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2584|回復: 40

中國為什么做不了高端氣動元件?!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6-16 10:32:2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9年濟南華能引進日本太陽鐵工的SR閥技術,專門成立了六分廠生產,技術歸口公司研究所氣閥室。幾乎所有模具和零件都是進口。參與試制的那批工程師在公司不受重用,SR閥開始量產時大部分辭職去南方寧波一帶的民企發財了。

公司每年新招10幾個大學生,每年走10幾個工程師,技術中心一直維持著20幾個人數量不變。在氣缸類老技術人員中最厲害的應該算周乃東老師,現在國內氣動元件用的潤滑脂就是他選擇的,而潤滑是氣動元件壽命的核心影響因素。老技術人員退休每個月拿800塊錢,為了生活很多人去寧波的氣動元件廠做技術顧問,一個月1000塊/4次。還有89年畢業的一批大學生,在2002年時才拿不到1500,住10幾平米的小房子,工作累的吐血,去醫院看病怕扣工資都不敢請假。還有30歲左右的工程師每月拿1200左右,連女朋友都談不了。所以每次工程師辭職,領導很快就批了,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在公司最開心的是濟南當地人,一個個家族成員都在廠里干著最輕松的財務和銷售及政工類工作。

       終于到了2007年,SR閥的產量沒有達到規模經濟的10萬件/年(89年計算結果,現在不適合),加上資金鏈斷裂,濟南市就以78萬的凈資產將一個量產值1億多的企業賣給了FESTO。現在這個企業已經更名為FESTO濟南公司。技術人員的待遇終于上來了,可是只能給FESTO當配角了。國企嫁給外企是一個心酸的過程,雖然以后會過得更好,但是大家心里都有些不舒服。做技術,和武士一樣為了尊嚴,被人家收編,就算錦衣玉食,但也沒有了尊嚴。


補充內容 (2014-6-16 12:34):
其實當年華能研究所氣閥設計室任何一個工程師都可以去給airtac當總工的。現實中airtac的總工就是華能出去的。

補充內容 (2014-6-22 22:29):
德國鬼子從90年代初就像吞并濟南華能,開除的條件只要300名員工,可當時華能有1000人,其他人怎么辦?所以當時老板沒有同意,一直和德國談著。最后festo被SMC在中國打壓的受不了,迫切需要中國血汗工廠來降低成本

補充內容 (2014-6-22 22:33):
新建工廠比較困難,就收購了濟南華能。收購的時候,華能已經建好了新廠,濟南賣國賊以78萬的凈資產把華能賣給festo了。不說國有資產流失的話,當時簽訂了一個協議,接受華能所有員工。其實就是不要讓濟南人失業。

點評

真能扯,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和尊嚴一毛錢關系呀。阿Q  發表于 2014-6-16 11:41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32 收起 理由
劍客昆侖 + 1
好方案 + 1
老鷹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6-16 10:40:46 | 只看該作者
國外的品牌將氣動產品的關鍵點介紹的非常清楚,不怕抄襲,對照國內的差距很明顯。
如果國內能夠改善這些,趕超國外品牌不是問題,不要忽略,好多國外品牌的代工廠就在國內,完全有能力生產國外品質配件。
核心就是論壇里面各位大俠討論的,機械和機械人是否被看重。

點評

兄弟們,其實這不是學機械的責任,如果論單件做一個高品質的產品沒問題,關鍵是批量制作時,涉及到各個環節,不僅僅是我們討論的“狹隘”技術是否達到的層面了.  發表于 2014-6-18 10:44
當年華能研究所氣閥設計室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勝任亞德客的總工職位,但是都走了,在濟南小公司混生活。在中國搞氣動本來就是一個悲劇,與人無關。  發表于 2014-6-16 12:25
搞錯,是“賣”!想想國產的賣出去售后工作就頭疼,而且國內的使用者只是認為便宜而已,品質信你才怪。  發表于 2014-6-16 11:28
搞錯,是“賣”!想想國產的賣出去售后工作就頭疼,而且國內的使用者只是認為便宜而已,品質信你才怪。  發表于 2014-6-16 11:27
我2004年入行銷售氣動液壓元件,主要歐美產品,就是不敢買國產的,怕產品質量出麻煩啊!  發表于 2014-6-16 11:04
確實應該可以做到國外的品質,只是一旦牽涉到利益的事情,問題就變得很復雜了。。  發表于 2014-6-16 10:57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

