數量。據悉,黑莓曾經擁有 12500 名員工,目前大約有 7000 人,大致相當于微軟今年要裁員的數量。 ) z9 l! b0 S1 Q. z* X; X
* ^% ]& _8 l1 I/ A2 k3 R8 i) {% ?& [1 |
" v" i/ g) C/ \; C: n l
3 r# A: Y" \4 ~, x
惠普年中大裁員 ! V* d A( @: _* ^4 f% D3 k5 m& Q
今年5月份,清華紫光與中國惠普達成協議收購惠普旗下EG企業集團和惠普華三業務,這份收購協議致使惠普EG企業集團旗下的2700名員工將要離開惠普,其中不少人是軟件開發員、硬件工程師和產品經理。
. Y' @6 Y/ k2 L1 r, o q1 T8 V聽聞此消息,20家互聯網公司迅速帶著崗位來到惠普大廈,并在隔壁的招商局大廈一層咖啡館辦起招聘會。各搶人公司所列出的職位需求多為架構師、設計師等技術類崗位,開出的薪酬至少在1.5萬以上。“這么多人才,惠普不要我們要,用盡手段也要搶到。”某參加“搶人大戰”的公司總監興奮地說。 : d* y f. {+ S# ]! J1 ?
6 |) a1 a8 D6 W& b$ k7 Z5 B. ~
* H0 F: ?7 m; w- ^5 |世界零售巨頭億滋全國裁員 ' v: Y+ U) U3 N& V2 e- [, f4 o: o' U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億滋上海工廠正在面臨關停,上海工廠部分產能轉移到蘇州工廠,上海工廠四五百名員工將被遣散。據悉,這家公司給員工的遣散補償為N+7。
8 k9 e) L, F2 @ ]其實這在之前,由于市場銷售業績不佳,億滋已經開始對各區域的銷售隊伍進行裁員。億滋中國南京區域的張先生透露,他所在的南京區域將銷售主管全部裁撤,銷售代表外派到經銷商處。同樣被裁撤的城市還包括徐州、揚州、常州。目前億滋中國銷售團隊內部已經人心惶惶,不知道會不會涉及自己,但猜測很快就會涉及蘇州、上海、浙江。 ; N0 {$ e8 E5 e+ ?6 r, e4 E
+ O% o. x4 X/ y+ W
0 p9 M% J- h; @9 ^$ t可口可樂裁員13000人,中國區未能幸免
+ r$ m1 z! K$ n2014年底,可口可樂推出了3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2015年初,可口可樂正式推出裁員計劃。有媒體透露該公司計劃裁員13000人。
; D1 c) j w' v可口可樂在中國約有3.8萬人,占其全球員工的三分之一,且99%為本地人。可口可樂中國的業績從2013年開始下滑,2014年的下半年下滑變得更加明顯,2015年則有所回暖。因此,有人斷言可口可樂中國區將出現較大規模裁員。3月27日,公司宣布今后不再有RED(市場調查)這個崗位,開始了中國區的第一波裁員行動。 * E3 ]; B& q3 q% K8 D
7 G T) t$ Y0 J9 ?$ U
: e- H* c2 g3 f; c3 g% P1 M4 h; c0 n
中石化或“分流”,實則裁員數萬人
& b# B# @+ G; ^0 \一則標注著2月27日下發的《中石化2015(85號)關于離崗人員分流安置工作的指導意見》在網絡上流傳,這被中石化內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證實為真,“如今中石化絕大部分職工都人心惶惶,感到人事市場化改革呼嘯而來的恐懼和茫然。”
$ j. V% _; y: x, \+ o; L8 d而中石化呂大鵬對經濟觀察報強調,“我們不會像如今的外資油企那樣直接將員工裁掉,而是會為其妥善安置”。雖然傅成玉多次強調“不裁員”,但由于人員包袱過于沉重,他對媒體坦言:中石化在職員工有上百萬人,在西方大概只用10萬人就能完成正常生產,但我們不可能裁掉90萬人。我們現在一年幾萬人地解決,要為這些職工找到出路。
, n" o6 {$ _ \/ M0 w4 D. c“行動開始了,”中石化集團旗下有些公司的人士紛紛對經濟觀察報稱,“上級單位強調的是,這不是裁員而是分流”。 % f2 A0 w P: l7 N4 j- [% d
' |& l6 {+ J2 T* i% P
. f4 V) [; ]# U全球油氣行業裁員17萬 8 |# o4 y# G2 C0 D/ d
不只是中石化,全球油氣行業裁員人數都在不斷擴大。根據Swift Worldwide Resources的數據,今年全球油氣行業的裁員數量已經超過了176000人,而Swift認為這可能只是“保守估計”。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勘探及服務公司正在繼續解雇員工。 ' c- q! w/ w, n$ ?5 h! i/ L
Swift曾在6月中旬預計,2015年全球范圍內油氣行業裁員人數約為150000人。然而,目前Swift已經將這一數字大幅提高至176162人。Swift稱,今年夏季,裁員人數持續上升,6月份裁員人數約為10000人,7月份約為14500人。 8 W5 d# G5 u0 Z3 l
以上列舉的只是世界知名企業,而且是能夠獲悉數據的部分知名企業。可想而知,這一次的經濟寒冬有多凜冽。 ! @4 j2 q9 E! N' F' x& h2 }5 ?
因此,我們不得不用一個省略號……
4 Q: B8 E0 C( L4 t1 q
- J" ^! G0 C" m B' ?! y+ K
5 F5 e* K: p& c' m" Q2 j" h3 e: s! z5 q
! p- Q( V X. W% v
+ T7 j2 l2 \. e- c& {7 v8 t4 [9 e5 I I( a8 }+ D
9 G! `( b6 l7 M# o+ q5 |/ R
2 J) I; i& S( O; N: o. a; t- f; |! `# n6 }/ f6 ?' P1 G0 p( [
. I2 M$ E& F1 s: b, Q T. q$ G
5 l6 ~4 ?+ ]1 B: `
z$ p1 A- W5 M9 }" w一些感受
: ~7 b' J# j/ q( l面對洶涌澎湃的減薪和裁員潮的沖擊,職場人士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盡量不要提加薪,要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不要發表對公司妄加議論,更不要參與公司的權力斗爭。
4 A! t# e6 G8 ?& @* |此外,我們要以良好的心態來對待裁員。 , Q, t; [- v. }' R7 K6 O+ o! k
在經濟低迷時,總是有一些人逃不過裁員,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切就此結束,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每個人難免會遇到大小挫折,鼓起勇氣面對現實,做好職業規劃,命運就能牢牢地掌握
) Z& D0 }/ x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