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66 于 2014-6-26 16:40 編輯 - U- [& Q. t. t1 \& j* X8 g; x
( E W ^9 O i9 ~6 Z
本文來自網絡,純屬轉帖。本文能解答初入行者一些困惑,當然成功的經歷、經驗是不能復制的,一些具有共性東西還是有些借鑒意義。( J+ V/ n* e( m3 a) B8 {! Z
一位中專生成長經歷 香港回歸那一年,從外地一所不知名的中專學校畢業(九十年代初考上中專也是很多人比較羨慕的事,有種跳龍門的感覺),學的是化工機械,說實話,剛去上學的時候,化工機械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四年時間也只是學到了化工機械的皮毛,畢業后被學校分配到一國有企業的化工機械廠,這也是學校最后一年負責分配工作。一起到單位的還有其他學校的,包括一些大學生,一共二十幾個人,其實從我們進廠的時候,公司就已經在走下坡路。
2 D0 a( o' w, M) d- b1 T4 W& K& b7 h
進工廠的前幾個月,在車間實習,結束后,由于學歷不高,人又老實,最后被分配到金屬加工車間,在車間主要從事設備上一些零部件加工的檢驗工作,其他學歷高的、有關系的被分配到技術部門一些比較好的部門,失落感就此迎面而來。即來之,則安之吧,雖然車間的條件比較艱苦,但是還是堅持了下來,跟車間的工人打成一片,虛心向他們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會了一些量具的使用,掌握了檢驗的基本知識。那時的物價也不是很高,每個月三四百的工資,生活的也是有滋有味,也沒向家里伸手要過錢。當時除了工作,業余時間比較多,由于住單位宿舍,一下班,就有很多同事約好打牌,打麻將,年輕人嘛,都比較好玩吧,經過一段時間后,我開始反思自己,思考著人生,難道就以這樣一種狀態生活下去嗎?不行,決對不行!心想,中專學歷在以后肯定滿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于是想到了提高自己的文憑,毅然參加了自學考試,下班后,在別人打牌玩樂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宿舍,自學著大專的課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雖然自學的道路是艱辛的,但一點也沒覺得辛苦,看著一門門課程考試通過,內心是多么的甜蜜!經過三年的學習,通過了大專十幾門的課程,如愿拿到大專文憑,在拿到了大專畢業證的那一刻,暗下決心,一定再學完本科。 + S, B6 j- Y5 k# l! w! s
5 n+ H- v6 d- L a7 m 檢驗工作干了兩年多,由于人員調整,開始擔任車間的技術員,負責解決車間出現的一些技術問題,雖然工作更有挑戰性,但一直在堅持,遇到不懂的問題,主動去請教技術部的工程師,以及車間比較有經驗的老師傅,直到把問題弄懂為止,事實證明,在車間的經歷,對后來的工作還是有很大幫助的。之后公司的經營發生了很大的問題,與其他的公司進行了重組、合并,一個機會,被調入了技術部工作,由于在車間的磨練,在技術部的工作得心應手,就這樣自己走上了設備的設計之路。做設計,首先要熟悉標準規范,但一味的看標準,不太能理解和記憶,開始通過抄圖,不理解的多問,慢慢的查標準,來熟悉標準,后面再通過大量的設計產品來提高設計水平,不能認為自己比別人多做了,而感到吃虧了,吃虧是福啊,不通過大批量的設計產品,設計能力很難達到一定的水平,這個就是量到質的飛躍吧。 ) v9 ~& L* V, Z2 Z9 j q; K
! V2 m% @& \' l( I" U. i
現在這個社會,文憑就跟錢一樣,不是萬能的,沒有是萬萬不能的(當老板的除外),雖然文憑不能反映一個人的能力,但沒文憑就少了一個敲門磚啊,以后就是出去闖蕩,起碼也要有個本科文憑吧,于是開始了本科段的學習,本科段的學習要比專科段輕松,又是三年的學習,順利的拿到了本科文憑,并拿到了本科學位證書。 . V |% Q/ a0 K4 L
