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5399|回復: 41

深度分析機器人行業,絕對干貨?。ㄒ唬?/span>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6-19 21:16:0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一部分全球 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
) D" B( |; D3 v2 G) o$ K

+ o/ s* l, b2 b
一、全球機器人行業重點企業股價趨勢
) h5 T4 }0 A7 Y4 P7 p
  在研究機器人龍頭企業股價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企業的股價無論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還是在近幾年,都呈現上漲的態勢。從全球范圍看,機器人行業仍處于上升期。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以及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人口紅利耗盡,自動化大趨勢不可擋,也為機器人行業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 s+ V4 @! N+ }
 ?。?/font>1)近五年機器人四大龍頭企業股價呈漲勢
' T7 Y2 w4 _) X3 g: ^/ y
  隨著全球經濟從2009年的谷底復蘇,特別是全球范圍的自動化趨勢,近五年機器人四大龍頭企業股價呈上漲趨勢。與2009年年初比較,2014年年初庫卡股價5年上漲了近2倍;日本的安川電機與發那科也分別上漲3.2倍與1.6倍;ABB在近五年股價則上揚80%.

" C  c0 C! g. u* x; H/ ^6 `+ K
  (2)安川與發那科近40年股價

0 P7 Y2 Z/ W# |' V3 P4 E) ?
  日本機器人公司安川與發那科上市較早,我們可以通過其將近40年股價考察機器人行業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的發展趨勢。

6 u0 Q& b! T4 w6 Q: d6 B) {
  安川電機是制造伺服、變頻器、工業開關及機器人的日本公司,創立于1915年,于1974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4 u' I: [2 x' q; a6 t3 a
  發那科公司是生產數控系統和工業機器人的著名廠家,1956年從富士通數控部門獨立,1976年上市。
2 P0 @* V9 |* F3 J: z" _
  這兩家公司在工業機器人方面都有較為突出的成就,其工業機器人產品在日本甚至全球都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是日本主要的工業機器人企業。
( A2 W. y  Q  z5 c4 n* l# k
3 u; q, r1 ]: P2 e2 `
  我們以兩公司上市時間為基準點,通過與日經225指數對比,可以看出安川與發那科的40年股價雖然也有起起伏伏,但總體仍呈漲勢。

9 Z+ ?! Z- l- n- i* F
  安川與發那科近40年的股價的成長期、調整期和再次成長期,分別對應日本機器人產業發展歷史的孕育與形成期、發展期和走向智能化時期。
: |3 a5 U2 O6 ^9 J9 d
-----------------
+ E: h5 I5 A$ y# G& ^1 m深度分析機器人行業,絕對干貨! (二)! b- J. U! m0 Q# j2 _) e; d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309
" U+ k$ u% q) L5 ?  [% F( e  C. ?4 G' A9 G& l( T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4-6-19 21:17:18 | 只看該作者
二、全球機器人行業現狀與機器人行業發展階段: W. c, i- ~8 u  A
& n  y3 V- s; `8 X
(一)、全球機器人行業現狀: r& u0 |1 w. P1 }% Y. Y* k) s7 @

; j! D4 P( N3 m 1、行業發展:增長態勢延續1 x3 ?  W1 O6 t! C9 B
" u& g% P8 s4 C  A: K
 ?。?)預計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25萬臺從2008年第四季度起,全球金融風暴導致工業機器人的銷量急劇下滑。2010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逐漸由2009年的谷底恢復。% b" W: T& \" @! Y% c( [* ]5 m$ I

* ?- @' m4 ^' `7 S1 D; y& \  (2)預計到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容量2700億2012年全球機器人本體市場容量為530億元,本體加集成市場容量按本體大約三倍算,估計1600億元。& m! d, F7 }$ X- X% D
/ F! A5 y5 v9 j, g+ i
 ?。?)預計到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接近500億根據IFR數據,2012年全球個人(或家庭)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為73億元,公共服務機器人市場容量為208億元。目前看公共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走在前面,市場容量更大。# d$ R% m2 `9 n7 w6 i+ P
$ ^8 P/ p& [3 p* U
 2、全球機器人行業布局:日歐產業優勢明顯,中國市場潛力巨大7 I" Y( I. w  E7 M( l  O

