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發(fā)表于 2014-4-16 00:39:04
|
只看該作者
以小弟的經(jīng)驗,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在沿整條折彎線上,上模進入下模的深度不一致引起的。! _( ~+ [! ^! b# B& J! @1 x
因為通用折彎機的加壓方式是在壓力板兩端加壓,即左右各一個壓力缸,也就是常規(guī)的Y1、Y2軸。但是板料的變形合力是趨向中間的,這就會引起壓力板的變形。在不受力情況下,你看上去上模的尖端是一條直線,但是一旦加壓,尤其是在材質(zhì)較硬、折彎長度大、板材厚的情況下,壓力板就會變成弧形,雖然這個變形量一般是眼睛看不到的,但是足以對折彎質(zhì)量造成很大影響,尤其是角度。因為在自由折彎加工中,折彎角度取決于上模進入下模的深度,壓力板變形,造成上模進入下模深度不一致,從而影響折彎角度??偟膩碚f是兩端角度小于中間部分的角度。/ G" ~- V. A/ J& d! B
同一折彎線上的角度不一致,就會造成板件成為弧形。
`6 q) p3 J3 W( w7 L關(guān)于如何消除這種影響,簡單說一下。現(xiàn)代數(shù)控折彎機上一般配有補償裝置,叫做撓度補償。撓度補償分自動補償和手動補償兩種。自動補償?shù)脑硪话闶窃谡蹚澕庸ぶ?,當上模進入到下模最深的時候,用小壓力缸將下模工作臺的中間部分頂起來,使下工作臺也變成弧形,用以補償上壓力板的變形。這是應(yīng)用最廣泛也是最簡便的一種自動補償方式,也有很多其它補償方式。; }9 }3 {3 A# B! m1 h9 K3 u; x) G
但是在工作臺比較短或者非數(shù)控的折彎機上面,就沒必要或者無法使用自動補償裝置了。一般用手動補償,就是在每個裝夾上模的夾板上都有一個斜楔滑塊,調(diào)整這個滑塊,可以改變上模的高度,由此也可以改變上模進入下模的深度,達到調(diào)整角度的目的。
9 V- Y4 p9 d# s" _, k: R無論自動還是手動都有其優(yōu)缺點。
E \! o ]! [, w5 f折彎加工中,尤其是折彎長度較大的板件,角度的控制很重要,操作也比較有難度。其實不是難,只是有點麻煩而已。不能用太水貨的材料,材質(zhì)本身也對角度有很大影響。反正就是用質(zhì)量合格的材料,加上精心操作的工藝,樓主所說的問題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