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2011年8月在飛機上寫給員工的一封信,在信中提到“您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我們一定會認真傾聽,但不一定會按你說的做,也不一定會給你好臉色,因為我們也是人,我們也會生氣……”同時告誡入職未滿一年的員工“千萬別給我寫有關阿里巴巴發展戰略報告”。
q( u1 u( O6 D8 F: t I w3 X! P2 {" l
馬云為什么會發這樣的信,肯定是因為新員工,天天抱怨,天天不聽話,所以馬云發彪了,他很清楚的告訴新員工,別給我那么多廢話,公司是請你來做事情的,不是請你來發牢騷的,不然就走人。我們在冶理公司的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經歷,當時也是痛下狠手,將意見太多的人,請出了公司,并且我們也做出了基層崗位只要聽話的員工,不要意見很多的員工,在招聘時做出了年齡上的限制,比如說,基層員工年齡不超過25歲。原因很簡單,年齡太大的人,又沒做上管理層的,一般都不好管理。所以也提醒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你的基層工作時間很短,只有2-3年,如果在這2-3年中,你不努力做上管理層,那么3年后,你再找工作,很多公司是不會要你的。如果你想明白這點,你就掂量下自己還有多少日子可以混了!$ b- I4 m- x( ~4 m
) K. b$ V; N# s4 W9 H
馬云在信中提到“來公司三年內,請認真按:看,信,思考,行動和分享五個步驟。” , E* ?" j _6 c' h6 S" \3 k
5 G5 k Z. Q0 `. {, E, o& G
1丶看。 來公司先看,少發言。。觀察一切你感興趣的人和事。從看和觀察中學習了解阿里。當然最好帶欣賞和好奇的態度去看,因為畢竟你是因為欣賞和好奇來這公司的。
1 _ j0 b" K r) { e% u3 ~8 F9 h3 h$ }( u2 q* V5 }; {
(說說我們公司吧,我們公司在新員工入職的時候,就開始培訓公司價值觀,培訓老師就是各部門的主管,在培訓過程中,就一直在觀察每個員工,如果覺得不適合的,就會淘汰掉), ]; Y3 w8 }7 f4 ]
0 z; c0 l+ k1 R' k) S" W, R- y) c
2丶信。 問自己信不信這家公司的人,使命,價值觀。。信不信他的未來。假如不信,選擇離開,離開不適合自己的公司是對自己和別人最負責的態度。最討厭是留在公司拿著錢占著位,毫無建樹并天天抱怨并不相信這公司的人。信不信公司是否是真的做的和說的一樣,是否真的在努力實施公司承諾的。當然也要判斷個別和群體。
) Y |5 F* l0 m0 \% {# O& s6 j5 r, s! t- M5 H7 {
3丶思考。假如信了,留下了就仔細想想自己可以為實現這公司的理想和使命做些啥。思考自己留在這個公司里,團隊和工作有我和沒有我,有啥區別?我到底該如何做好一個優秀的員工先?我們欣賞想當將軍的士兵,但我堅信一個當不好士兵的人很難成為優秀的將軍。+ @ W1 X9 S" z: A9 e3 X
3 F' [5 b* q' E' l1 } 4丶行動。 這是最難的。懂道理的人很多,但能堅持按道理辦事的人太少。行動是真正說明思想的。阿里的工作是單調乏味重復的,因為我們應該把新鮮快樂刺激留給客戶們。行動也是要有結果的。我們是為努力鼓掌,但為結果付費的公司。
9 F0 @/ {; J# U& i8 ~ ^! Z4 J
: s+ n: D6 P4 G; D& M 5丶分享。 經過看,信,思考和行動后,您的觀點才真正珍貴,必須和新來的和以前的同事分享。。。今天很多同事來了沒有幾天就開始指責和批判一切。。。呵呵。。你覺得我們會喜歡嗎?我是肯定不喜歡的,因為我們不是請你來批判,我們是請你來完善。。當然批判領導,批判制度和批判體制是永遠站得住腳的,也是在今天社會里最能贏得喝彩掌聲的。令人遺憾的是往往絕大部分滿意者不會站出來說,而批判者往往譽滿天下,也許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壞事多。有些發泄性的批判,除了讓人不高興外,其他意義不大。我們期待的是分享性批判。
2 r5 x7 T& f. h; k0 J) E* a9 k
* ~ Z. U/ b7 r8 y7 E 上面的每一條,老板都要看看并且理解,如果一個員工,業務能力很強,很有才華,只要不聽話,至少在我們公司是呆不下去的。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套KPI考核,客服,美工,運營,我們都有KPI考核,如果考核結果幾次都最后一名的,也是要被淘汰掉的,馬云說過,對員工不嚴格,就是害了他們。
% u3 `# ~# E, b5 {; ^9 _4 V;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