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 32
|
為什么我經常談‘愚昧’是最大的害人精, |
點評
他們躺的冰冷的水泥地上,幻想躺久了,就自然有人‘來救’,幻想人家把社會改造好了,改造公平了,有人揪著他們教他們知識,喂他們吃飯,提供他想要的任何東西,到那時‘水到渠成’,他也自然就啥都有了,夢想!
| ||
點評
玄雄的那本就不錯,可能現在比較難找了,‘韓國柳大總統’也可作借鑒
現在俺們國內是不許提樸的,但是樸確實是對韓國振興起了最關鍵的作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讓一個窮困落后人均GDP只有幾十美元的國家,步入新興經濟體的行列。讀才又怎么樣?罕見又怎么樣?再過幾十年,又是不一樣的評價
參加越戰的韓軍算不?
當時,對于韓國的崛起不是特別很清楚,是八爺推薦俺讀的老樸的書籍,可以說韓國有今天,老樸對其國人的罵是有效果的,起碼人家努力奮斗出了效果。
努力讀書,脫離對世界的郁悶認識。認真勤奮干事,鍛煉自己,能出去干活有飯吃。即使國家很厲害了,那也是有能力分杯羹的人的成功,你沒有技術啥也不懂,你也不能活 的太好。
犧牲了一代人,勝利了,還有當年臺灣原始積累的辛酸
中國人從來不讀這些歷史,自以為人家把東西都創造好了,他躺地上就啥都有,都是‘唾手可得’的,當沒有的時候,就都是‘人家’的不對,上一代的不對,或下一代的不對,唯獨他自己是對的,躺一輩子,啥都沒得到
評分 | ||
| ||
| ||
點評
對外示弱,導致的叫板,國際社會還是叢林法則。
問題是坑道是不能前進的,沒法完成趕下海的宏愿了。
你最后這點說對了,我們是最大輸家,50年,米國已經放棄臺灣了,假如現在臺灣在我們手里,臺灣海峽就是我們內海,現在,任由菲律賓,越南,誰都不敢叫板,哪怕沒有航母,他們都會服服帖帖,包括釣魚島,都有了
2266998 撐下去和現在有不同嗎?我們用現在的觀點看,無論如何,都是讓我們自己的國家失去了發展壯大的黃金30年。
就是要‘熬停戰’,其實早就可以停了,我們要求37度線,他們不答應,就這點兒事,斯大林死了,老赫說他不打了,即刻就停了,因為再打沒有空中掩護,沒法玩了,歷史是真實的,假如我們能撐下去會一直撐的,可惜了
天路客向東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采用坑道后,我們的傷亡下來了。
再一個你說的這個有效射程比,沒什么意義,1.5km那么遠沒瞄準鏡,更不打不到,一般都是4~500米射擊
但上甘嶺美軍的傷亡不大,倒是我軍傷亡慘重
日軍也算人?騰沖戰役,嵩山戰場,就是玩的坑道,國民軍挖坑道到日軍陣地下面,然后填上炸藥,轟,數千日軍全部活埋。哈哈。
你不管談什么,反正把小鼻子殺光了,我聽那些米國工程師談這個,覺得也特殘忍,因為‘詐降’,最后就把發現的地洞用隨軍推土機都封了,你想,那里面都是活人啊,另外講,假如南京挖的都是地道,小鼻子也沒轍
說的是你講的,沖繩,日軍和美軍打得美軍居高不下的傷亡。
還扯啥啊,我小時候就知道這些,米國佬沖上來,大家只能退到坑道里面去,后面的大炮一轟,米國佬在山上沒法呆,就退下去了,大家再出來,而后面的重炮,有蘇聯空軍給掩護,這是一個連環鏈,沒有大炮,什么都沒了
俺說的是戰損比。
上甘嶺是靠重炮守住的,沒有重炮,你躲坑道里去,早都燒死了,因為有重炮,有空軍,有毛子飛機,才守住的,
2266998 沖繩那是日軍靠著坑道,逼著美軍掏老鼠,才玩出來的戰損比。打坑道戰,朝鮮戰場咱們玩的也是叫老美沒脾氣不是。南京不一樣,一馬平川的長江三角洲平原,無險可守。
沖繩戰役,米國與小鼻子就你說的那個對比,人家堅持87天,15萬守軍,剩下很少幾個,想屠殺都沒有幾個小鼻子,都TM戰死了,投射到現在,就是‘我什么都沒有’,怎么跟鬼子拼技術,既然如此,就等死了,或等人來救
| ||
點評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不假,所以戰場上的將軍至少應該是大局的了解者。后人只看到野人山的悲劇,但是有想過,原本計劃只是三四天的輕裝越野那?美軍也是從這里學到的太平洋作戰經驗。
一兩酒 小日本在太平洋那時已是喪家之犬,杜則帶領著中華民族的最后反擊力量,沒有可比性。其次,當時沒人經過熱帶雨林作戰訓練,地圖上不到200KM的野人山,變成了噩夢。而孫,是有宋慶齡背景的。
去過騰沖,不覺的如何,杜聿明帶幾十萬精兵,回旋余地那么大,都不敢打一仗試試!算個P啊!喪家犬一般敗走野人山!
小日本在太平洋,困守孤島絕境,還一直敢沖到美軍機槍下,拼死也敢練一把!
當初,我們的祖先也是在我們腳下的這片荒原上建立了我們的國家。至于發展,是另外的一個話題了。這和原諒無關。
玩工業,和外國人平起平坐,只是你已經是在人家的思路之后開始比拼,這已經就是后手了。超前的方案沒有,何來平起平坐?
