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works與CIMDATA聯合發布的《2014 CIMdata中國PLM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仿真分析市場達到1.949億美元,實現了16.7%的增長(如果包括電磁軟件和嵌入式仿真,中國仿真分析市場達到2.5億美元)。從整個PLM市場表現來看,仿真分析市場的增長速度高于主流PLM市場增幅,且仿真分析市場的增長高于其它工具類軟件的增幅。e-works Research預計,中國CAE市場將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
從收入構成比例來看,CAE市場收入構成主要來自軟件使用許可證授權,其中:軟件授權費為1.82億美元,占整體的72%;咨詢服務費為0.72億美元,占整體的28%。軟件使用許可證授權費用包含軟件升級的費用,咨詢服務費包括與軟件相關的應用工程服務、產品服務、咨詢、培訓、二次開發業務等。咨詢服務市場份額水平低于全球市場,對于仿真技術服務商來說還是具很大發展潛力。 從CAE市場領域細分來看,結構仿真分析軟件占據三分之一以上的比例,其在航空航天及軍工、汽車和工業裝備行業占據絕對的應用比例;電磁仿真分析軟件占CAE市場份額的22%,其在電子高科技行業應用比重最大;其次為流體仿真分析軟件,占14%。
從CAE市場行業細分來看,航空航天及軍工行業是CAE應用的主要行業,占42%的市場份額;其次為汽車及交通運輸行業,占據20%的市場份額;電子高科技和工業裝備行業分別占14%和13%市場份額。CAE技術主要應用于大中型離散制造業,尤其是航空航天和國防、汽車、裝備制造及電子高科技等行業企業;同時,能源、鋼鐵、石化等行業的大型企業開始涉足CAE的應用。
在中國經營最為活躍的國際CAE解決方案供應商是ANSYS、Altair、ESI Group、MSC Software、NUMECA、CD-adapco、CST、AWR、FEKO、ADINA等;其中,四大國際主流PLM廠商西門子PLM、Autodesk、達索系統、PTC產品系列涵蓋CAE解決方案;Cadence、Mentor、Synoposis、Agilent等EDA廠商提供電磁仿真解決方案;其它中小規模的廠商基本通過渠道商在中國運營,包括Ensight、Opera、Pspice等。另外,中國本土仿真解決方案供應商包括安世亞太、海基科技、瑞風協同、天舟上元、安懷信、神州普惠、世冠科技等。
目前,活躍在中國CAE市場的供應商在拉大競爭差距,以ANSYS、MSC Software、Altair、西門子PLM為代表的供應商以較大優勢領跑。其中,與ANSYS軟件相關業務占據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
相對于制造業先進的國家,仿真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尚處于早期階段,具體表現為中國仿真技術應用的兩極分化明顯,廣大的中小型企業在仿真技術應用水平上與大型企業有很大差距。企業缺乏仿真技術應用的人才梯隊。多數企業仿真技術應用的成熟度還比較低,缺乏仿真流程規范、材料數據庫,只是獨立應用各個學科的仿真技術;仿真技術應用與產品設計和試驗部門脫節。
e-works Research預測,中國CAE市場將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 從行業來看,經費的相對充裕使得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企業保持穩定持續的增長,汽車、工業裝備、高科技電子行業也將延續增長趨勢。
點評:
想玩CAE的童鞋,最好知道自己將來的去處,否則學了也是白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