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680|回復: 13

哎,給金礦做了一個井下服務車,遭到礦上師傅的鄙視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7-24 17:06:3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做了一個井下服務車,交車的時候人家說車上的氧氣瓶與乙炔瓶的擺放都是由國家標準的(我做的車上面有氧氣瓶、乙炔瓶、臺虎鉗、氣泵、卷繩器,這一些都是裝配的時候配著來做的位置),但回來后查資料也沒有找到關于氧氣瓶乙炔瓶之間擺放位置的規定,哪位大師可以來幫助一下啊) a, B1 K- r$ U9 t4 N1 T* k!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7-24 18:56:26 | 只看該作者
氧氣瓶與乙炔瓶不能挨得太近,這是地面工作操作要求,如是井下要么是氧氣瓶丙烷瓶組合,兩瓶間距1m,另外要換丙烷切割嘴子。
3#
發表于 2015-7-24 20:45:26 | 只看該作者
下圖前,應該有操作師傅討論確認
4#
 樓主| 發表于 2015-7-25 16:45:48 | 只看該作者
但跟礦上簽的技術協議上人家要的就是氧氣跟乙炔啊,哎,我是總工程師我都沒注意到這些問題,還指望誰注意呢?
5#
發表于 2015-7-25 17:27:54 | 只看該作者
出來方案應該讓讓客戶看下
6#
發表于 2015-7-25 20:07:2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是總工,那肯定是要被嚴重鄙視的9 {' X9 s/ n, Z( r7 [0 `
但如果真把兩瓶的距離拉出一米多,是不是你的服務車要加長呢。
7#
 樓主| 發表于 2015-7-26 14:56:46 | 只看該作者
還是說啊,怎么會因為兩個瓶子將車加長呢,轉彎半徑也不允許啊
8#
發表于 2015-7-27 14:47:35 | 只看該作者
百度百科  + h; B& h7 [! V0 q- Q6 g  \1 u

, e% P9 J- _3 V" L1、(81)勞總國字10號《溶解乙炔氣瓶安全檢查規程》第50條乙炔瓶使用規定“同時使用氧氣瓶和乙炔瓶時,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與明火距離一般不小于10米”;未明確描述兩瓶之間的距離。" R8 }6 E+ {* x1 Q! ~6 F
2、GB9448-1999《焊接與切割安全》:在使用時距明火點的距離是大于10米,但氧氣、乙炔瓶間的距離我國規定似乎沒那么明確。
, f( ?2 j6 r! |# R3、國標GB26164.1-2010,2011-01-14發布,2011-12-01實施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第14.4.9條規定:“ 使用中的氧氣瓶和乙炔氣瓶應垂直放置并固定起來,氧氣瓶和乙炔氣瓶的距離不得小于5m。”5 S( L9 w/ j% e+ q% M2 ?0 K
4、《氣焊(割)消防安全操作規程》中第二條寫明“氧氣瓶、乙炔氣瓶應分開放置,間距不得少于5米。”
9#
發表于 2015-7-27 14:54:43 | 只看該作者
乙炔氣瓶安全技術操作規定  5、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入使用,對已臥入的乙炔瓶,不準直接開氣使用,使用前必須先立牢靜止十五分鐘后,再接減壓器 使用,否則危險。禁止敲擊,碰撞等粗暴行為。9 c% x. t+ m% ]7 d9 E% C0 O( s
    8、工作地點頻繁移動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乙炔瓶和氧氣瓶應避免放在一起。3 b' }. Z/ m: T5 R# D, G$ t9 C+ A, f5 }

& X' b3 a, ?+ B溶解乙炔,氣瓶里有丙酮,如果傾斜角度在30度以下的話,在閥門打開(使用過程)的時候,有可能導致丙酮流出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 2.55%~12.8%(體積)。
+ }) V. n4 z4 q* r" N9 Q  C) e
10#
發表于 2015-7-27 16:06:25 | 只看該作者
哎呦我去 你們不做ISO9000認證么? 9000安全認證里面 就有提到 氧氣乙炔 之間安全距離是10米好像  記不太準了  你可以查一下9000的資料  / q. M7 Y. l1 ^% P9 G4 |! e/ D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18:38 , Processed in 0.0706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