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剛畢業進單位時,老是和公司里面的老法師扯些當今社會最先進的技術、最先進的機器以及一些高深的理論,常常一件小事情扯到很遠。然后,經常聽到前輩們是這樣回答的:生活,需要有時抬頭看天,更需要低頭看路。7 k8 o9 I3 D( e" ~! f2 \
. w" x3 F& L0 ]8 a! ]# w' G1 l3 \
抬頭看天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好高騖遠就不那么好了。舉個自己的例子吧。起初,下車間時,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一個月學好磨鉆頭、銼削基本功。隨著自己干的時間越來越長,發現這個目標太過大了。鉆頭分很多種,也可以磨成不同的形狀,不同的材料需要磨成不同角度,不同的結構、厚度需要鉆頭磨成不同的形狀。很多人干了一輩子鉗工,也不能說每種材料對應的鉆頭角度他都知道,因為有很多材料他沒有接觸過。銼削是水磨的功夫,功到自然成,功夫沒有下到家,自然是銼不好的。好高騖遠可能會導致自己每次定的目標都不能實現,漸漸懷疑自己,最后.......當然,我從這之后,就發覺做事情更應該腳踏實地、需要低頭看路。
6 t4 z" a5 z3 _" A
6 x$ ], c' q7 } 光會低頭看路,不去抬頭看天也是不對的。我接觸到的一些“老人”,一直認為自己的加工方式是最好的,當新的方法、新技術開始實施時,他們會產生明顯的抵觸情緒、也會明面上進行反對。最后,新技術、新方法還是成功的被實施了,原來的一套被推翻了,他由于當時的反對意見太強烈被晾在一邊了。# n' O* h( @ z' t$ \2 s
7 |, Z# I+ ]7 }* G* J
學會低頭看路,學會抬頭看天,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好每一件事,看起來很簡單,不過真正做起來很難。對于年輕人,社會并沒給太多時間給你去成長。面對養家糊口的壓力日益趨增,拿著低工資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干技術,還不如學點外語,轉行干品質、質量、采購、銷售、技術支持去外企,我身邊很多人已經這么做了,之前在技術這條道上一步步走了五六年,最終還是轉向了。" l/ K- H/ i# w% }+ t( E+ I6 a+ `2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