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東西做出來用了一塊的材料,賣兩塊就是最高,賣五塊就是無良,賣十塊就是喪盡天良。因為賣的其實不是材料,是能用,可靠的產品。物體不值錢,跟石頭沒有區別。能達到你的要求,能穩定地使用才值那個價錢。7 `5 M! T; P4 b, j% b+ A
0 c6 c2 W/ P+ Q& Q4 _1 N0 q% S/ y但是價錢這個問題到底多沉重,今天才有點覺出來。去見個客戶,他做的東西到了采購方通不過驗收,核心彈簧質量不行。他的采購方找到我們做的試制。顯然實驗也過了,裝配也ok了,還專門做了測試。但是今天負責生產的客戶說原來這個零件才賣你們三分之一不到的價錢。。。
. c5 Q8 O1 C) q8 Q- A; j0 a% S) N) k) a/ N
雖然嘴上告訴他“你之前用的只是一個跟零件比較像的東西而已”,但是我心里盤算,這估計又是一筆倒不清楚的狗肉帳。上游不同意調價,那供應商又怎會輕易提高成本呢,而且高出一大塊,我自己都覺得高了很多。如果上游收貨方同意加錢采購,那加多少錢合適呢。2 P8 _; |' k" f5 P
- d2 n j4 g M' _5 o. \( k# _0 q4 {) x但是我降價又是沒什么意義的事,一來想做到要求,成本就得那么高,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料。二來說了算的不是直接出錢采購,直接出錢采購的又不會同意現在的價錢。" D5 n& I+ N% `' }0 E6 m
. h0 X% H' u1 E) X2 a
大家覺得,我應該怎么辦比較好?- p3 P: x; C2 H, S0 g,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