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歲一過,時間就感覺特別快,一晃就快到了尷尬的年紀,35這個神奇的數字不知道是怎么來的?和普通成功的人比起來,無疑是失敗的,因為年收入要把每年只有一次的工會生日卡兌換券都算上才勉勉強強有10來萬。和那些依然在求職路上奔波的小兄弟們比起來,好像也不是一無是處,在世界500強中國工廠里干過,署自己名字的專利也有四五個,為了評高級工程師發表的論文也有兩三篇,干銷售做市場也業績不錯,現在研發新產品做項目負責人,只是感覺有點力不從心。0 F8 [+ x6 q, [/ k2 P# H" v, r. _
. P6 u( Q2 W2 k) I% G剛畢業的時候,一心要做技術,看到社區里剛畢業的同仁寫的東西覺得那個就是年輕時候的自己,努力干活,下班翻書學習,現在回頭來看,死腦筋啊,剛畢業多干活沒錯,但是沒必要在技術這條路上一條道走到黑,歸根結底,技術是為生活服務的,只要能更好的生活,不必拘泥于技術還是其他工作,不必清高的覺得干別的就沒有所謂的技術含量,縱觀歷史,從政經商干實業才是成功的目標,如果有機會就抓住機會朝這方面努力。
; Z+ |. T: }! O$ C6 W
! H5 i2 R8 F& p+ K2 L6 I6 P未來準備自己創業,但是目前工齡還沒有15年,貿然辭職似乎以后養老金都領不到,怕老來過的很凄慘啊。最主要的是現在對自己創業做什么項目沒有清晰的認識,注冊一個商貿公司做設備經銷往往自己就成了銷售和維修人員,投資辦廠呢沒有一個合適的產品,有合適的產品自己又沒有這方面的加工經驗(比如電箱電柜等),做產品吧研發投入要錢還要開發市場,而且投資回報時間長,不知道自己的產品能不能被市場接受認可,而且做機械設備利潤也不高,和其他行業比,有點想脫離機械行業。都說30而立,到現在了還對自己今后要走的道路沒有清晰的認識,想想就覺得自己挺失敗的。優柔寡斷、患得患失這也許是技術出身的人的通病吧。; A( u, ?4 p; j {9 W# P1 @
/ v7 _! ]3 T$ C- D* m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