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427|回復: 13

新聞聯播勞動節開播《大國工匠》系列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5-5 18:36:0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央視新聞推出系列節目《大國工匠》,講述那些勞動者用雙手匠心筑夢的故事。這群勞動者,他們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進名大學,而是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他們成為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這個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借這8雙手向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致敬!

1.鉗工胡雙錢的手,工作30多年來,老胡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胡雙錢

2.撈紙工周東紅的手,經他手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30年來,周東紅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周東紅

3.在工作時,管延安要進入完全封閉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裝操作儀器。按照規定,接縫處間隙誤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卻能做到零縫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憑自學成為這項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裝的沉管設備,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對接。——港珠澳大橋鉗工 管延安

4.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 孟劍鋒

5.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牛皮紙一樣薄,一條LNG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后果。張冬偉的焊接技術不但質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張冬偉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從事該工序的工人全國不超過10人。他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644列高速動車組,奔馳8.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2000圈。——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寧允展

7.焊工高鳳林35年專注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被稱為焊接火箭“心臟”的人。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推動下順利飛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衛星去月球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鳳林焊接生涯里挑戰過的最薄記錄。——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

8.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其組裝對精密度要求達到了“絲”級,在中國,能實現這個精密度的只有顧秋亮。成功把“蛟龍”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戰是組裝中國首個完全自主設計制造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 顧秋亮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5_04_30_317935_s.shtml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5-5-5 18:37:50 | 只看該作者
播放鏈接:http://so.iqiyi.com/so/q_%E5%A4%A7%E5%9B%BD%E5%B7%A5%E5%8C%A0?source=input&sr=900890532568

3#
發表于 2015-5-5 21:10:08 | 只看該作者
強調工匠,是一種把工業技術混同于傳統手工藝的情結嗎
4#
發表于 2015-5-5 21:10:21 | 只看該作者
感到自豪,希望這些手工技術能有好的傳承~
5#
發表于 2015-5-5 21:44:48 | 只看該作者
是時候討論什么是“技術”了?知道的比別人多是技術,做到比別人好也是技術。
6#
發表于 2015-5-5 21:45:37 | 只看該作者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5-5 21:10
強調工匠,是一種把工業技術混同于傳統手工藝的情結嗎

工業技術需不需要手工的支撐

點評

你能聽懂手工操作與手工藝是兩個東西嗎,你連邏輯都丟給老師了嗎  發表于 2015-5-5 22:28
7#
發表于 2015-5-5 22:11:32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節目不適合專業人士觀看,其解說在業內人士看來猶如笑話,多數情況下是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頭發絲的幾分之幾,只能說這當個樂子看看就算了
8#
發表于 2015-5-5 22:21:16 | 只看該作者
能不能,老老實實用毫米。老老實實說術語。

點評

剛才卡了  發表于 2015-5-6 14:17
電視要面對全國觀眾,不只是機械工程師。不要把別人當做真的不懂。  發表于 2015-5-6 14:16
電視要面對全國觀眾,不只是機械工程師。不要把別人當做真的不懂。  發表于 2015-5-6 14:14
電視要面對全國觀眾,不只是機械工程師。不要把別人當做真的不懂。  發表于 2015-5-6 14:14
9#
發表于 2015-5-5 23:12:53 | 只看該作者
mwb1017 發表于 2015-5-5 21:45
工業技術需不需要手工的支撐


10#
發表于 2015-5-5 23:19:42 | 只看該作者
畢竟是大眾節目,肯定不會那么專業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6 02:34 , Processed in 0.0742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