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鷹這個話題比較適合討論,也給處于選擇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發展而痛苦糾結的同行提供一些參考。結合個人在上海的經歷談談自己的感受。7 i5 p$ b9 [. L1 {6 e
$ g, l( \! _; _8 r y+ g' Z6 x
1. 先談談工作機會
# A; O1 U! w* j1 Z; ?5 E K剛畢業相對來說可能比較慘,雖說機會多但是進不了好企業,加班多工作累薪水低,但是一旦有了三五年工作經驗以后(實打實的工作經驗,混的不算),獵頭HR把工作機會送上門,就看你自身把握能力和個人發展規劃了,外資合資國企民營選擇余地比較大,看你想做大海的小魚還是池塘的大魚。外資企業稍微規范些,除特殊情況很少加班,節假日按國家法定,這一塊比較好。個人第一家民營,周六正常上班不算加班,被白白剝削了,那時剛工作沒經驗只好忍辱負重。
1 E1 E' i- {+ ^% d, l9 Q/ _( n, H% B& y0 n6 ^" J# Z( N- f* Y. I% ^
2. 生活成本
* ~+ F& Q( I+ \& P$ r; B8 h5 P! a2 `每個人都說上海的工資高,但是卻忽略了消費更高,如果再稍微小資一點,白領真的”白領“。拿自己來說,每月租房水電煤氣網費剛需RMB3000,再加上吃飯穿衣交通應酬等開銷平均大概2000~3000。說實在的,什么泡吧唱K等其他花錢的項目基本忽略,周末就宅在家里,我本人農村出身比較節約,所有花銷也就維持基本生存。加上年底準備買房,所以已經把消費降到最低了。在這里確實相對小城市掙的多點,但是最后基本都還回去了,應了那句”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 L- V6 i& c; ?. [) K
E+ d) \9 K7 E# ^3. 生活節奏* F. k# r' ~7 U; j) t
剛到上海印象最深的一幕:地鐵換乘大家都是一路小跑。后來自己慢慢也成了小跑中的一員,也就習慣了。節奏快,日子過得像囫圇吞棗的感覺,一年又一年沒感覺做什么事情就過去了,每次看到同學在朋友圈分享小城市的慢節奏悠閑生活我都羨慕不已。由于城市大交通堵,花在路上的時間相對多,本人每天至少有2.5小時馬不停蹄奔波在地鐵換乘線路上,以前有個同事每天5小時,早上五點起床。。。極端情況。但是平均兩小時在路上應該不過分。" U- Z4 B5 b8 X+ ^) b. O* X
$ K6 `( e# b" V( u
4. 談談為什么會留下來吧' W5 E6 Q/ T" p
期間也有幾次動搖想回老家小城市,但是還是堅持下來沒走,并且準備在此買房定居。首先工作機會多一些,只要能力不差基本不怕失業,海闊憑魚躍吧;其次工作中競爭比較大,激勵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你追我趕才有更多生氣,也比較有意思;再次林子大什么鳥都有,新鮮事物層出不窮,滿足內心的好奇心需求;再次次交通便利(雖然有點堵)生活便利,我住的小區門口有一段300米的街道有三家便利店三家水果店其它餐館服裝店數不勝數;最后對下一代也有好處,畢竟這里是全國教育資源最好的地方之一,因為教育我從農村跳到這個中國最大的城市(要不然我可能在家種地),我希望我的孩子能以這里為跳板,在年輕的時候就能出去看看世界。 I1 _, l- ]8 d+ O8 Y
) H5 j, m, s$ o' j
& E+ b6 B2 U, u* d0 T2 X/ `7 g: Q0 t( A
% m/ Q6 Q6 e' @8 N+ s+ N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