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樓主 |
發表于 2014-6-3 02:34:06
|
只看該作者
先看看幾張圖,產品的形狀類型不止這些,這只是用于說明概略的情況。$ P# r* c3 o o0 a' X
1、沖壓后連接:現行方式有繞接,用漆包線纏繞;鉚接,用鉚釘連接;搭接,用點焊機焊接;其他接法;" P# J4 b) g/ i# R3 F9 Y
2、鍍前連接:在電鍍前的連接,如下圖有2張連續電鍍線,此時對 Strip carry 主要是拉力的要求,只要不斷線在槽里就成,其他要求不多。9 K. i1 G( }; r: h. B
3、鍍后連接:為使后加工不產生困擾,就必需保證連接處與正常 Strip carry 有相同的外形與相對尺寸關系,困擾處就在這兒,現行并無有效和方便解決的方法,因此都是分斷處理。
4 h1 G% T2 A. L. H2 ` W4、Plastic Insert molding 對產品的連接要求更高,Strip carry 厚度可以略薄0.02~0.08以內,高于原始板厚就可能會和模具出現干涉問題,因此料頭料尾的損耗是現在必需承受,另外還得人工重新喂料處理。
' r/ u8 d% m6 P/ |" h4 D, p) d
在看完以上說明后,為滿足3~4項的需求,在連接處和其他 Strip carry 是要保證有一致性,又連接或焊接是要在車間進行,得考慮操作的方便性。+ {( {! x, u4 o* p/ `4 ~) N
動靜之機 老師所說的 1. 斜角對接,是可以接受;而2.焊完后磨(銑)掉,則有待斟酌;錫焊法只能滿足后段部分工藝需求,對于鍍前的連接就不是很合適。
/ h5 E7 w: L8 m* v( x9 S1 \fmdd 老師所說的“用板式、帶式結構” 俺還未理解意思,用壓力焊和點焊機焊接情況很類似,而工件留出重疊連接部分,在后加工時有一定的困擾,例如二次送(喂)料時可能會出現卡料情況,于切PIN分段時會因板厚增加而出現一些問題;膠接在俺們的生產形態是不合適的。2 m& t/ y' E+ C- X3 f
7 ~3 k& {) z, Y/ E之前有考慮過閃光焊,會擔心電燒著出現在產品尺寸區,摩檫焊則是焊接處會變厚需另外處理如磨、銑等而暫緩選用。 Friction stir welding 可以滿足上述幾點的要求,目前尚未找到用于這樣薄的材料例子。* k: m f# L: }# k" J
/ T* l& @% t/ [+ L/ D
3 Q9 R6 r6 h1 i" ^5 G9 x! b ) q3 N, @/ A( Q, I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