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iles_chen 于 2014-9-19 17:41 編輯
網上可找到很多 螺母+螺栓 組合的受力分析資料,大致過程如下圖1:
螺紋副中,螺母所受到的軸向載荷Q是沿螺紋各圈分布的,為便于分析,用集中載荷Q代替,并設Q作用于中徑d2圓周的一點上。這樣,當螺母相對于螺桿等速旋轉時,可看作為一滑塊(螺母)沿著以螺紋中徑d2展開,斜度為螺紋升角l的斜面上等速滑動。
勻速擰緊螺母時,相當于以水平力推力F推動滑塊沿斜面等速向上滑動。設法向反力為N,則摩擦力為fN,f為摩擦系數,ρ 為摩擦角,ρ = arctan f。由于滑塊沿斜面上升時,摩擦力向下,故總反力R與Q的的夾角為λ+ρ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R、F和Q三力組成力封閉三角形,由圖1可得:
file:///C:/Users/aview/AppData/Local/YNote/Data/maifeixiu@126.com/b9d1b6c7b4a84b2fb8d5005527a80090/clipboard.png
等速上升: Ft=Qtan(ф+ρ)
等速上升所需力矩:
T= Ftd2/2= Qtan(ф+ρ)d2/2
等速下降: Ft=Qtan(ф—ρ)
等速下降所需力矩:
T= Ftd2/2= Qtan(ф—ρ)d2/2
現需欲分析,受力對象為螺釘,即用電批擰緊、擰松螺栓的過程受力,圖2:
藍色塊,表示工件上螺孔的內螺紋,擰緊過程,螺栓下旋,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 接觸面問題:擰緊時,螺栓應該是下旋,螺栓的外螺紋在 螺孔的內螺紋內行進。所以應該下圖中左圖的接觸點吧?
- 軸向載荷Q的方向:螺栓擰緊壓迫工件,所以Q應該是向上的?
- 但是若Q向上,則如何保證左圖中的接觸?
- 若Q向上,接觸方式如右下圖?
借用上面螺母的分析結果,擰緊過程肯定還是滿足:
Ft=Qtan(ф+ρ)
T= Ftd2/2= Qtan(ф+ρ)d2/2
所以應該右圖是對的?
另:若電批安裝于Z軸氣缸上,氣缸下壓,使電批頂在螺栓頭部,壓力為F氣。
則此壓力,是在Q中被體現?
file:///C:/Users/aview/AppData/Local/YNote/Data/maifeixiu@126.com/b4a60460872443e4978e0c38b5e1e75b/clipboard.png
圖3,擰松的過程,螺栓逐漸退出,往上運動,所以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兩種case:
- 電批依然在上述氣缸的限制下,所以傳遞給螺栓一個F氣的力,如左下圖。
- 此情況下,水平推力 Ft=F氣tan(ф+ρ)
- 所以,當電批上方有氣缸壓制時,電批給與螺栓的轉矩必須保證Ft>F氣tan(ф+ρ) ,螺栓才能被擰松,旋出??
- 若電批上方無氣缸壓制,即只有少許的重力,如右下圖。
- 結論:
- 以螺栓為研究對象,電批在氣缸壓下情況下,擰緊、擰松螺栓,需滿足以下條件:
- 擰緊:T>= Ftd2/2= Qtan(ф+ρ)d2/2
- 擰松:T>= Ftd2/2= F氣tan(ф+ρ) d2/2
- PS:若擰松時,不滿足條件,則會出現電批帶動螺栓卡在螺孔內?把螺牙磨壞?
哦,忘了說明,以上過程,暫時忽略非矩形螺紋的當量 換算問題…(若考慮,就再加個cosB…)
|
-
1.png
(323.41 KB, 下載次數: 188)
-
2.png
(553.32 KB, 下載次數: 172)
-
3.png
(552.64 KB, 下載次數: 140)
-
4.jpg
(35.74 KB, 下載次數: 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