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發表本帖絕對不是為了挑事,希望討論中不會出現沖突。同時此文的困惑已跟隨我多年,而此文求助的對象絕不僅僅是998大俠,請社區好友多發表意見。把998大俠放在題目上,一是為了吸引注意力,二是因為在機械社區里,998大俠在我心中的地位最高,甚至高過老鷹。
借大俠“迷茫的維修”的臺詞一用:
“如果我們能夠像他們一樣,在某一個領域
特小的領域
有自己獨特的技術
有車有房
安安穩穩的混一輩子該多好”
這個想法我在學生時代就已經有了,但我的想法更天真:“窮點也沒關系,能平淡安心的生活,并在一個領域干的深入些就行,做個一般人多好,這么多年不都這么過來的嗎?整天談錢,俗氣”哈哈,想跟做,差別真的很大,人真的要把自己扔到具體的環境,才能認識自己么?
一個人在什么時候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1、像小學課文一樣,一個人小時候受了什么刺激,樹立了一個理想。這個理想多年來一直沒變,一直都是他生活的重心。最后他成功了,人人稱頌;
2、一個人因為有特殊的身份,身負特殊使命,身邊配了良臣輔佐,終日提醒,不斷督促,最后他成功了;
3、有一個笨蛋,好多事情都做不好,突然有一天,他發現自己會打乒乓球,于是天天打,吃飯打,看電視打,趟床上跟“寂靜的天花板”打。最后他乒乓球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并代表本國與某國進行“乒乓球外交”;
4、有個人很聰明,被一個團隊看重,提供他各種優良條件培養他,但他同時也被拴在這個組織,到死也沒機會脫離組織,沒有其他出路的他,就這樣為一項事業獻身了,當然,他這一生過得非常幸福,因為到死他都覺得很光榮;
5、某人估計受教育比較成功,腦子里牢固的樹立起“干一行愛一行、一輩子只要干好一件事就夠了”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雖然經歷過許多迷茫,吃過很多苦頭,但最后,他成功了;
6、某人資質一般,畢業工作后,久未入行,成天迷茫徘徊,但未破罐破摔,未放棄學習。一日他機緣巧合進了“中國機械社區”,發現有好多牛人聚集于此,于是他天天看帖,希望從高人的帖子中找到奮斗方向。但因見識短淺,各種高大上如同天物,無自信能達到那種高度。沒辦法,都這樣了,隨便找個方向得了。最后,他成專家了;
7、某人沒啥野心,就喜歡玩技術,入行后薪水豐厚,過日子不愁,反正沒啥其它需要多想的,沒事就去專研些麻煩的問題,日積月累,最后,他成專家了。
8、某人資質一般,畢業工作后,久未入行,成天迷茫徘徊,但未破罐破摔,未放棄學習。一日,朋友勸他轉行,給他提供一個機會。他回頭望了一眼,竟沒找到特別讓自己舍不得的東西,于是他豁了出去。沒想到他在這個領域如魚得水,最后,他成專家了。
我的故事為什么都是喜劇,因為不怎么敢看悲劇了。
總是談客觀條件,是不是就說明他這人沒希望了?男人,必須對自己狠一點?
不偏題,繼續說客觀問題。
1、根據我有限的見識,機械技術人員多數看起來都很屌絲。可能不同的人,看到的機械屌絲比例不同吧;
2、為什么談這么多客觀,人除了要適應環境,還會選擇環境的。社會在發展,人的眼睛會看到越來越遠的地方,會有越來越多的不平衡和越來越多的想法。在付出自己一輩子之前,一定會有左顧右盼;
3、能找到“中國機械社區”來的社友們,至少都是希望機械這個行業能夠發展的更好。但中國機械的崛起,應該靠什么,靠人才自覺來這一行奮斗?機械廠里屈指可數的牛人和一大片的屌絲,回家過年時的各種打聽,“來這個廠干嘛呀”、“搞什么機械呀”這類的質疑,“畢業先去車間搞一年,然后再安排崗位的培養方式”(必不可少的鍛煉過程),面對這些種種還能留下來安心搞技術的牛人,我相信還是很多的,但這套機械篩會篩出什么比例來,我不知道。
4、扯點經濟常識方面的東西。一個經濟體的產業群中,最能吸引人才的產業一定是看起來最賺錢或者過得最舒服的產業(比如曾經的公務員)。據說某國各產業全面落后于歐美,我要是歐美國家的政策制定者,我想跟你玩產業戰爭的話,一定是把一些我不太重視的產業的利潤放給你,把你的人才帶走,同時盡量把比較重視的產業的利潤盡量少的留給你,把你的人才趕走。你說某國應該怎么應對,現在它正在怎么應對。因此依我的推斷,機械行業的收入必然呈兩極分化狀態,屌絲一大片,而998大俠此等角色則在某國會過得非常滋潤。
真正好的培養機會,進入某個尖端領域的機會還剩下多少,我真的沒有信心搶贏眾多天才。
這便是本屌絲的困惑了,拜請大俠指點迷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