7 [3 D) l# I8 Y/ D( u2 p ?。?)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與存量" F8 d  e, F; n
  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以中歐美日為主。日、美、德、韓、中五國存量占全球比例達71.24%,銷量達69.92%.
( l  ]% e# S4 M' D$ M  截至2012年底,全球機器人累計銷量達到247萬臺。機器人平均使用壽命為12年,最長15年。估計現在全球機器人存量在120萬臺-150萬臺之間。
7 ~0 S- }0 G! P; @+ M7 X
2 W8 e! h; y) l& p" O# S ?。?)全球工業機器人與機床行業銷量的對比
1 ?5 k" C" d9 j! }4 S3 p" ?- i4 Z$ h# v! [( A
  工業機器人銷量占機床銷量比反映各國機器人使用情況。這個比例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個國家機器人普及水平的提升。我們給出美日德中四國的機器人銷量占機床銷量比,從這個數據和歷年的變化趨勢看各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狀況。
- s" }, p" V- q+ u) b/ _! ~  美日德三國的機器人銷量占機床銷量比穩定在一定區間內(15%-25%),表明這三國的機器人銷量趨勢與機床銷量趨勢基本一致,也表明機器人行業發展較為穩定。
2 w  z8 `; I! {+ Y% E
" y# v" l9 F. i: E- D" `" L1 ?  中國機器人銷量占機床銷量比在2006-2011年間雖然有所提升,但仍然處于一個較低水平,5%不到。因此,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潛力還很大。2 ~( a, }+ g4 N# i2 Q
8 O2 U3 a1 s! s
 ?。?)主要國家/地區機器人技術優勢領域比較' g% T6 k  M8 O9 l

1 o# ]1 V1 I/ I/ J) m) \6 |/ U  美日歐在機器人行業發展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它們的優勢領域各不相同。" w; k0 G5 A3 T1 s; c6 V' f0 c3 h
  日本在工業機器人、家用機器人方面優勢明顯,歐洲在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美國主要優勢在系統集成領域,醫療機器人和國防軍工機器人。
+ n7 B, V8 j6 S0 Z4 [% D7 ]8 j9 _3 j& Y
 3、全球機器人市場格局& l0 G# ]6 p8 o/ ]3 v8 u
" ^5 [  Q! A, F3 d
  在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機器人四大龍頭企業2012年收入占比超過50%,是這一領域的絕對強者。
& ]! B  K9 V3 L2 J- T  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方面,除了機器人本體企業的集成業務,知名獨立系統集成商還包括杜爾、徠斯和柯馬等。
- e/ G( D* E) U, c" Y4 {  近年來,隨著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趨勢顯現,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也有一系列企業涌現出來。
. K$ y) I, [- I) L  V$ d5 W, _  這些企業包括研制達芬奇機器人的直覺外科機器人公司和生產吸塵器機器人的IROBOT等。' p' D9 L. ]/ W
% Y6 w# H8 Y5 D. E( O7 P
 4、應用領域:以汽車為主,向其他領域蔓延
$ _7 K" _; \9 z! _4 J& `; W7 W' F* W9 B) c& o+ d
  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工業是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加上汽車零部件,約占機器人裝機總量的40%.
4 R2 `. z1 G6 @* Z# }  其他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量不斷增長,2011-2012年,應用于交流通訊的機器人增幅居前,為14%.0 k) ~4 h5 s9 [( F4 U; M

