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S: t# b' t, h/ z
+ G4 O$ n; k8 p8 u+ c, I 水冷式機槍只要冷卻水筒中有水,槍管的溫度就不會超過100℃。在射擊時,槍管兩端會漏一些水;所用的冷卻水也不是循環的,射擊前裝滿,作戰時隨時要在冷卻水筒中加水。實際射擊時,要打上二、三個彈帶,才會有蒸汽泄出。
% ?. w4 b6 B h
% i+ z: x; O. E 裝在套筒前下方的長橡皮管是用來引導蒸汽的,將水蒸汽引入水柜中,水柜中的冷水會將其冷卻,不使它泄入到空氣中。因為在寒冷地帶,泄入到空氣中的水蒸汽會馬上形成一團白霧,不但阻擋了射手的視線,也易暴露我方重機槍陣地的位置。: q* F; R) ~# H$ M8 h2 i$ ]
2 y6 ^) G. l1 M: B+ Z
二四式的槍管直接浸在水筒冷卻水中,因此水筒的密封完全靠槍管兩端密閉,如果完全封死,槍管不能自由后坐,也就不能工作;若是不封起來,槍管一旦后坐,水筒的水會大量涌進機匣。因此在槍管及助退器后端要用密封細繩繞起來,就像現今封水管用的密封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射擊時水筒不會漏水為準。, W- g% N$ T+ P6 K4 j4 U
" m) J6 Q1 m O: C. z% d" ^' V 水冷式另一個問題是水源供應,連續射擊時,每打完一個彈帶,就必須加水。在沒有冷卻水的情況下,大約打二、三個彈帶,由于機件膨脹,機槍會停止工作。另外一個問題是槍管內膛,在沒有冷卻的情況下,內膛會受到嚴重磨損。而在酷寒地帶,水結冰也是一個問題,通常需加防凍劑,常用甘油或酒精來改變水的冰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交戰雙方也有用燒煤的套筒,加裝在冷卻套筒之外,隨時保持備戰狀態。緊急時,也可以隔一陣子就打一個點射,讓冷卻水不致結冰。
; ^* E2 [# T) ?5 K* ]
0 b- s# u2 j. \: U 重機槍彈使用sS型重尖彈,采用船尾形結構,彈頭質量12.8g。一般不使用普通尖彈,因為其彈體較弱,承受不起猛烈的機械動作,容易產生故障。這兩種彈的槍口初速亦有很大差別,彈道迥異,因此彈著點相差甚大。
% m, y! e: O7 P- a$ I" h+ X$ O7 y; d4 ?
二四式的助退器之前,裝有一個圓鐵片,這個鐵片用來遮掩助退器的火焰,使敵方無法判別重機槍的位置。喇叭形的消陷器則是用來減少槍口火焰,不致妨礙射手視線。, ~' r0 E- s& l( ?
- M. p! U7 u" `' b* k4 I/ E 帆布彈帶可裝250發槍彈,裝在一個木箱中,可重復使用。在當時各國紛紛改用金屬彈鏈時,二四式并沒有使用金屬彈鏈的記錄,1948年曾試制絲織銅夾彈帶。新中國成立后,將二四式改膛使用53式槍彈(7.62×54mm R槍彈) ,彈鏈也換用蘇式的SG-43 郭留諾夫金屬彈鏈(也用于PK及PKM系列機槍)。由于二四式的供彈機構有一個壓指,在使用帆布彈帶時,槍彈抽出,彈帶可以壓平,壓指可以完全下壓,連同撥彈機構下降,夾住下一發彈,因此使用俄式金屬彈鏈時,要將彈鏈反過來,開口部分向上,使壓指可以下壓到開口槽中。
7 K. Q- M, I! i( d# _ N3 D; b! ]$ |7 G+ ?' ~' [
二四式的拉機柄與現代槍械不同,在上膛時是往前推的。其供彈機構由左走鈑推動,拉機柄與供彈機構并不相連,因此其供彈過程較復雜,連發裝填的動作如下:送入彈帶,向前推拉機柄,向左拉進彈帶,釋放拉機柄,再向前推拉機柄,向左拉進彈帶,釋放拉機柄。若是省略了第二個“向左拉進彈帶”的動作,機槍便只能進行單發發射了。射擊時,左走鈑后退,帶動撥彈板,使其橫向移動,將下一發槍彈送入供彈位置。: u6 D0 T6 C1 s
二四式的扳機是相當獨特的,一般馬克沁機槍采用壓板,左手拇指要推開保險,右手姆指壓扳機擊發。1936年金陵兵工廠采用了當時德國最新研發的扳機裝置,在雙把手前各有一垂直的連動桿,任何一邊往后拉,都可以擊發,其動作簡單且自然,當時稱為單手操作扳機,所有的二四式都采用了此項裝置。
* a l$ @5 a. q1 K- o8 R e 二四式重機槍結構看上去簡單,但其實有許多小零件,尤其是槍機。像手表一樣,任何一個小零件出現故障,整槍即不能工作。因此每一挺二四式配發兩個槍機,除了序號之外,并注明A和B。若是出了問題,可以馬上更換,時間允許時,再將槍機分解,排除故障或更換零件。/ R6 a; Z5 l' D, V/ l+ M: d
新品每六挺中有一挺加配有高射接桿、環形表尺、肩托等,可改換為防空射擊之用。
' s% {0 K$ {9 A! q, r( [ 二四式的腳架是個龐然大物,即便如此,如果不將腳架固定,并用沙袋增強,射擊時整槍仍會逐漸后退。為了形成打擊區,重機槍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作戰中,重機槍不像輕機槍,可以靈活調整方向,因此事前的戰場距離測量、裝定分劃都很重要,可是若是機槍位置移動了,一切準備工作都失去了作用。3 W1 A8 i" X, e
腳架前方有裝防護盾的卡槽,但是舊中國并沒有制造或使用防護盾的記錄。后腳架中可裝備用槍管,水平射界支架下有備用槍機盒,坐墊下有工具盒、皮漏斗、小零件及工具等。二四式腳架仍是老式的前二后一,并有坐墊,其設計即是讓射手坐著射擊。二戰以后,戰場火力大增,各國紛紛改成前一后二的設計,取消坐墊,主要的射擊姿勢改成臥射。三六式的腳架即改成前一后二的型式。二四式腳架也可以放平,不過后腳架會卡在中間,射擊時還會振動,想來不是很舒服。+ O% m2 t5 u* z
6 n% \* r1 U'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