我不原諒把自己資源燒掉最后自己餓死的家伙,就這了,人家米國在荒野上建立一個新國家,我們守著自己的寶貝,餓死自己,我不諒解這些行為,你說啥,什么原因,無論什么原因,反正我是不原諒,
美玲女士在美國國會的演講,有一段很是把握了人心,(原文記不得了)大意是,讓我們(美國議員)一同協助蔣公領導的中國抵抗力量完成這個心愿。
2266998 一將成名萬骨枯。士兵拼命,將軍們考慮的要更多。工業也是一樣,系統工程,一兩個人作用很難彰顯。
啥心情不心情啊,戰爭就是拼命,就像現在國內玩工業,不是拼命嗎?守著一大堆好床子,有800個設計工程師,最后活活給餓死了,你覺得他有啥心情,我歷來不關心這些心情,我關心怎么跟紅毛平起平坐,其它,都是扯淡
2266998 每一位參戰人員的心情是無法用文字記錄的。
不需要我們中國人講什么,米國記錄遠征軍這段歷史特完整,包括照片,裝備照片,都是新的,現在國內都去米國看那些文件,那個時期,是斯蒂威負責,杜怕去印度受辱,就選擇了回國,蔣再命令他去印度,他已經進山了
作戰命令,戰前計劃,蔣公的批復,戰后總結.......................
2266998 很多的東西,俺也不知道,但是那些發黃的歷史文件,帶著那個時代的信息真的很是震撼人心,當年,原計劃是由那位參事挑頭,一批旅居臺灣的老兵出資,再現國家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巧合,俺接觸到了原文件。
孫是把沒燒完的裝備搶走的,炮是用沒燒的卡車拖走的,卡車沒油以后,把炮抬到印度去的,英國看到炮都抬來了,就屈服了,假如杜跑印度去,早被繳械了,孫只有幾千人,就殺出重圍跑了,杜有數萬人,都餓死了,
機床護罩 看不看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但是這并說明不了什么。
2266998 戰場有自己的法則,后人是不應該用自己的好惡揣測的。孫立人也沒能帶上全部的輜重進入印度。歷史是無法重復的。
得了吧,我不看電視好多年了
還是要多讀歷史,我小時候就愚昧,我承認這個愚昧,有條件了,就找東西看,方方面面看,到底怎么了?看好多人寫的東西,即看懂了,全套米國設備,德國設備,最后燒了,傷員殺掉了,自己逃入深山,還談什么
打臉這種事情 還是交給小的們吧,不勞8爺親自出馬。
機床護罩 電視劇看多了?當年不退出來,電視劇編劇也有俺一份。:)
十年磨一劍,當時就是為了搞前幾年放映的影視作品拿出來的。沒想到的是,十幾年才出成果。
電視看多了吧,不如多看點書,尤其是當事人的回憶錄。 杜這種廢材,打昆侖山只知道強攻幾乎斷送了最精銳的第五軍,隨后斷送了十萬遠征軍,斷送了東北,最后還好意思接手淮海,最后投降,真是沒節操的垃圾
能不能打,俺不知道。書,俺讀的也少。不過俺這里說的,是俺看到的當年的作戰命令原文件,一位當年參與的將軍,現在的政府參事室高級參事提供的。
你看看杜聿明回來都干什么就知道了,哈哈,他還能打仗嗎,
怒江當時僅有的一個鐵索橋,炸了后,一個連隊的就可以堵上日軍的前進了,老杜當然那時已經在昆明了。
你查一下杜聿明是什么時候回來的,那時是幾個月以后的事情了,指望他率人回來守怒江,虧你想得出來,他要不是被空軍發現,他都沒有了,你算算他還留下幾個,他下面師的番號當時都撤銷了,啥都沒有了,
你可真糊涂啊,還是念點書算了,遠征軍最后剩下多少人?剩下那幾個,是因為被偵察機發現投了食品,否則一個都不剩了,守怒江,是先有人把小鼻子的快速輕裝甲部隊給炸了,炸了以后,中國國內部隊上來守住的,嗚呼,
杜將軍從野人山帶回來的殘部,依靠怒江天險擋住了日軍進入昆明的鐵蹄。
回到騰沖,20W入緬將士如果都是向你認為的隨著孫立人將軍敗退到印度,怒江天線恐怕都守不住,那時日軍就可能直接進軍昆明,當時的中國恐怕只有學著法國人玩流亡政府了。
你還沒有讀到過是誰最終阻止了小鼻子繼續前進的腳步,按你說的那個景象,小鼻子該一直打進來,反正沒法還手嗎,但最終還是有人出來阻擊他,使其沒有能繼續前進
| ||
點評
西北的生態,讓人唏噓。現在不是以前的封鎖閉塞,硅谷的生態,華爾街的生態,其實都有人描述了出來,正如這世界的生態一樣,千姿百態。
國內的環境,大概就是類似那種模式,如果期望它改變,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片人的森林的生態,就是這樣的,因此,這里也不可能是工業的發祥地。
而非洲草原,任何一棵樹,都可以不受限制的生長。亞馬遜的樹種,在亞馬遜只能永遠長得矮矮的,永遠缺少陽光,但是如果被候鳥帶到非洲,就可以長大了。
我曾經粗淺研究過生態,亞馬遜的原始森林,只有一棵能長成蒼天大樹,其他都像金字塔一樣,一級級遞減,千百年不變,大樹倒了,馬上又補一棵新的,永遠是層層遞減模式。
我們老家在西北,大量的破敗國企,嚴重的老齡化城市,城里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周邊農村收地變樓的,老人拿著那點退休工資,天天研究臺海決戰,年輕人拿著耕地補償款在酒吧一條街,他們可以就這樣過一輩子的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5 23:01 , Processed in 0.133536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