3 Q4 U- _. F0 D: K9 ?1 o  m(二)機器人行業發展階段
8 v/ k) |* W; z6 @+ c- E
' U6 X- g9 f) H  z  1、機器人行業發展五階段0 Q! b9 B2 V0 I/ Y
( e, Z7 H* U& n! `  _( b* c
  結合發達國家機器人行業發展經驗,我們將機器人行業發展劃分為五個階段:技術準備期、產業孕育期、產業形成期、產業發展期和智能化時期五個階段。美日歐機器人產業已完成前四個階段,目前處于智能化時期,而中國機器人產業還處于孕育期。
) q9 O' Y/ O* {2 Y! P9 w+ J4 C  回顧全球機器人發展簡史,工業機器人早在1960年代就進入工廠。進入2000年,美國、日本等機器人大國已致力于研發更尖端的技術,機器人技術進入快速發展期,正向智能化階段行進。0 F: h+ ^6 _, Z: y- e; U
" O  N  E5 \- Z$ ]- l; \
  2、以美日為例,看機器人行業發展
! k6 M' W7 Z5 D/ H) l
" X7 I$ Q$ c+ O: R  美國是工業機器人的誕生國,但是隨著制造業產能轉移到亞洲,其工業機器人本體產業發展緩慢。日本機器人產業在80年代實現了對美國的反超,成為“機器人王國”.在這一部分,我們系統的梳理了美日工業機器人發展歷程,并回答了諸如“為何美國工業機器人本體產業沒有發展起來”“日本機器人產業與其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等重要問題。
8 g# d- r) h5 r, F" e
) w/ f' G1 q  U) i' P  美國是工業機器人的誕生地,但本體發展緩慢早在1959年,美國的UNIMATION公司就生產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UNIMATE。因為當時大家都想象著這個產業的前景非常好,有200多家公司開始做機器人(很像現在的中國)。
7 H0 \! ]% U0 T- e9 Y7 D2 m% e( T. V. M3 w" ^4 O: N' |
  3、機器人行業發展與全球制造業轉移息息相關機器人行業發展,特別是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與全球制造業轉移息息相關,機器人替代人將是全球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部分將詳細闡述這一過程。
4 F# d" L3 {; A7 k$ w. X( ~) _4 e5 K; y7 h; @9 n; k  Y% r& K; [3 P% c
  從產業角度來看,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先從勞動力成本高的地區轉移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但隨著發展中國家(如中國)人口紅利漸漸消失,人力成本不斷上升,機器人替代是未來全球制造業的發展方向。當使用機器人的成本降低,以機器人替代人力更為劃算時,這條軌跡也許會逆轉,制造業將部分回歸美國本土。7 q4 I) p! b+ P2 s  ^
, e+ s& t* C; e/ k: ?4 n+ l
  然而,由于很多制造業產業鏈都在中國,因此很難全部轉移出去。這些巨大產能未來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實現自動化。伴隨國內自動化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中國有望崛起幾家本體機器人企業。+ t/ O+ k. B" Y  k* x7 y