查看全部評分

3#
發表于 2014-6-16 10:48:30 | 只看該作者
無需這樣悲觀,在外企上班又不是當漢奸,怎么就沒尊嚴了?
做技術的做好技術就可以了,談什么中國怎么不能生產高端的就復雜了,這不是屁民能解決的。

另外,聽FESTO一技術工程師講,FESTO的氣缸用的是Y型密封件,說國產的用O圈,這是導致氣缸使用壽命短的一個重要原因。我當時就疑惑了,難道國產公司的技術人員不知道用Y型的密封件?難道是為了省成本?我去,這也太扯了吧。

點評

當然U形圈做密封是最好的,但是不是適應所有工況,例如高頻、高速、長壽命。  發表于 2014-6-16 12:26
大廠的氣缸不用O形圈,寧波一帶工廠也不用,只有個體戶才用。 氣缸壽命影響因素:鋼筒、活塞、活塞桿、密封件、氣體干燥潔凈,其實很簡單的幾條。  發表于 2014-6-16 10:59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

查看全部評分

4#
發表于 2014-6-16 11:02:55 | 只看該作者
個人呢不違法掙錢就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次要的!
5#
發表于 2014-6-16 11:09:58 | 只看該作者
這年頭誰都不是傻子,聽師傅講到 人民公社時期的事情,剛開始 老百姓響應國家的號召,還有激情干工作,但過了段時間,干和不干都是一個樣,自己搞的話就被打成資本主義,最后誰也不干了,坐吃山空。改革開放其實就是給了老百姓 干工作的權力了,干多干少自負盈虧。現在的社會,不干活的人領導干活的人,不懂的實際情況的 人 領導 了解實際情況的人。財富到底從何而來,不是瞎xx吹, 而是實干出來的。實干是好,但也牽涉到實際的利益分配問題,分配不合理,即使人有能力干好,也不一定能做出像樣的成果來。社會無論怎么變化,結果都是各方面因素促成的,而人的作用最為活躍。到處都說 以人為本,真的是這樣嗎???

點評

講的好,反過來看我們缺什么就看現在的口號反過來理解就行  發表于 2014-6-16 13:16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11 收起 理由
逍遙處士 + 1
老鷹 + 10

查看全部評分

6#
發表于 2014-6-16 11:29:32 | 只看該作者
體制問題,做技術的、工人前提解決生存,然后看發展
7#
發表于 2014-6-16 11:29:59 | 只看該作者
個人感覺95是個分水嶺,之前大家還多少有一點干勁,之后人心散了。

一些老工人直接說,和俺要豐田的效率,可以,給豐田的工資嗎?

點評

從那之后,大家開始各人顧各人,技術也變得“金貴”了,不再輕易講解。  發表于 2014-6-16 11:32
8#
發表于 2014-6-16 11:37:32 | 只看該作者
什么破技術人員和武士一樣的尊嚴。真能扯淡,外公不能打工了?哪有錢往哪去。扯那些沒用的。先生存,再談狗屁愛國。
話說國內高端有幾樣做的行的。就一個氣動電磁閥都搞不定。

點評

如果中國早些這樣很階級的話,那現在世界老大就是我們了。  發表于 2014-6-16 11:56
社會上分為貴族、武士、農民就這三個階層。  發表于 2014-6-16 11:55
一樣的用材料,FESTO的閥價格是國產的6倍,壽命也是6倍。你不服,有什么辦法呢?  發表于 2014-6-16 11:52
9#
發表于 2014-6-16 11:38:28 | 只看該作者
一聲嘆息。。。
10#
發表于 2014-6-16 11:40: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林の屋 于 2014-6-16 11:45 編輯

工程師在我國確實不當回事,當年領導人就把知識份子當最下等人看待,甚至把知識份子排出在無產階級之外,排行老九!  這種觀念至今還嚴重影響著各行各業。 如今在我們這行業,工程師退休所拿退休金還不如普通職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 00:00 , Processed in 0.07334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