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2266998

當你想扯淡的時候,發現沒有任何機會了,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5-1-11 19:42:58 | 只看該作者

- |. E( S: t# b' t, h/ z
+ G4 O$ n; k8 p8 u+ c, I    水冷式機槍只要冷卻水筒中有水,槍管的溫度就不會超過100℃。在射擊時,槍管兩端會漏一些水;所用的冷卻水也不是循環的,射擊前裝滿,作戰時隨時要在冷卻水筒中加水。實際射擊時,要打上二、三個彈帶,才會有蒸汽泄出。
% ?. w4 b6 B  h
% i+ z: x; O. E    裝在套筒前下方的長橡皮管是用來引導蒸汽的,將水蒸汽引入水柜中,水柜中的冷水會將其冷卻,不使它泄入到空氣中。因為在寒冷地帶,泄入到空氣中的水蒸汽會馬上形成一團白霧,不但阻擋了射手的視線,也易暴露我方重機槍陣地的位置。: q* F; R) ~# H$ M8 h2 i$ ]
2 y6 ^) G. l1 M: B+ Z
    二四式的槍管直接浸在水筒冷卻水中,因此水筒的密封完全靠槍管兩端密閉,如果完全封死,槍管不能自由后坐,也就不能工作;若是不封起來,槍管一旦后坐,水筒的水會大量涌進機匣。因此在槍管及助退器后端要用密封細繩繞起來,就像現今封水管用的密封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以射擊時水筒不會漏水為準。, W- g% N$ T+ P6 K4 j4 U

" m) J6 Q1 m  O: C. z% d" ^' V    水冷式另一個問題是水源供應,連續射擊時,每打完一個彈帶,就必須加水。在沒有冷卻水的情況下,大約打二、三個彈帶,由于機件膨脹,機槍會停止工作。另外一個問題是槍管內膛,在沒有冷卻的情況下,內膛會受到嚴重磨損。而在酷寒地帶,水結冰也是一個問題,通常需加防凍劑,常用甘油或酒精來改變水的冰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交戰雙方也有用燒煤的套筒,加裝在冷卻套筒之外,隨時保持備戰狀態。緊急時,也可以隔一陣子就打一個點射,讓冷卻水不致結冰。
; ^* E2 [# T) ?5 K* ]
0 b- s# u2 j. \: U    重機槍彈使用sS型重尖彈,采用船尾形結構,彈頭質量12.8g。一般不使用普通尖彈,因為其彈體較弱,承受不起猛烈的機械動作,容易產生故障。這兩種彈的槍口初速亦有很大差別,彈道迥異,因此彈著點相差甚大。
% m, y! e: O7 P- a$ I" h+ X$ O7 y; d4 ?
    二四式的助退器之前,裝有一個圓鐵片,這個鐵片用來遮掩助退器的火焰,使敵方無法判別重機槍的位置。喇叭形的消陷器則是用來減少槍口火焰,不致妨礙射手視線。, ~' r0 E- s& l( ?

- M. p! U7 u" `' b* k4 I/ E    帆布彈帶可裝250發槍彈,裝在一個木箱中,可重復使用。在當時各國紛紛改用金屬彈鏈時,二四式并沒有使用金屬彈鏈的記錄,1948年曾試制絲織銅夾彈帶。新中國成立后,將二四式改膛使用53式槍彈(7.62×54mm R槍彈) ,彈鏈也換用蘇式的SG-43 郭留諾夫金屬彈鏈(也用于PK及PKM系列機槍)。由于二四式的供彈機構有一個壓指,在使用帆布彈帶時,槍彈抽出,彈帶可以壓平,壓指可以完全下壓,連同撥彈機構下降,夾住下一發彈,因此使用俄式金屬彈鏈時,要將彈鏈反過來,開口部分向上,使壓指可以下壓到開口槽中。
7 K. Q- M, I! i( d# _  N3 D; b! ]$ |7 G+ ?' ~' [
    二四式的拉機柄與現代槍械不同,在上膛時是往前推的。其供彈機構由左走鈑推動,拉機柄與供彈機構并不相連,因此其供彈過程較復雜,連發裝填的動作如下:送入彈帶,向前推拉機柄,向左拉進彈帶,釋放拉機柄,再向前推拉機柄,向左拉進彈帶,釋放拉機柄。若是省略了第二個“向左拉進彈帶”的動作,機槍便只能進行單發發射了。射擊時,左走鈑后退,帶動撥彈板,使其橫向移動,將下一發槍彈送入供彈位置。: u6 D0 T6 C1 s
    二四式的扳機是相當獨特的,一般馬克沁機槍采用壓板,左手拇指要推開保險,右手姆指壓扳機擊發。1936年金陵兵工廠采用了當時德國最新研發的扳機裝置,在雙把手前各有一垂直的連動桿,任何一邊往后拉,都可以擊發,其動作簡單且自然,當時稱為單手操作扳機,所有的二四式都采用了此項裝置。
* a  l$ @5 a. q1 K- o8 R  e    二四式重機槍結構看上去簡單,但其實有許多小零件,尤其是槍機。像手表一樣,任何一個小零件出現故障,整槍即不能工作。因此每一挺二四式配發兩個槍機,除了序號之外,并注明A和B。若是出了問題,可以馬上更換,時間允許時,再將槍機分解,排除故障或更換零件。/ R6 a; Z5 l' D, V/ l+ M: d
    新品每六挺中有一挺加配有高射接桿、環形表尺、肩托等,可改換為防空射擊之用。
' s% {0 K$ {9 A! q, r( [    二四式的腳架是個龐然大物,即便如此,如果不將腳架固定,并用沙袋增強,射擊時整槍仍會逐漸后退。為了形成打擊區,重機槍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作戰中,重機槍不像輕機槍,可以靈活調整方向,因此事前的戰場距離測量、裝定分劃都很重要,可是若是機槍位置移動了,一切準備工作都失去了作用。3 W1 A8 i" X, e
    腳架前方有裝防護盾的卡槽,但是舊中國并沒有制造或使用防護盾的記錄。后腳架中可裝備用槍管,水平射界支架下有備用槍機盒,坐墊下有工具盒、皮漏斗、小零件及工具等。二四式腳架仍是老式的前二后一,并有坐墊,其設計即是讓射手坐著射擊。二戰以后,戰場火力大增,各國紛紛改成前一后二的設計,取消坐墊,主要的射擊姿勢改成臥射。三六式的腳架即改成前一后二的型式。二四式腳架也可以放平,不過后腳架會卡在中間,射擊時還會振動,想來不是很舒服。+ O% m2 t5 u* z