4 k* d1 M/ l9 @) l9 E$ t+ W' o  一般一臺大型焊接機器人,初始購置成本200萬,10年折舊的話,一年20萬,一個月1.67萬。如果三班倒生產,相當于5-6個工人的工作量。一個工人淡季工資是3000-4000,旺季工資是5000-6000,即使淡季5-6個工人工資,也要最少需要將近1.2萬到1.5萬,旺季可能要3萬到3.6萬,全年合計要30萬,遠高于當年機器人折舊總額20萬。
3 G, L7 l9 S+ ^( [; R' U/ u! ], V" A5 U, r
  4、第四次工業革命仍以機器人為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水力和蒸汽驅動的機械制造設備。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基于勞動分工的大規模電氣化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伴隨電氣和IT技術提升的制造業自動化水平提升。
4 b2 O# e5 k9 F7 g; A9 t) q) c5 {8 U; \6 ^8 M
  全球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以信息地理系統為基礎,80%的創新由信息通信技術(ICT)推動。自動化、信息化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機器人作為自動化技術的集大成者,仍然是工業4.0的最主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5 z+ U% p  Q4 ~: x) ^6 E- s
3#
 樓主| 發表于 2014-6-19 21:18:13 | 只看該作者
三、國外重點機器人企業及集成企業( W1 X! M8 b7 n* H4 ?" R
  在這一部分中,我們重點分析了國外典型的機器人企業,目的是通過剖析這些公司的特征尋找中國未來機器人的龍頭企業。# b  ~; M$ Q2 a
  (一)國外重點機器人企業的起源國外重點機器人企業最初起源于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如下游應用的焊接設備、上游的數控系統生產等。+ m9 D6 F9 U& `: }
  最終上規模的機器人企業大都是以本體業務為核心,同時還有集成業務,甚至也做核心零部件業務的綜合型機器人企業。
' D  X. z* T* [' Y- d( |, ]2 G ?。ǘ﹪庵攸c機器人本體企業這部分重點介紹了幾個機器人本體公司,包括德國的庫卡,日本的安川和美國的ADEPT.
" i; }- |& a! Y( x  1、庫卡:“最純粹”的機器人企業庫卡是德國機器人公司,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制造商之一。2012年,庫卡總營收為145億元,其中,機器人本體業務營收為60億元,機器人系統集成營收為85億元。庫卡在2007年進行了業務重組,重組后庫卡的業務部分為機器人部和系統集成部,是“最純粹”的機器人企業。
% a! r7 F  V7 j! }1 P1 \5 y  2、日本機器人企業的經典案例安川電機安川電機是日本著名的電子機械工程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工程與信息技術。
* c% H. j6 N9 ~8 c# C: r  安川電機的業務特點是各個業務部門之間可以相互配合。安川電機是典型的綜合型機器人企業,擁有包括上游零部件生產的運動控制部門在內的機器人產業鏈上的各主要部門。
" [6 \6 ~9 n- x$ }& g/ z  安川電機的MOTOMAN工業機器人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工業機器人之一;運動控制部提供各式運動控制、驅動裝置等,以實現高效率與高生產力的生產系統;系統工程為不同類型的工廠提供合適的機器人外圍設備構建,使得安川電機各個業務相互配合緊密。
1 D) l+ q  K( \: X4 h+ [: B  2012年安川電機機器人本體部門收入占總收入的36%,僅次于運動控制部的47%.% |# v: i* c; S
  與庫卡類似,安川各業務變化趨勢顯示公司在不斷整合資源投入主要的運動控制和機器人部,其他業務比例不斷縮小。6 [: d2 Y  r% W; S+ A1 ^
  3、Adept:碩果僅存的美國工業機器人本體企業Adept成立于1983年,產品主要包括AGV小車、SCARA機器人和DELTA并聯機器人。
) w' v8 y9 M4 d  前文將美國機器人行業發展歷程時提到,美國工業機器人本體企業發展的并不好。ADEPT是美國碩果僅存的機器人本體企業,其主要產品AGV小車和DELTA并聯機器人技術非常先進,但是六軸關節機器人很少。1 i" {7 P1 g+ l6 x% W  q
  Adept收入主要來源于本體業務銷售。2012年,超過80%的收入來自于本體業務。這與其產品主要為自動化移動設備或小型機器人有關。
' o( V0 u- b/ ~9 d/ l0 h) R ?。ㄈ﹪庵攸c機器人集成企業國外做機器人集成業務的企業包括綜合型的機器人企業(如四大家族),也包括專門做機器人集成的企業(如杜爾、徠斯、柯馬等)。
& X* \7 k  o. c3 \4 S" t9 [" j   2.國外機器人系統集成總結在國外綜合型機器人企業(包括本體、集成),以及純粹的系統集成商當中,系統集成業務規模最大的約100億元。而且這些大的系統集成商主要以汽車行業系統集成為主,通常與多家大型汽車企業綁定,承接其全球汽車產能的集成業務,而且通常專注于焊接、涂裝和總裝生產線的集成業務中的一種。9 Y! g  y* p$ n
  (四)國外重點機器人企業主要財務指標對比首先,毛利率與凈利率對比。/ K+ u4 E: q0 t* _: i& p2 V2 n
  根據公開財務數據,國外機器人企業毛利率能達到20%以上,但凈利率很低。除了發那科超過20%的凈利率之外,其它幾家通常只有2-3個點凈利率。1 ]9 [& b8 s& C* \$ m
  發那科毛利率和凈利率比較高的原因包括兩個:一是發那科機器人的伺服系統和控制系統自制,且可以享受與機床業務帶來的零部件協同帶來的規模效應;二是發那科還有大量的高毛利率的軟件業務,比如機床CNC系統。* F3 i' ^, J# q, M: d& ]$ L5 H; M
$ O+ F! E# r6 U+ Y, |
第三、市值規模與估值對比。. P8 {2 B1 p6 M, b4 l

