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政府近日宣布,從明年1月起,將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出現在英國的公路上。此前,美國的多個州也通過立法,允許無人汽車上路進行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正在日臻完善,美日歐等競相搶占技術高地,但由于與傳統上由人駕駛迥然不同,未來無人駕駛汽車一旦上路,勢必帶來交通法律和城市基建等方面的一系列調整。
今年上半年,美國google公司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取得兩項突破性進展,一是首次嘗試在城市道路進行無人駕駛汽車測試,二是向完全排除人為干預的全自動方向進軍。
目前,美國內華達州、佛羅里達州、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密歇根州以及首都華盛頓已立法準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但僅限于測試目的。
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已在公路上進行了100多萬公里的測試,從未發生交通事故。今年4月,google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克里斯·厄姆森對外透露,google從去年起已將交通狀況更為復雜的城市道路作為測試重點。與高速公路相比,城市路況的不可預測性要大得多,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性能無疑提出了更高要求。據悉,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已在谷歌總部所在的加州山景城附近行駛了1萬公里左右。
日本將無人駕駛定義為自動駕駛。日本政府將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列入經濟“成長戰略”,提出在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系統的試用。日本自動駕駛技術由此進入應用化開發加速期。2013年9月至11月,日本三大汽車公司日產、本田和豐田相繼開展無人駕駛汽車的上路試驗。
無人汽車被英國媒體稱為“機器人汽車”。7月30日,英國政府宣布,從明年1月開始,將允許這種“機器人汽車”出現在英國的公路上。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說,英國米拉公司推出的民用“機器人汽車”由雷達、激光傳感器、攝像頭和衛星導航制導,明年年初將正式亮相,而在過去的3年中,這種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通過一系列測試。
據稱,英國政府將出臺兩項新政策,為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鋪設“快車道”。一是政府將實施一項試點城市競標計劃,有3座城市將被選為試點,從明年年初起,進行為期18至36個月的“機器人汽車”上路測試,獲選的這3座城市將分享政府提供的總額為1000萬英鎊的專項基金補貼。二是交通管理部門將出臺新的交規和措施,有針對性地對目前使用的交規做適當調整,其目的是為“機器人汽車”順利行駛鋪平道路。
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城市規劃局與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在去年年底簽署了關于無人駕駛汽車的試驗項目。該項目的總體計劃是在2017年準許100輛無人駕駛汽車在哥德堡指定長度30公里的街道上試行。
無人駕駛技術正在向全自動方向發展
就當前來看,無論是google、日產還是沃爾沃無人駕駛汽車在上路測試時必須有司機坐在駕駛席上監控,以便隨時應對意外情況的發生,因為目前還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證汽車的行駛準確率。
今年5月,google公司宣布,它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正在向完全排除人為干預的全自動方向發展,預計幾年內便能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公路測試。谷歌在其官方網站上介紹說,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沒有方向盤、油門及剎車踏板和換擋裝置,完全通過軟件和傳感器進行自動駕駛,時速限定在25英里(約40公里)。
google無人駕駛汽車“頭頂”有一個分外醒目的雷達器,它可謂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隨時搜尋四周的其他車輛和障礙。除了車頂雷達、激光探頭等監視設備,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還裝配了識別信號燈、指示牌的攝像儀,并在前后保險杠至少安裝了4個雷達,輪胎周邊另有傳感設備。這些遍及周身的感應系統,可以對無人駕駛汽車周圍的狀況進行實時全息掃描,再配合精確詳細的導航地圖,計算機系統便能模擬人工智能,實現無人駕駛。據介紹,google無人駕駛汽車傳感系統的識別范圍可達100米左右,而正在研發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更可以探測到四周約兩個足球場面積內的物體。
日產推出的自動駕駛實驗車,以純電動汽車“聆風”為基礎,配備了3個攝像頭、6個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音波傳感器。利用這些傳感器和三維地圖,可以將車輛自身與周圍環境的距離測量精確到10厘米以下。日產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多款車型上配備自動駕駛技術。
法律和安全性等問題有待解決
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社會已引起相關法律方面的爭議,目前主要集中在兩點。其一,如果無人駕駛汽車遭遇交通事故,是由汽車制造商還是無人駕駛系統供應商承擔責任?與此相關,無人駕駛汽車的汽車保險適用何種法律,也將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其二,近年來,蘋果手機可以監控用戶地理位置的內幕曝光后,許多人開始擔心今后無人駕駛汽車制造商、無人駕駛系統供應商以及衛星導航服務提供商,有可能不當存儲乃至使用無人駕駛汽車用戶的行駛數據,使用戶行蹤等個人隱私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障。
日本信息通信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山口平八郎認為,實現自動駕駛還必須解決以下課題:一是完善法律。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事故應該由誰負責,是汽車制造商、自動駕駛系統開發者,還是駕駛員?與此同時,針對事故的“汽車保險”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二是技術與安全。自動駕駛汽車與手動駕駛汽車在道路上共存可能帶來問題。在十字路口右轉彎等情況,手動駕駛司機是通過相互溝通來防止事故的,而自動駕駛汽車是通過道路基礎設施傳來的信息做出判斷。除了自動駕駛汽車相互之間,還要開發人與自動駕駛汽車溝通的手段。
英國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有56%的英國成年人表示他們不會購買無人駕駛汽車,1/4的受訪者強調說,這些“機器人汽車”的安全性不能令人放心。
英國政府雖然出于“搶占科技先機,為經濟和社會敞開新的機會”等綜合考量,決定明年起讓無人駕駛汽車上路,但囿于各項瓶頸性制約,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變通,比如在初期階段,只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一些特殊公路或專用車道行駛等,以測試安全方面有哪些漏洞,力爭更加完善。
根據沃爾沃集團今年4月底啟動的項目,2017年至2020年間,瑞典的普通市民便可以試駕100輛無人駕駛汽車。沃爾沃也將根據市民反饋進行技術更新,最終的目標是讓駕駛員實現一邊開車,一邊讀書、打電話或者上網。瑞典基礎設施事務大臣卡塔琳娜·埃爾姆賽特—斯維德稱,“現在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車道的寬度,停車場的改進等,最主要的是如何將無人駕駛汽車融入到現有的交通系統中來。”
點評:
人家是走到制高點的, 根本沒有搶, 因為根本沒有人跟他們搶,我們連加入都沒有加入何談跟人家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