6 n% \* r1 U' U% ^
12#
發表于 2015-1-11 19:44:03 | 只看該作者
& ?2 `; n; d4 z; k* k
. _( {, x! s: _' B5 X, A
    中國制造馬克沁機槍的歷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935年,馬克沁機槍已經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但這是中國已經掌握的技術,當時雖也想改造勃朗寧及麥德森等機槍,然而世事總不如人所愿,八年抗戰中,靠的仍是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
& O9 M# N0 O* K% ~% ^; o1 c  c
8 }- a$ O% T- {$ M    二四式的原型是德國DWM公司1909年的出口型,其定型較晚,吸收了各國實戰的經驗,取長補短,槍機改成容易拆卸的型式,三腳架采用了德國的1916 年式。在兵工前輩們,尤其是金陵兵工廠的技術人員的努力下,二四式馬克沁重機槍成為了馬克沁機槍中最優秀的型號之一,可靠性極高,與列強出品的不相上下,可稱得上一挺世界級的武器。7 C6 g$ q) }8 `4 D8 n' O

9 {8 l+ J' V* @( G1 r; z    國民黨到臺灣之后,由于失去了生產馬克沁重機槍的21廠,同時重機槍的角色也已不太重要,沒有再行建立生產線,但隨部隊抵臺的一些馬克沁重機槍依然在第一線部隊服役。在換裝美式裝備的過程中,逐漸被勃朗寧1919A4(俗稱三○機槍)及勃朗寧M2(俗稱五○機槍)代替,二四式遂成為博物館的展覽品。8 s8 C* _! j; L. l- o9 v
7 \, Y! G2 D2 X# I
    新中國成立后,繼續生產馬克沁重機槍,并逐漸將其改為發射蘇聯7.62× 54mm R槍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仍為第一線部隊的主力武器。后來曾經將一些馬克沁重機槍供給越南,主要作為防空用途。據美軍的數據顯示,在亞洲的各次沖突中,多有二四式的參與,這也是二四式耐用可靠、效能卓著的明證。
# G. u" P6 n/ b, M3 c- t) [
" ]; y9 K. J0 B1 n* M) p$ v    美國在1980年代曾從中國進口了一批二四式的套件,有25挺由美國槍支制造商重新整理、制造組裝,在聯邦記載有案,目前都在民間個人收藏者手中。1986 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新法令,明令禁止新機槍轉入私人手中,因此再也不會有新制或組裝的二四式機槍了。# _  `" W7 c- \8 o" w
: ?) F& L& ]7 x8 {- D
    新中國成立后,21廠改稱456廠,曾繼續生產馬克沁重機槍。由于自1953年開始引進生產蘇式武器,便中止了馬克沁重機槍的生產。血染的風采,自此成為絕響。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xlf63 + 1
changkongceyi + 1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13#
發表于 2015-1-11 21:01:57 | 只看該作者
話說扯淡,我最近是沒法扯了,剛到的新地方,吃的和辦公室的環境都還不錯,就是住的太坑了,沒網啊。。。所以只能是偶爾上來看下各位大俠的是怎么扯國家大事的了。。。* T# P! N# O, W% W
7 @6 g( x7 S3 l% ?; ?; l7 {
由于新到的地方電腦還沒下來,比較閑,于是把以前下載的pdf,從淘寶上打印了1k多頁,先看著吧。。。
14#
發表于 2015-1-11 21:08:58 | 只看該作者
fmdd 發表于 2015-1-11 19:44 ) R! B% r* W8 w# ]. x
中國制造馬克沁機槍的歷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935年,馬克沁機槍已經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但 ...
, [9 \8 x* |# k7 E8 v3 |9 x8 M
學習,受教,長知識!多謝!, v! U! ~5 C- I3 V7 p4 V
15#
發表于 2015-1-12 08:25:33 | 只看該作者