1 ~9 i* q# \! w$ Z! t+ s  G  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ABB和發那科市值規模進入千億俱樂部,最新市值分別達到3766億元和2039億元。ABB業務涉及領域多,主要為電力技術和自動化,不僅限于機器人。庫卡、安川市值規模達百億級,其中庫卡專注于機器人行業,安川還有自動控制業務。機器人集成企業杜爾市值規模也達百億級。美國機器人公司ADEPT市值規模相對較小,只有10個億。
5 Q3 T9 {" F! f, }4 _
: f6 y" o4 y* B+ n: N: J  國外企業經歷了成長期,估值均在20倍到30倍,主要是因為在國外機器人產業相對成熟。$ d4 I2 V0 ~4 D) p4 F1 n9 {
& G: N6 y' _5 `
  但是不可低估未來幾年由于機器人技術突破,帶來估值大幅提升的機會。
0 B9 [: H8 D5 |& F4 B% m9 A- K5 u
4#
 樓主| 發表于 2014-6-19 21:19:13 | 只看該作者
四、機器人技術革命7 _* R( Y* ^" r( a
 ?。ㄒ唬┕I機器人技術革命(1)現階段機器人仍是生產線輔助設備,核心設備仍是機床現階段工業機器人技術發展仍然很不成熟。在現有的生產模式下,機床仍然是最核心、最基礎的設備,是工作母機;機器人用于人工替代,只是生產線上面的輔助設備。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相對于機床,機器人占生產線總成本的比例還比較低??紤]到這點,也許機器人本體的產值只能無限接近機床產值。
' h3 L. v2 [4 x2 j$ u, f( U& K, q6 k7 u
  2012年,全球機床產值5590億元,機器人本體產值有530億元,加上集成約1600億元,約占機床產值的29%.在中國,這一比例更低,只有11%,未來有很大提升空間。
2 b0 q* `6 X+ z0 c4 J- c& U6 r  L4 X0 ?8 n( p9 L' j
  隨著自動化大趨勢的發展,機器人將取代機床成為新一代工業生產的基礎。但這發生的前提是工業機器人技術得到突破,克服現有的問題。
; A& W9 _! n) s) T8 @$ c9 O, u: W* \6 \1 o; L/ P; ^3 ?
 ?。?)工業機器人技術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工業機器人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A. ?2 u. [* Q) V9 X% G+ X

