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4729|回復: 35

一家開了十幾年的民營企業,今年倒閉,老板的兒子寫的 (轉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10-30 08:24:2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家開了十幾年的民營企業,今年倒閉,老板的兒子寫的

看到有朋友說廣州的企業在微利的情況下關廠,深有感觸,這里我也說一下我們的情況。

工廠由我父母在94年創立,地處長三角一個經濟水平極高的城市。主營業務是機械加工。 94年創辦的時候固定資產約在兩百萬左右,沒有自己的廠房,但這個行業的機械價值很高,200多萬幾乎都是機械價格。

父親以前就是國營企業副廠長,業務能力極強。從94年建廠到2006年,每年保持15%的增長率。 2006年企業達到發展高峰期,規模為150人,年營業額2500萬,毛利潤在30%左右。

那個時候父親有了產品線更新換代的意識,開始積攢資金準備更新生產線。一條進口的自動線大約需要1000萬左右。 我爸當時空余資金大約有500萬左右,原本考慮在07或08年上自動線。

2006年的時候當地政府對工業園區重新規劃,需要我們搬廠房。當時江浙各地都在爭相新建工業園區,然而縣鎮財政缺乏足夠的資金,所以他們就采取了一些今天看來是十分無恥的策略:

地方政府鼓勵當地企業搬遷進入工業園區,然而工業園區里是毛坯廠房,既不符合工業廠房的標準,更無任何裝修。地方政府當時承諾的是,各廠以租賃的形式搬入新廠區,自己支付廠房改建和辦公區裝修的費用,地方政府將在第一個租賃期(5年)到期后以便宜的價格將地皮賣給各個企業。 而如果不搬遷的話,有什么麻煩自己看著辦,傳聞市政府要用原先的土地建立環湖景觀工程。

說這話的是當地政府一把手,幾十家企業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只得同意遷入工業區。整個搬廠,廠房改建,廠房裝修,耗去了大約500萬資金。企業原先十幾年的慢慢積累幾乎化為烏有,更新生產線計劃無限期擱置。

06年時通脹已經加劇,原材料價格大規模上漲,廣東地區的民工荒首現長三角。我父當時為了留住工人,06年給工人平均加了10%工資。07年開春,我們直接雇了大巴到安徽和鹽城接工人回來上班。

2007年鋼材和工業用油價格上漲,毛利潤下降了10個點。我父親開始著急。他把剩余的資金投入了當時在瘋長的股市,想從里面圈一部分錢,再貸款在08年更新生產線。

結果在資金投入了六個月后,遭遇07年A股慘跌。 還好投入的資金量不算很多,但是通過股市盈利這條路是走不通了。父親只能回到原先的軌道上慢慢經營。

2008年全球經濟開始下滑,我們廠的主要客戶,日本方面的訂單量急劇下滑。我爸意識到工廠可能出現前所未有的困局了,開始采取裁員措施。08年底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

09年的時候有新聞說浙江民營企業開始出現倒閉潮。我們原先的供貨方,浙江的微型企業,紛紛停擺。有一個跟我們配套了十幾年的企業,還請我們去普陀山玩過。 那天他們那邊倒閉清算,還欠我們五萬應付款。 我爸去看他時,看到那個廠長,五十幾歲的人,正被兩個二十幾歲的按在地上打。兩個小年輕都是債務單位的,欠五十幾萬。 我爸看這情況,那五萬就沒提了,直接買車票回來。

10年的時候人工繼續瘋長,普通一線工人2000都留不住。 食堂里燒飯的阿姨,每天工作4個小時,給1500居然嫌少。 當地在進行大規模拆遷,當地的工人在拆遷后一下子就坐擁了好幾套房產,賣掉一套變現都有五六十萬。 區區一兩千的工資已經不放在他們眼里。這大概也算是房地產行業對實體行業的一個另類沖擊吧。

2011年傳聞政府要加大對民營企業和微型企業的輔助,可是只聞打雷,不見下雨。貸款標準一樣很高。 10年民間借貸開始流行, 我們接觸了一些民間借貸機構,年利率幾乎都在40%以上。民營實體行業很難有這樣的利潤率。 我不知道都是什么樣的企業在像他們貸款,但是我們這樣的肯定不行。 10年人工繼續瘋長,原材料繼續瘋長,原本不怎么做的低利潤訂單也要開始搶,沒辦法,不做人工照樣要付。

2012年的時候賬面出現虧損,這是開廠16年來的第一次。而且勞資糾紛開始逐漸增多,新來的工人做兩個月就提要加工資。 要知道工人從入廠,到能出產品,差不多就需要兩個月左右的培訓時間。剛能產出的時候工人就提出這些要求。 我知道他們也沒辦法,外面工資現在都開的很高,不給我們做,他們可以給別人做。 整個社會在高通脹的情況下都變得浮躁,大家都想賺快錢,你賺錢的速度必須得高過錢貶值的速度啊。

13年繼續困難,父親開始了改革,進一步大規模裁員。人數從100降到了不足40!

