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龐大公司零部件價格室,可以說在里面的人是相當的風光,一有空出去了到供應商溜達時,那是聽好的,吃好的,走了還不忙把老板交代的事給辦了,比如說今年這零部件價格又要降幾個點了之內。但有時也不乏例外,舉個實際的例子,最近開發一款新的產品,找供應商談價格,供應商與主機廠磨嘰了一個月,結果供應商滿口要價,開發的新產品價格是原來基礎的一倍,這可把主機廠的人急壞了,這還有的談嗎?要真的談成了,老板還不把價格室那些哥們給炒魷魚了。唉!連技術部的領導都說,不想做就早說嘛!何必耽擱大家時間。不過價格室,最近還有更離譜點的,與供應商一個供貨到期了,供應商居然打來了一個加價申請,原來的老產品要加價20%,這可翻天了,從來都是價格室的人要求減價的,居然跑來個加價申請,還一次來這個多。最后實在沒法,供應商拍拍屁股,我退出你的體系。
看到上面的例子,這個供應商是相當的調皮了,不過想想人家調皮是相當的有資本的了,因為人家不想做低端產品,人家要做高端產品,要賺有錢人的錢。人家做變速器,覺得前驅變速器技術高些,利潤高就想法設法做前驅,不做利潤低的后驅;人家覺得轎車的零部件技術要求高些,利潤空間大些,就想方設法的做轎車零部件,不做你的低端變速器的零部件。一句話人家現在是混好了,不屑于賺你點小錢,更別說還冒很大風險跟你一起搞零部件開發。
雖然上面發生的事在公司價格室看來,也算是一件奇葩的事,因為其他供應商還是多看重供應我們公司賺的一點點錢的。不過這也充分在說明一個問題,整個汽車行業大家都在想法設法的轉型了,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產品往高端大氣上面靠,逼著自己創新,逼著自己把賺來的錢往研發上投了。舉個例子,前些天參加一個培訓,講臺上的老外說全球公司投入研發費用公司不是微軟不是谷歌啥,相反的投入研發費用前十五的都是汽車企業。這也真算是一件讓技術開發人員高興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