8 V' E7 p( H5 M+ t" Q$ w ?。?)智能化。智能化就是機器人的操控將越來越簡單,很多東西機器人就能自主判斷,不需要人示教,不需要高級的技術人員操作。智能化也就是傻瓜化。
8 _1 N& u9 b; j; _
1 `- z* F* q/ w6 z6 [ ?。?)柔性化?,F在的機器人是一個單臂的機器人,就不能像人手那樣靈活。如果雙臂機器手技術得到突破。這種機器用在工廠里,基本可以代替人做所有的工作。像現在單臂的機器人在裝配線上就沒法用,協調性達不到要求。
; A$ Z# y. F" I. O! K7 E1 Q- B: B* M
 ?。?)安全性?,F在的機器人,由于技術還沒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很容易對人造成傷害。
4 H- |% |" W7 H2 a' P- y6 w
. M, R2 ]1 b* E! C6 d ?。?)低成本。工業機器人由于現在成本還很高,如果想打造很智能化的東西,成本很高就賣不出去,需要通過上規模降低成本。
" u0 v2 ^; |( n7 ?+ R. g0 |( O& j+ V- G. S/ [5 G* E
 ?。?)技術融合。機器人技術將類似于80年代的手機、90年代的互聯網、2000年代的移動設備,經歷一個技術融合的過程。未來的機器人技術將在通信、感知、處理、移動、意識、操作這六個方面突破。
4 _! {; ]6 z+ G7 t
6 R: |' |* q' a) N- b0 X- L* k  (6)BAXTER機器人與雙臂機器人Baxter機器人:Baxter與其它工業機器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精度和速度降低,但是適應性和安全性增強。它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成本低。此外,Baxter還被認為類似于PC機,能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軟件升級。但整體而言,Baxter機器人還處于試驗階段。) R2 n% Z0 J3 ]. _7 x7 L  [
. O' e) K) S0 ]7 B. W
  雙臂機器人:ABB和安川等機器人企業正在研制雙臂機器人。雙臂機器人可以從事傳統機器人無法做到的事,如精細的組裝等。符合機器人往更智能化、靈活化方向發展。由于大量使用高端傳感器,成本很高,尚未大面積使用。
& ~* G. B6 R" i+ L; c2 H8 N9 U  h- y, s
 ?。ǘ┓諜C器人未來爆發式增長1.谷歌的大動作谷歌近期收購了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機械手臂、設計等領域有所專長的八家機器人公司。谷歌此次收購更注重機器人的軟件方面,因為谷歌認為機器人項目還需要在軟件和傳感器等地方取得突破,而硬件層面的問題,比如機動性、手和腳的動作,都已經解決。
5 P- c: K! J* d0 c1 A
; y$ t% H# s+ K/ o8 k; p4 }  在完成對一系列機器人公司的收購后,谷歌又斥資32億美元收購NEST.NestLabs是世界領先的智能家居生產商,由iPod之父TonyFadell創立。Nest有兩款智能家居產品,智能溫控器和智能煙感器。Nest的核心技術包括算法、傳感器等,用戶體驗運行于云網絡。
& i! N6 w1 @6 c; n, X8 L8 j7 O/ G  L$ Y4 W5 W$ h; E% U
谷歌斥資32億美元收購Nest,是其歷史上規模第二的收購,標志其正式進入家庭自動化市場。據估計,到2019年美國家庭自動化市場將達到164億美元,市場潛力巨大。另外,近期谷歌還斥資約4億美元收購了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7 D. m% ]/ \+ t/ v
5 k, S  s" B$ Y4 i
  2014年是機器人行業的拐點之年:今年是國內機器人行業整合之年,從近期慈星股份與固高合作控制器,新時達收購眾為興就可以知道這個趨勢;也是機器人本體國產化加速之年,因為控制器、伺服電機等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今年有望實現重大突破;更是低端產能自動化需求擴張之年,長三角、珠三角的低端制造業的自動化市場會被引爆。) `) A6 b# G6 v
" [  d0 l1 [5 R- G
  機器人屬于高科技行業,產業鏈各個環節都保持較高毛利率:除國產機器人本體由于關鍵零部件成本較高,毛利率出現負值之外,機器人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保持比較高的毛利率水平,其中以醫療手術機器人毛利水平最高接近或超過70%.& K% ?8 k) b2 E# |: W* y" r
% J* T8 }0 T' E& c
  估計2017年機器人伺服電機及驅動市場容量52億:目前國內機器人使用的伺服電機及驅動還是以國外供應為主,但是埃斯頓、廣數、匯川等企業伺服電機進展較為順利,2014年可能實現較大突破。" G! M5 q5 a4 ~* x) F* t0 H

0 G; R, c- U! ^3 X( J" x  估計2017年機器人控制器市場8.8億:機器人控制器是國內比較拿手的,國產化門檻不高,例如有慈星股份和固高的合資公司,以及新時達收購的眾為興,估計2014年國產控制器會放量。
! b' [& u/ E- O; R8 R
/ R2 e/ k" m. J7 [  估計2017年機器人減速機市場46個億:減速機盡管只是單純的機械件,但是還是最難的一塊,真正要實現國產化需要點時間。
! [7 g7 e) M3 H* L# |
5#
 樓主| 發表于 2014-6-19 21:19:54 | 只看該作者
六、機器人行業投資思考$ Z! x( S- I* b$ M