說來好笑,都說生意越做越大,我們卻是越做越小。訂單我們已經不具備消化能力,開始進行大規模收購。 也就是說,我們開始逐漸從一個生產型企業,變成了一個倒爺, 只把檢驗關。 而這些事情是絕對不能被上家知道的。 大客戶有人來視察時,我父親是招呼親戚都來幫忙,全部站到生產線上去裝樣子,沒辦法,真的就是難成這樣! 寫的時候眼睛都是酸的。

直到今年,我爸考慮的已經不是更新生產線的問題了,而是這些骨干如何給他們安置,讓他們有個好歸所。

在去年年底的聚會上,除了兩家企業是鎮政府重點扶持對象,年營業額過億外,其他的幾十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幾乎都面臨一樣的困局。年度大會變成了訴苦大會。以前這些人都是講究面子的人,也都經歷過風浪,不愿在人前示弱。 這次大家喝高了不知道誰先起了個頭,都紛紛掏心掏肺的加入。

我總結了一下,主要以下幾條:

1. 融資渠道極度困難。銀行幾乎不給微型企業貸款。 就長三角來說年營業額5000萬以下都算微型企業,但是這些微型企業卻負擔了長三角95%的勞動人口,和85%的稅收,但是這樣的企業,卻貸不到款。

浙江那邊09年就開始有民營企業大量倒閉,后來老板們變聰明了,走之前去狠借一筆高利貸,然后全家出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接二連三的聽說浙江那邊有全民借貸,資金鏈崩盤的新聞。還有那個吳英案也是。

2、瘋狂上漲的人力成本。漲工資是好事,但是物價和工資一起漲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人力成本上漲我們可以接受每年5-10%,但不是每年30%的跳漲。這會打破民營企業原有的生產規劃和生產布局, 90%的企業倒在了生產線更新換代的前夜!

3、房地產打擊了民營企業家們的動力。很多企業家都和我爸一樣,后悔沒在賺錢的時候多買幾套房。以我爸的一個朋友為例,04年-09年平均每年購入兩套房,10年工廠日子不好過,直接關廠了事。10年的時候出手兩套房,每套獲利300%! 這個于他來說是好事,但是這真的是我們的政府想看到的嗎?

4 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第一要解決生存問題,然后逐漸做大做強,從低端加工業做起逐漸靠攏產業鏈上游,最后才是解決自主研發能力。沒有企業可以做到一步到位。中國大多數民營企業在第一階段過度到第二階段的過程中就被無情的扼殺。政府沒有把雞養大就開始迫不及待的殺雞取卵,這個陣痛,在往后的十年經濟大蕭條中會逐漸顯現,官員們也會意識的更深刻。

我并不是想抱怨什么,我只是想知道,如果像我父親這樣業務能力強,兢兢業業心無旁騖曾經創造了無數成功的企業家也走到這步田地,還有多少民營企業能生存的很好。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無品老羅 + 1 時代的悲哀~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10-30 08:36:30 |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3#
發表于 2014-10-30 08:38:05 | 只看該作者
確實   現在我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衰敗,難道機械行業要過冬了么?
4#
發表于 2014-10-30 08:38:36 | 只看該作者
自己伯父就是浙江某機加工小廠的廠長,09年客戶不下單了,2個季度虧了好多錢,半夜被人用麻袋套住揍了一晚上。
差點沒挺過來。真是兇險唉
5#
發表于 2014-10-30 08:43:16 | 只看該作者
到底誰的錯呢?政府為了賺錢高價賣地,房地產哄抬房價,物價飛漲,人民沒有房子,就沒有安全感,社會整體出現浮躁現象,由于各種原因,年輕勞動力減少,紛紛要求漲工資。公司企業主和員工本來就是矛盾體。
6#
發表于 2014-10-30 08:46:09 | 只看該作者
   我看過1篇博客,說是中國市場現在錢太多了,國家死命的壓銀根,防止通貨再上漲;當然在實行過程中會損失1大部分人。外匯太多了,所以死命的白送人家錢,無息貸款給人家啦。房地產和股市的瘋漲是境外資金的故意炒作,目的是讓美國“收羊毛”;至于文中創業老子被劃分為能夠承受起損失的那類,所以國家覺得沒必要救。
   我就搞不懂了,錢多了為什么不搞點基礎建設,非要往產生泡沫的行業投資金;說國家變著發吸老百姓的血還比較容易理解。

點評

作為以后靠制造業生活的小人物,希望國家早日能從其他地方騰出手來,好好發展一下民用制造業  發表于 2014-10-30 19:15
兄臺說得有理,國家的形勢遠比我們想得要嚴峻。但我們的領導層很優秀,國家在慢慢的站起來。據我看來,之前的階段,政府是真的管不了民用制造業,都是讓其在大環境下,自生自滅。國家只要抓住了軍工和重工業。  發表于 2014-10-30 19:14
指的是07年之前,股市好了就是房產;這幾年中國經濟的頂梁柱。  發表于 2014-10-30 10:12
股市瘋長?  發表于 2014-10-30 09:19
7#
發表于 2014-10-30 08:49:34 | 只看該作者
沒有小微企業的支持,大企業的基礎在哪?
8#
發表于 2014-10-30 09:04:49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文章習bigbig能看到嗎?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不能出現像德國一樣百年企業
9#
發表于 2014-10-30 09:05:41 | 只看該作者
大企業的日子現在也不好過!
10#
發表于 2014-10-30 10:04:41 | 只看該作者
單純靠技術門檻低的機加工或者普通產品是很難生存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5 19:35 , Processed in 0.08472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