  生活,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 F2 R8 m5 l5 \3 B經歷的感嘆,有些事,沒抓住就過去了,也可能就是永遠地過了……只能留下一些背影和回憶。
16#
發表于 2015-1-12 10:57:03 | 只看該作者
大俠,你那里有沒有關于柴油發電機組遠置散熱系統(散熱器電機驅動),溫度感知控制電機速度這方面的文章呀,搜索功能太弱了,找不到呀~
17#
 樓主| 發表于 2015-1-12 11:17:52 | 只看該作者
hhfox90 發表于 2015-1-12 10:57
) x8 l% T) M5 u$ `6 _) q/ v& R9 u大俠,你那里有沒有關于柴油發電機組遠置散熱系統(散熱器電機驅動),溫度感知控制電機速度這方面的文章呀 ...
+ R9 ^& U6 e& p# G' [
我這里都是大型成套系列的資料,比如大泵站,大機組的,
% K; W2 P1 i$ Q. W2 Z) |) p& Z0 B0 H  j- N( v" b
你有技術問題,提出來,我告訴你思路,你自己計算,就是花時間,技術不復雜,
/ c. O) w) a& D$ |. T. c# g# F$ R2 {" ^$ M1 G5 f7 ]
溫度控制系統,是一套數學模型,但比較簡單,不像精確控制模型那么復雜,
18#
發表于 2015-1-12 11:52:41 | 只看該作者
2266998 發表于 2015-1-12 11:17 . c+ C2 B" h) m+ J( w3 U
我這里都是大型成套系列的資料,比如大泵站,大機組的,
* Y4 w8 C$ ^, c' p) c9 x9 _7 N5 E
你有技術問題,提出來,我告訴你思路,你自己 ...
0 _9 k. Y8 r; L6 d
一個柴油發動機組,主用功率大概550kw,本身是放置在一個20ft集裝箱里面,散熱系統為電機驅動且放在水平離集裝箱外2m處(X軸方向// 同時我很納悶為什么客戶會要求只是2m遠處,如果是放在樓頂上2m我還能理解)。- ^$ M% _3 }$ z: ~. A4 X
它這個遠置散熱器比較特殊,不用熱交換器,直接將散熱器遠置,散熱器由電機驅動,電機根據裝在集裝箱發動機內部的環境溫度感知來控制速度。整個水套加潤滑油等其他一起的散熱系統為68KW,讓俺糾結的是,如何將溫度捕捉后傳給電機。以前沒學過,不知道怎么弄。
19#
 樓主| 發表于 2015-1-12 12:09:37 | 只看該作者
hhfox90 發表于 2015-1-12 11:52
2 W# C' T7 }0 v1 e& D2 ^$ B- H' L一個柴油發動機組,主用功率大概550kw,本身是放置在一個20ft集裝箱里面,散熱系統為電機驅動且放在水平離 ...
. Q9 c. ^3 M7 U) {, s
小功率的了,特別簡單,$ h, k1 Y' v' F# b8 x) M' G8 v2 k
/ @6 ^) }: c2 o1 u/ {1 h* f! E. Q9 \
1,柴油機負荷曲線,發熱量曲線,
, E2 q( u( Z8 M$ T
' I- u  L/ @  ?  B2,泵曲線,流量特性,- H6 {; t0 I0 W* e. a  J9 o. r

& ]& K, g# ~" `  ^- i3,風機曲線,散熱器面積,; w8 S: T% e' g+ @* J( z9 `7 {  f
6 I( h7 H5 w' W8 y8 M
4,幾個東西疊加到以前,找到工作點,配上小型變頻器,就解決了,
1 z0 O8 f8 V: u% T- R& U
( h; x2 `+ T+ a1 x0 ]我還以為是大型站呢,你這個,有10分鐘就算好了,你甭著急,按我說的做,就是了,

點評

記下了,回去慢慢琢磨~  發表于 2015-1-12 15:10
沒有你說的單獨說這個題名的書,起碼我沒有見過,我是從柴油機,傳熱,控制,這么玩過來的,我自己的數學模型,控制系統,直到設計非洲沙漠里面用的大型泵站,你想都弄懂了,大概也如此,簡單的,就是我上面說的  發表于 2015-1-12 14:38
時光你慢慢走,大多的事情我不懂……有沒有講如何看各種柴油機曲線以及各種與柴油有關的曲線相互疊加后關系的書?  發表于 2015-1-12 13:46
20#
發表于 2015-1-12 12:45:56 | 只看該作者
沒日馬是因為沒需要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7 00:09 , Processed in 0.06713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