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853|回復: 12

整車廠狠心壓價,供應商叫苦不迭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12-25 11:38:2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IHS汽車行業研究機構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整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正在進一步惡化,前者要求削減成本的壓力越來越大,供應商已經難以承受。該調查顯示,有些汽車制造商要求其供應商每年降低10%的采購成本,供應商疲于應付,整零關系越發緊張,有資本進行技術創新的供應商越來越少,供應商的生存環境越發惡化。

■多重壓力讓供應商叫苦不迭

  “除極少數幾家汽車制造商外,今年,即使是業界表現最好的汽車制造商在要求其供應商控制成本,降低零部件價格方面也變得非常嚴厲。就汽車行業最近一段時間的發展情況來看,整車制造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與供應商進行談判的時候態度更為強硬,談判方式也更為激進。”上述調查研究主要執行者,IHS分析師瑪迪·菲尼說。

  調查顯示,汽車制造商平均每年要求供應商降價2%~3%。大多數汽車制造商要求采購成本每年降低5%。有一些制造商要求降低10%。“這種降低成本的速度和幅度讓零部件供應商很難適應。整車企業要求供應商通過技術創新來接受這樣的降低成本的節奏。但是供應商卻不能從整車企業那里得到任何幫助,或者幫助很少。雙方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這是整零關系變得更為緊張的主要原因。”菲尼說。
 
 據一些供應商反映,來自整車企業的壓力還不僅僅是降低成本,導致整零關系緊張的因素有很多。“不斷要求擴充產品責任擔保,試圖將缺陷產品召回所帶來的經濟成本轉嫁給供應商,大幅減少對零部件供應商原材料采購成本的補貼,減少模具開發和生產方面的資助等,都讓供應商很不滿。”一位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負責人說。

■整零關系惡化

  IHS在調查中,請供應商給與自己有配套關系的整車企業進行打分和評價。在眾多整車制造商中,豐田和寶馬公司并列第一,得分為627分,滿分為1000分。

  寶馬和豐田的總分一樣,但寶馬公司的成績一致性更好。所謂一致性,是寶馬在三大主要區域市場均保持了前三名的位置。在北美的評分體系中,寶馬排名第一,在歐洲和亞洲市場,寶馬排名第二。

  不過,從往年的得分情況看,寶馬和豐田的得分都在下滑。2006年,寶馬得分為712分,豐田2007年的得分為697分。得分上的變化顯示,整零關系有變壞的趨勢。

  今年的整零關系調查還顯示,捷豹路虎的得分同比增長16%,成為零部件供應商“最值得信賴的汽車制造商”。調查顯示,捷豹路虎在保護其供應商的知識產權方面比其他整車制造商做得更好。另外,中國長城汽車公司的得分為518分,比上一次調查增加47分,進步非常明顯,排名僅次于大眾和現代,后兩家公司分別獲得525分和524分。

  零部件供應商與既有客戶拓展業務的信心有所下滑。現代、起亞以及大眾集團的配套供應商對這方面的擔憂更多。IHS預測,現代、起亞以及大眾集團對某個特定配套供應商的綜合采購幾率可能從2009年~2013年的兩位數降低到2014年~2018年的一位數。與現代、起亞以及大眾集團建立配套關系后,也可能來自整車企業的采購概率降為零。整零關系調查中,排名靠后的企業包括印度馬亨德拉、塔塔汽車以及俄羅斯伏爾加汽車公司。上述幾家公司的得分均低于400分,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504分。

■降成本還是保質量顯現矛盾

  “在某些零部件的采購方面,整車制造商正變得越來越苛刻。整車企業始終認為,他們的生產平臺經過發展以后,零部件采購量規模更大了,僅憑這一點,整車企業就認為他們有足夠的籌碼向供應商提出要求,或者施加影響力。”上述零部件企業的負責人說。

  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供應商負責人還說,大眾汽車集團和雷諾-日產聯盟在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方面提出的要求尤為嚴苛。

  IHS的上述調查還發現,今年以來,美國等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大規模的缺陷汽車召回并沒有引起整車制造商在質量控制或者零部件采購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反省。對于召回引發的產品質量問題,整車制造商幾乎沒有更多地采取防范措施。“召回引發的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擔憂似乎并沒有轉化為企業對產品質量的更多注意。”菲尼在報告中說,“除了斯巴魯等個別企業在產品采購方面提出新要求以外,大部分汽車制造商在產品測試和工藝驗證等方面沒有新調整。整車企業在產品質量重視程度方面的得分平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接受調查的一些供應商表示,在削減成本方面要求太過嚴苛,實際上對零部件產品的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一些汽車制造商,包括大眾、菲亞特-克萊斯勒、福特、通用和雷諾等對于供應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要求比質量管理方面的要求更為嚴格。“成本控制變為第一要務,似乎是采購人員在決定零部件質量。”上述零部件供應商負責人說。


提前兩年預測蕭條。
要不。阿呆以后去混咨詢算了。不這么苦逼的賣東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12-25 12:34:36 | 只看該作者
只有能夠在變革的風浪中適時而變,執時代牛耳者,才能生存下去,叢林法則永遠適用,優勝劣汰!
3#
發表于 2014-12-25 12:48:32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每年按固定比例降價我理解不了,還有就是整車廠對供應商模具開發補貼這個,一般會以什么方式呢?
4#
發表于 2014-12-25 13:02:53 | 只看該作者
就我所知輪轂、制動鼓之類配件,國內愿意承擔前期開發費用的幾乎沒有,而且經常多次免費送樣。
外國的一般都會承擔模具、工裝這些費用,如果后續沒有訂單,會把模具帶走。
5#
發表于 2014-12-25 13:23:34 | 只看該作者
還是有水份可以擠的,各級采購少拿一點回扣也能湊出來
日產和雷諾合并時,日產對供應商采購價格壓得更多
雖然死了一批供應商,但是日產卻奇跡的扭虧為盈,現在做的也不錯

點評

說句實在的,日產的低端車還真不敢買。我是做計劃的,公司開發的幾個日產公司零件,幾乎沒有什么掙頭,如果沒有什么利潤,還搶著往里進,這里面肯定有什么你我不知道的東西,成本不會說謊,你再降能降多少?  發表于 2014-12-25 16:50
6#
發表于 2014-12-25 13:39:44 | 只看該作者
面向零售,面向汽車維修,哪的利潤高的嚇人。
7#
發表于 2014-12-25 14:11:10 | 只看該作者
面向零售,面向汽車維修,哪的利潤高的嚇人。
8#
發表于 2014-12-25 14:34:48 | 只看該作者
有的采購商價格確實壓的挺狠得
9#
發表于 2014-12-25 15:13:59 | 只看該作者
高端汽車確實是可以降低的 但是低端的再降就出人命了,以我接觸的低端汽車部件客戶  他們用的都是低端的東西 再差還玩啥
10#
發表于 2014-12-28 15:46:48 | 只看該作者
一個零件從生產商到汽車制造商有的都要倒四五手,一塊的東西賣5塊都,不降價怎么行,你不干,大把的人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4 22:01 , Processed in 0.0793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