+ u& V3 A( z0 x; n4 P4 p0 s  機器人產業鏈存在投資機會:國內機器人行業的廣闊發展前景,必然給二級市場都帶來很好的投資機會。從機器人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應該關注能夠突破關鍵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的企業,以及具有跨領域集成能力的集成商。
/ b8 h0 M- Q! G9 f+ q' C( v8 K/ k, D
  經濟型本體概念:具有研制桁架機器人、SCARA機器人、桌面機器人,以及低成本六軸通用機器人能力的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包括博實股份、新松等。
( F5 W$ l1 L" g: f1 z7 f9 n" l, c/ q/ e& ]
  關鍵零部件概念:具有研制關鍵零部件能力的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例如,華恒焊接、秦川發展等企業研制減速機;匯川技術、英威騰、科遠股份、華中數控等研制伺服驅動器。
7 U' r- s  |4 {- o) T
2 F. _6 ~$ s8 P5 k4 D! Y  有競爭優勢的系統集成商:到目前為止國內機器人企業當中能賺錢的還是以系統集成商為主,盡管系統集成商上規模比較困難,仍然看好具有跨領域能力,以及有能力提升項目標準化程度的系統集成商。例如,新松、博實股份、雷柏科技等。' p+ T. e# Y/ ]  y- T, j8 V. U' @

- f& W1 @  ^! D( u1 V/ I  機器人前沿技術概念:國內機器人行業處于創新活躍期,有可能在機器人智能、機器人視覺技術,以及人機交互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比如,紫光股份在語音識別等方面有優勢。* o* }; Y+ |; ?3 h+ \4 G

+ @  P: A: t  A2 h( R中國機器人市場
3 X2 w+ }5 `1 Z( r  S$ b& S+ X) Q+ A; R) i9 `
 ?。ㄒ唬┲袊?工業機器人市場高速增長
4 g1 x9 }1 o% P  M* ~" f. }8 l) w* E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重要市場。2011年中國機器人出貨量達到2.3萬臺,占全球出貨量的13.8%,全球排名第四,同比增速達51%.2004-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復合增速為29.7%,2009-2012年復合增速達到71.9%.
# w9 u3 l: O% ?4 F+ C& r' t; E6 p  s
  2012年國內機器人裝機量達到近2.7萬臺,相較上年增長19.5%,高于國際機器人協會預測。根據國際機器人協會的預測及與相關國內行業內人士交流,2013年增速預計達到20%-30%.
  m, T# X! s+ E' q' P
9 e3 B# s. a. h5 U  2012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存量已突破10萬臺,僅次于日、美、德、韓,占世界存量的8%.
0 N/ g4 H2 \0 g& A* ]# Z3 J9 n3 m
. F- q3 \5 A2 x) B( \0 z  目前,相對美、日、韓等國而言,國內機器人密度還是很低,2011年數據僅為每萬人21臺,不到世界平均的每萬人55臺。即使剔除不可比因素,國內機器人密度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表明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3 g, K3 R7 d  K; x. s