, A D8 o( {& n M1 A9 v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第一個單位抗戰了八年,由于工作的局限性,最后選擇了跳槽,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了第二個單位(同樣是一個機械制造企業,不過生產的品種比較多),一來是為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二來也為了增加收入水平,這時的工資拿到了一千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奔三的年齡應該是時候找個人結婚了,當時所在區的房價也只有三四千,但一套房子也要二三十萬,對于當時的工資,這房價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怎么辦?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的支持下,和之前工作幾年僅有的一萬多元積蓄,付了一半房價,并貸了款,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套房(后來想想,當時如果不買,恐怕跳樓的心都有了,后來房價漲到一萬多一平,讓我們這些老百姓情何以堪)。
: Z' l) k8 n2 q8 [! Q( }$ b. Q* W. y1 N! {$ k6 t# q
在新單位,得到了領導的關照和培養,業務水平快速提高,從最初的設計員的角色,漸漸走上了設計校核、審核崗位,連續幾年,都曾獲得公司的先進個人、優秀員工的稱號,期間為了更大限度的提升自己,也取得了工程師,審核證、駕照等證書,為以后的工作做出了很好的鋪墊。隨著物價水平的上漲,以及個人業務水平的提高,此時的工資也慢慢得到了增加,三千、四千、五千。。。。。。結婚后一年多,有了自己的孩子,開支費用突然猛增,壓力也隨之而來。這樣一呆又是六七年,可能大家要問,為啥每個單位都待這么長時間,說實話,待個一、二年就出來,你能學到什么啊(對于悟性極高的人除外),用老婆的話,一定要耗上一段時間(說心里話,自我感覺耗的時間有點長),特別是對于剛工作的同仁,最好不要太頻繁跳槽。 ; h' c* y% ]" B( `3 M/ t3 r% T
5 b# o5 N. M C; @5 A+ f! a 有一天,突然接到一個獵頭公司打來的電話,說有兩家國外公司(不妨用A公司和B公司來區分吧)需要我這樣的工程師,了解情況后,他們聯系公司準備與我面試。那時的我,一心想給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另外還是想出去再闖一闖,見識一下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
2 H5 o7 Z! P; C+ E) K) q! o) O8 ^# O, \$ m: A. e
A,B公司都是電話面試,而且都安排在了一個工作日的下午,相隔兩個小時,所以特地向單位請了半天假。A公司的面試官是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面試了一個多小時,問了N多的關于設計方面的問題,基本對答的很順利,最后得到的評價是你的專業知識沒有問題,心想這下可能有希望了。另外,還有一個也是很多人比較頭疼的問題---英語口語能力,面試也就簡單的說了幾句。結束不到半個小時,B公司也打來了電話,相互交流了大約半個小時,也問了一些專業的問題,當然回答地也相當的輕松。面試結束后,焦急的等待了好幾天,事事難料,竟然收到了B公司的Offer,后來了解到B公司的規模比A公司還要大。懷著無比復雜的心情,第二次遞交了辭職申請,很快就離開了第二家工作的單位。 , C% N: }0 @9 N" H: w3 I
; c$ c" ]7 h- f' l
稍作休整,開始了第三段的工作,主要擔任項目上的設備工程師職務。在國外公司工作和之前有很大的差別,專業技術上沒什么問題,只是工作流程、程序和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別,開始只能是慢慢的適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做了幾個項目后,自己逐漸進入了狀態。公司有一個好處,就是每年都會根據一年的業績,對員工的工資作出增加的調整,此時的工資比之前的工資也增加了幾倍。另外也發現了公司的一些問題,公司在中國的時間長了,管理上也漸漸被中國化了。工作中,使用英文的場合越來越多,書面上的還能應付,面對面的交流還是欠缺不少,于是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課堂不斷練習,說實話,學習一門語言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自我感覺,有了一定的進步,只要自己堅信,一定能夠征服大家所說的‘鳥語’(哈哈)。 * N3 ` v- I1 t- m
3 N9 D7 W7 F& H) k 一步步走來,有汗水,有收獲,有辛酸,有甜蜜,有運氣,有努力,雖然算不上成功,還是有一些供人借鑒的地方 ,僅此而已!對于有一定工作經歷的各位兄臺,見笑了! ! C2 L3 ~7 r( V&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