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個男生,84年的,在沈陽念的書,09年研究生畢業,專業是鑄造、焊接方面的,但是本人并不喜歡這方面的東西,一直對機械設計情有獨鐘。
9 f$ ]* L) k6 W0 ?2 E* }* Z. N
. w( l, C4 {$ f0 K' t畢業找工作確實很難找,如果是去招聘會找的話,想留在省內都難,于是就開始了自己的征程。
" N2 B' k8 K S. w+ w7 ?' i7 J6 f% ]0 t* N' I7 c, ?
那個時候同學都憧憬大連,于是本人就來到了大連,寄宿在同學家,在網上找了第一份工作,當然是機械設計的啦。新單位是一家小私企,做自己的設備,效益也還好。不過當時剛畢業,沒經驗,專業又不對口,心里十分沒有底。待遇自然也是少的可憐,稅前1800,干了大半年就挨不住了。不過在這大半年里,軟件倒是已經玩的爐火純青了。 # `, n7 t" O' \9 `. {
) [) k* V p, ?1 f% J& X然后跳到第二家,老板是個俄羅斯人,做貿易的,他感覺做設備利潤很大,所以一直想自己做,于是找了幾個機械設計的,可是自己連廠房都沒有,自己做談何容易。在這待了3個月,由于太清閑了,我實在受不了,于是又跳了。在這里待遇就到了稅后3000啦。 1 k3 j z1 R9 s
! u8 S9 T, w7 w5 \6 W+ V接著是第三家,老板是做技術出身的,有自己的產品,所以公司效益一直不錯。這家也是我待的最久的單位,在這里也學了很多機械設計的相關知識,在這里渡過了3年。后來,感覺每天的工作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總是不停的修圖改圖,真能稱得上是腦力勞動中的體力勞動。時間久了覺得無趣就動了跳槽的念頭。(這家的待遇,剛去的時候是稅后3300,走的時候是3700+) ( Z/ N! A: O# x0 D$ l
L" f5 q6 r( z
就是現在這家,日企,是做小馬達的,公司很大。現在待了將近兩年了,在這機械方面好像沒學到什么東西,不過當初也就是想學學日語,結果日語也是學的一塌糊涂。總之,還是到大公司來見識見識。(待遇算上加班費稅后能4000+) ! F5 |) R* v5 ~; ^; s6 \7 u3 F1 F; F
過完這個年,本人就已經32歲了,感覺壓力好大啊,還沒婚娶,工資又少的可憐,簡直就是個loser。哎~~~
/ T$ T' p9 Y/ X o/ i6 V1 F# o' |, Z* q# Z& w$ `2 \$ d$ Q
現在有個機會,我在沈陽認識一個師傅,他有自己的作坊,有一臺車床,一臺銑床,一臺線切割,他一直想找我合伙,但那時剛畢業啥也不會,就沒答應。現在情況不一樣了,雖然自己水平一般,又沒自己的產品,但畢竟工作有幾年了,還是想出去闖闖。 2 D0 _2 u# A- ? l7 z! p. q8 k
9 ^8 @2 Q5 f! a8 a: e! _
師傅答應我倆37開,不過他的7里面包括所有作坊里的所有開銷(房租啦,電費啦,日常的餐費啦),等以后真的發展起來了,分成可以再商量,所以我感覺還是蠻照顧我的。可是細打聽,感覺現在的營業額真心少,我的那份估計都不夠我現在工資的一半,最近,嘴角都起泡了,各種上火,很矛盾,自己非常想去,但又感覺好冒險啊~
; H- y0 Z# Z# b$ b
6 b4 J9 A' S5 H2 {* V- v9 u- K1 F所以現在真心想請大俠們,指點迷津,感覺我這步走的對不對,以后的路又在哪里,感覺好迷茫啊。 9 d! l: W2 C7 X" o
自己的小作坊怎樣拓展業務量啊?
/ f& c$ h6 p* G; i
6 t4 Q7 o3 p. {. a# g. d
0 z4 F0 K! d4 h# H" m下面是個人這些年的感悟: 老人們總說,年輕人不安分,總跳槽。其實,他們都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我們的角度看問題,跳槽無非就是因為待遇,或者環境不好,誰沒事愿意跳槽啊,又要學陌生的東西,又要接觸陌生的人。工作沒幾年的人,跳槽真的是漲工資的有效途徑。如果留在原單位估計就是一百一百的漲,找老板談頂多也就是500.
: D: F I7 u3 V5 y
1 [- r; K- S" ?2 d機械設計,聽起來很高貴。剛畢業那陣就感覺,開發部門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可是接觸這么多年才發現。這行上至退休的老爺爺,下至剛畢業的大學生,誰都能做,就注定人多,人多就注定工資不會太高。有人會說,有真才實學還是能找到工資的,這個確實認同,不過那樣的人能有幾個呢。相比電氣設計工資就比機械高,道理很簡單哈,電氣更新速度太快,老一輩人幾乎都被淘汰掉了,自然競爭力就少了很多~ * F; g* u1 p8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