4 U+ s6 \% {) g% ]: {2 }5 Z  (二)國外機器人廠商搶灘中國市場
& A' S4 U* g0 A& F& ]! o! i2 t  O9 h8 C+ t3 I
  中國市場是未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近年來增長迅猛。國際機器人巨頭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以ABB、庫卡、安川電機、發那科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國外機器人企業占據中國機器人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 `! b' p; d( c" T
+ h0 D) q! o( P$ o0 V. ^" s9 ?
  在90%的機器人市場份額中,ABB、發那科、安川機電、KUKA四大家族共占57.5%.之后的三大廠商OTC、松下和川崎重工共占16%.而國內機器人生產企業市場份額相對較小,2012年本土品牌機器人市場占有率8%,個體企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
9 W7 `- }1 N; i$ n* f8 B+ a! `' j  i" c
  機器人本體最好的還是歐洲的產品,以庫卡最為頂級,ABB機器人國產化之后,質量有所下降。日本的安川、發那科、那智不二越、松下等,與歐美產品相比較,屬于質優價廉型,更加符合中國客戶需求。韓國現代機器人,主要用于現代集團內部的現代重工和現代汽車,外銷相對少一些。
6 h( T$ x0 a2 z& I
4 R2 g) n  h& a" v  安川和發那科等日本機器人企業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以安川為例,最開始和首鋼合作機器人本體,近期又與杭州凱爾達合作機器人本體。而且這幾年安川在國內市場布局做得非常好,幾乎每個重要市場都有辦事處。如果未來國內沒有企業能做好本體,估計國內機器人市場主要是日本企業占據大部分份額。
8 W; p$ A3 L; b
0 J* Q5 W0 f  K/ z7 h& A. ?; @  機器人四大家族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但是真正意義上研發和生產都實現本土化的只有ABB,其它如庫卡、發那科等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化。國外機器人企業在搶占市場的同時,為國內機器人行業培養了人才,以及較為完善的供應商體系。
- Y5 B5 `; x$ K" t& v8 I. o: Y. o; }- _/ K! T
  (三)國內機器人行業現狀
1 H6 q( X' S+ L* g) ]: W# Z* u, f- _
  機器人產業鏈包括核心零部件生產、機器人本體制造、系統集成以及行業應用四大環節。% P' z9 c+ W8 ]/ s0 x9 ^7 a
, Z" W) N4 n2 v
  目前我國機器人企業真正能賺錢的業務是系統集成。關鍵零部件沒有真正國產化,造成國產機器人本體成本遠高于國外同行,很難上規模。$ c  k" e! v  D+ u6 G0 q

5 S# f9 g  F, G% S  w1 |" f9 Q  T  2.國內機器人成本高于國外
8 @7 G4 d5 B+ A9 B2 a* l2 [+ |* ^
  國產機器人本體成本遠高于國外同類產品,特別是減速機,國內企業購買減速機的價格是國外企業的價格的將近5倍。伺服電機、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價格也顯著高于國外同類產品。
" t3 j2 x) g9 |1 u3 G- Y9 Z2 B( d( @* @8 H+ R
  3.現階段國內機器人行業類似于美國50-60年代
. R7 T: Q; T9 b& ?* R6 m3 x: J8 O% a, x& ], @
現階段國內機器人行業類似于美國上世紀50-60年代,機器人產業剛剛興起,眾多企業進入機器人行業。不同的是美國當時機器人技術是世界領先的,現在中國機器人技術明顯落后于西方已經相對成熟的技術水平。# p* d6 f; Z3 y

9 H4 U7 N; Z. M9 E" P7 H6 ?繼續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309
6 B: M7 d  z# S' O

點評

說的不錯,比較客觀。  發表于 2014-6-19 22:01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101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hqy718 + 1 問題描述清楚,顯得很專業!

查看全部評分

6#
發表于 2014-6-19 21:46:0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
7#
發表于 2014-6-19 21:53:17 | 只看該作者
自動化技術確實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方向,但可惜的是現在中國缺乏與之對應的大批量高技術工人和技術。
8#
發表于 2014-6-19 22:09:58 | 只看該作者
說的不錯,中國的制造業還是不如外國
9#
發表于 2014-6-19 22:11:41 | 只看該作者
機器人應用是越來越廣了,我們公司近期很多線都引進了
10#
發表于 2014-6-19 22:30:27 | 只看該作者
前兩天,剛看了一個報道——國產機器人“神工一號”實現意念控制。天津大學和天津市人民醫院發布了雙方共同研制的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系統“神工一號”。
' U( T% k/ y; r4 H6 |看到標題,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可能對這方面的了解甚少的緣故吧??戳税胩靾蟮溃€是不明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4 08:16 , Processed in 0.09944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