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踏水行歌 于 2014-4-18 03:31 編輯 1 |0 t$ k; B" N# u7 B
& E3 P9 o: J0 V" y8 R9 K5 V O6 v
拿到offer不accept√ 非常常見大家基本都這么搞好嗎之所以有acceptance of offer這個流程就是讓你拒絕的.( \# r3 w4 l) w# C7 A: y
accept了offer卻不簽協議× (這個不太好……
! O+ c2 x6 o, X: E! _% I簽了協議毀約××× (以及毀約難道沒有罰金么……: i1 C) `9 \6 U
以及企業有pending list。毀約之后會繼續通知下一個候選人,一般被decline的跟別人不accept offer沒關系反正達不到標準企業根本不想要你跟別人接不接受offer一點關系沒有。跟pending list還不同。pending list上的別人reject offer還能有機會。所以也不算剝奪他人機會。硬要說的話是拖了個時間差,拖到pending list上的人都接受了其他(自己也不是很想要的)offer就對pending同學和企業略不利了。0 R& r2 f7 J! }& a1 t7 o& U
跟母校聲譽其實關系不大,企業不愛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學校太好企業覺得這學校學生不愛來我這,花時間搞校招也沒用。一種是學校太差,企業在好學校就有足夠名額不用花時間來這里。不過如果這學校真有毀約的風氣……可能倒也是毀名聲(哪兒啊這么奇葩)但那得是風評多差啊……其實企業愛不愛來最主要還是跟學校的好壞,畢業生在企業里工作時的風評有關。
, D4 u2 O- i4 y3 e* m- z/ T還有,一個企業到一個學校去招人,不是他想要的人reject了他的offer他就會去考慮他不想要的人的。他直接會走。機會其實不是被那些人浪費了,只是轉手給更合適的人了。沒拿到只是不夠優秀罷了。跟所謂浪費掉的人一點關系都沒有。
; E% j; w" c, r保研同理。一個人拿了保研的名額,出國不要了,名額沒作廢是給別人了,那些覺得自己可能能拿到這名額的可以省省了,不夠優秀而已無他。
0 F/ S, T" V/ n* Z7 N而且企業沒辦法這就是勞動力市場的自由市場而已。有實力的不愁沒人,沒實力的招不到人。行業內沒有話語權的那人最多就能上自家黑名單。毀約成本太低。 |